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

深夜睇怪談,就像夜晚獨行辮子路咁浪漫。



























有讀者話我已經好耐冇在這裡介紹小說。今次,便介紹一本我剛剛用了一晚時間KO的。

三更半夜透過防盜眼望出去走廊我見到……

我特登選擇在深夜開始睇小野不由美的《殘穢》。點解?屎忽痕,想營造正確的睇怪談氣氛。
入正題前,想先交代一些我在深夜才會進行的屎忽痕舉動。
1.以前住的地方,位處個位數樓層,要落街,可以搭lift也可以行後樓梯。每當深夜時份落7仔,我會選擇行後樓梯(但返上樓時一定搭lift,行樓梯太甘了吧)。
2.讀書時我經常在錢穆圖書館自閉到閂館一刻才捨得走。每次由山頂落去火車站,都會行路,而且專行人跡罕至的小路,而馳名海外的辮子路更加是必行之路。
3.有時在三更半夜會突然行去門口,透過防盜眼望出去(suppose冇人而只得空氣的)走廊。
類似的屎忽痕舉動實在不勝枚舉,但不贅了。想表達的是,自小已對怪力亂神嘢太有濃厚興趣的我,總是為自己製造一些「撞嘢」機會——當然我不想不願更不希望真的「撞嘢」,只是那一個「有可能撞嘢」的過程,總是為我帶來不正常的刺激。
就像去camp時男男女女聚在床上講那些晨早聽到爛的鬼故,又或是聯群結隊前往某些靈異熱點挑戰膽量——我相信,冇乜人會期望真的見到嘢,但又會想像:如果真的可能疑似見到嗰味嘢時會點呢?

好事不出門,怪事傳千里
小野不由美,推理作家綾辻行人個老婆。台灣同期出版了她兩部作品:《殘穢》和《鬼談百景》。
先睇《鬼談百景》。當中收錄了99個短篇怪談,都是小野不由美向讀者徵集的。她沒有試圖為每件怪事提供原因,而純粹是描述怪事表象;所謂怪事,可能真的有理性解釋不到的地方,但也可能是純屬偶然,箇中的「怪」,隨時只是當事人諗多咗。看了廿個故事左右,放埋一邊。太無聊又唔驚。
於是改睇《殘穢》。凌晨12點左右開波,大概清晨6點睇完——好.睇.到.核.爆。
好睇,不是因為故事真的令我好Q驚,而是小野不由美的說故事技巧,以及背後的世界觀,很勁。
1.故事以小野不由美第一身視點進行。開端,是她在2001年收到一封女讀者來信;
2.女讀者在信中說她在租住公寓的單位,keep住聽到一種不安的怪聲;
3.調查下,發現曾經租住公寓另一單位的太太,也在單位裡接連聽到不安的怪聲;
4.小野不由美和女讀者,開始追查不安的怪聲之源,由肇事公寓開波,調查範圍擴展到一個社區,最後查到北九州;由現在,追查到泡沫經濟年代、戰後,最後上溯至大正和明治時代。
5.但最後,作者並沒有一錘定音同你講:嗱呢件事呢個人就係一切怪事之源——她沒有迫自己一定要把「因」(N年前的一件怪事)和「果」(N年後的一連串怪事)串連起來,她認為,這涉及看待世界的方式,怪事與怪事既可以看成連鎖關係,也可以獨立地看,一個人自殺不一定因為有哪渣嘢作祟。
6.唯一的連結(可能)是:不幸的事會殘留著「穢」,「穢」像病毒,會擴散、傳播開去,有些人瀨嘢,有些人冇瀨嘢。
《殘穢》基調是恐怖,但小野不由美沒有單純地渲染恐怖,反而寫下不少日本社會的實況:泡沫經濟年代為了有房地產可供炒賣,不少土地被收購、起樓;原本打算住在該地段住到死的人,走的走搬的搬,然後搬入一班由另一個地方來的人,該土地的歷史被瓦解、生活被改造……在作者調查怪事的同時,也是一次對日本由大正至現代的民俗學小考察。呢一點,實在太勁。

PS.看完《殘穢》再看《鬼談百景》,感覺唔同晒,《殘穢》是對一連串怪事的由果溯因式交代,《鬼談百景》是對個別怪事的表象描述——而這正是看待世界的兩種方式。

PS.讀歷史的我突然好想學小野不由美,徵集香港過去的怪談及都市傳說再有系統地整理——唔知work唔work呢呵?
(原文刊於am73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