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舊戲(十四):請學懂甚麼才是正確的為愛犧牲

















諗唔到寫乜諗唔到寫乜。要亂咁搵一套舊戲寫自然不難,但又想寫到一些同「現在」有關的來寫。在屋企摷摷摷,竟給我摷番《殺手.蝴蝶.夢》出來,興奮。

二人著草,一人幫拖,另加一人阻撓

但憤怒是,隻碟竟然壞鬼咗,睇到三分二左右便窒吓窒吓不能再play落去。
因為王家衛,譚家明近日又被摷番出來講——說譚是王的師父,直至王找譚幫手剪《東邪西毒》,譚剪好了,王又讓張叔平執一執,結果師徒合作關係告終。《東邪》剪接事件,過去譚家明在訪問中也曾提及;至於係咪師徒?關係又未去到嚴重,但在王家衛早期導演生涯,譚家明的確給予過指導。
像《旺角卡門》那場經典的劉華夜闖大牌檔劈友。這場戲,開機第一日便拍。王家衛猶豫著,遲遲找不到一個著眼點,譚家明跟他說:你就當面前係一條血路殺出去。
好的意見,不一定長篇大論或引經據典。譚家明就咁簡單一句,便促成了這一場確立王家衛電影風格的戲。
至於譚家明本人,在《旺角卡門》上映翌年完成了《殺手.蝴蝶.夢》,便冇再拍片,仲離開埋香港電影圈,直至2006年才再完成長片《父子》。
好多人話,《殺手.蝴蝶.夢》是《最後勝利》的一次重塑,同樣有著三角戀、落難情侶掙扎求存,分別是:《最後勝利》用上你難以想像的cast和配搭:徐克和曾志偉,而曾志偉仲係同李麗珍是一pair的。
《殺手.蝴蝶.夢》正路保險得多。(當年還有叫座力的)鍾鎮濤 + (80年代最悽怨的女演員)王祖賢 + (啱啱離開TBB的)梁朝偉。
主角是鍾鎮濤。因一單偶發事故,著草,離開了愛人王祖賢。若干年後他做了職業殺手,在一次mission中重遇王祖賢,感情欲斷難斷,決定帶王祖賢遠走高飛。
咁當然,冇咁易啦。最大障礙是Final Boss陳惠敏——王祖賢一早獻身做了惠敏哥的人(當日那單偶發事故便是由惠敏哥來擺平,由一個純情女子變成在江湖長袖善舞強顏歡笑的女人)。
梁朝偉是成件事關鍵。他是惠敏哥司機,暗戀王祖賢,當知道她和鍾鎮濤那段可歌可泣愛情故事,決定奮不顧身成全二人,幫自己暗戀的人跟其真正戀人著草。
最後,是一場激烈但同時貫徹譚家明美學風格的大型槍戰,沒有人不中槍,但我唔知道最後誰死誰傷誰走得甩——因為隻碟play唔到落去。即使曾經睇過,但又真係唔記得咗。

唔好睇的地方只有一點
《殺手.蝴蝶.夢》好睇,但又夾雜住一些唔好睇。
好睇1:由鵪鶉到勇武的梁朝偉。拍這部戲前他早就是當紅電視小生,但《殺手.蝴蝶.夢》為他安排的角色卻是下靶中的下靶,但為了成全女神心願,他付出了勇氣,為愛犠牲(犠牲只是對一個態度的形容,唔代表佢演的角色到最後真係死咗——事關我真係唔記得咗咯。
好睇2:王祖賢。她的淒怨所向披靡到令鐵漢如我也痛心起來。
好睇3:譚家明的美術和杜可風的攝影。當中不少構圖,根本就是一幅畫。
好睇4:就像《最後勝利》巧妙用了陳百強《深愛著你》,《殺手.蝴蝶.夢》也好叻地用上梅艷芳《裝飾的眼淚》,為成部戲add了無盡的value。
至於唔好睇,其實只得一點:鍾鎮濤。他由外到內都跟成部戲的調子對沖,以致佢拎起槍時,你不會覺得有型;到佢中槍嘞,你又會覺得合該如此……
這部戲令你明白到為愛犧牲、為信守的價值而奉獻是甚麼一回事。當然,如果你認為在議會內大大聲為特首/政府護航,便是在為愛犧牲為信守的價值而奉獻,咁,你應該發緊夢,唔該醒吓啦。

2013年1月24日星期四

情義繞心中有幾多重,仇恨又卻是誰所種


















《Django Unchained》好好好好好好睇。
但其實一直好怕睇任何點到「歷史」的創作,這除了涉及創作者在描述過去時的態度,也令我回想起以前讀歷史時的疑惑和不快。
(因為實在太憎嗰個中文片名,下文一概使用《Django Unchained》。)

歷史才是最不客觀

歷史的作用是?最model的answer是「借古鑑今」。
這四個字,由中一讀中西史開始,一直聽到入大學,但我發現,根本從來都未借過乜古,來鑑過甚麼今。
咁多年來我學到的「古」是:治亂興衰的永恆更替輪流傳(當中又必然包括好多年份)、制度制度和制度(而每一個都肯定是有利又有弊的)、當中每件歷史大事的前因和後果——整個中國通史,中學年代我已經由頭到尾讀過三次(中一至三、中四及五、中六和七),進入大學,沒有再流水帳咁讀,但不過是拆開成一個個朝代,或一個個獨立層面,(懶係)深入至歷史的真皮層研讀。
但讀來讀去,還是停留在歷史的皮膚,入唔到那一顆顆構成歷史的意志。我所指的意志,是那千千萬萬逝者的意志——或者咁講吧,俾你讀到的,頂籠只是(被迫或自願)負起寫歷史權責的個體/個別群組的意志。
有人總係咁講:歷史是最客觀的——Sorry,歷史才是最不客觀的。
如果還要我們以所謂最客觀態度去對待(最不客觀的)歷史,成件事無疑是搵嚟搞,和虛偽的。
不過,讀書啫,自然是為了求分數,所以我會乖乖的答下那一個個晨早預備好的model answer。
到頭來我讀歷史竟是學會了虛偽。
 
對立的意志組成了歷史

《Django Unchained》描述了美國的一段「黑歷史」。
當然,中間不涉及日後林肯就任總統、南北戰爭、解放黑奴等史實的前因,而只不過是一個虛構的,一個黑奴手刃仇家的故事。
有人說,那些白人是抵殺的。
有人嫌,那個黑人的報復是純粹的以暴易暴(仲好殘忍)。
有人插,片裡nigger前nigger後對白,純粹是在歧視黑人——而偏偏寫劇本和拍嗰個,又係一個100%白人。
而我看到的是:一個被剝削者的意志,經由一個日爾曼人(德國白種)幫助下,在本來不容許被彰顯的大環境下再一次自由和忠實地彰顯出來——即使他最後做的只是手刃剝削他的人,和救出自己愛人,而不是甚麼足以改變歷史的偉大舉措。但這比起一些(特登)借描寫歷史來向(某一群人)歌功頌德的所謂偉大史詩式電影,更真實地打動我。
QT在《Django Unchained》表達了很簡單的兩點:1.黑人和那德國人由買賣到師徒,再以情義貫串而進展到朋友的平等關係;2.白人怎樣賤視黑人,而部分黑人又怎樣黐埋去助紂為虐,而促成仇恨。
情義繞心中有幾多重,仇恨又卻是誰所種。
而推演著日後歷史發展的,正是由對立雙方那一個個獨立意志所共同組成的對抗力量。這是歷史課本不會寫出來的(我真的修過美國史,唔會咁去描述的)。

香港回歸後歷史,幾句講完。
 如果香港回歸後的歷史在未來被記下,極有可能只會被寫成:即使回歸後面對重重外在挑戰和內在爭拗,但在特區政府銳意發展經濟下,香港依然得以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和地位。完。
至於那些被貴租迫走的小店經營者、一畢業就去申請公屋的大學生、捱一世都只能住喺劏房棺材房的赤貧人……他們(仇恨外在環境)的意志,都不容許見諸歷史。
寫歷史需要的,除了客觀,還有良知。
而成立檔案法是最基本的一種良知。

ROBOCAT 216


2013年1月5日星期六

有關寫嘢

突然好想講啲嘢:在入行第二年,可能當時順景吧,曾經覺得自己寫嘢好叻,但現在,人老咗,愈覺自己寫嘢上的渣和不足——不足是知識上似乎再沒有長進,以致只能一味用以前所儲落的,再以致寫來寫去都係咁。又,有啲嘢我係點寫都衰的,例如人訪,身邊的同事都比我寫得好上十萬倍。曾經聽過一個而家做咗專欄作家的前記者講:「環顧行內我都算係寫嘢好的人。」我覺得佢實在太有自信了,而我直至入土為安都不會擁有這種自信。

2013年1月3日星期四

ROBOCAT 210


我可以原諒阿諾,但原諒不了689




















在阿諾舒華辛力加和史泰龍之間,我一向是阿諾派的。

由加州州長變小鎮警長

當然我也很迷史生,但史生在大部分作品裡都表現冷酷,論親和力,阿諾強上十萬倍,尤其當冇乜演技的他需要轉型拍動作喜劇時,他的甩轆演技往往(唔覺意)製造了耐人尋味喜劇感——即使在好正經的場合,他也因為演出太過落力而令我引唔住笑。
本來一心以為阿諾做了加州州長後,會做埋總統,然後展開《未來戰士》機械人兵團開發計劃……但經過八年從政生涯,加州財困瀕臨破產,他本人的人格也破產——被揭偷食樣醜女管家兼生埋私生子。
多謝史泰龍把一群早被離棄的80年代老英雄帶回21世紀,不玩政治的阿諾,得以再一次扮英雄。
不像史生《轟天猛將》陣容鼎盛,阿諾回歸作《終極封鎖線》最初俾我的感覺是:大鑊。
堂堂阿諾,竟要做一個美國西部不知名小鎮警長。很屈就吧。

以下是對阿諾回歸作的感受
1.說是阿諾回歸作,但可不是由頭到尾每一場都見到佢。不像他事業高峰時任何一部戲,《終極封鎖線》有大量戲甚多的配角:阿諾警署內的低職位拍檔、FBI的高職位探員、奸角一堆,以及final boss。撇除那堆只負責搞破壞的奸角,其他統統有戲可演。
2.如果你經歷過阿諾的黃金年代,你應知道他的特色就是,慢。當他行路時,自然慢;當他跑步時,依然慢——到佢而家66歲人了,更慢。偏偏等住佢對付的毒梟大佬最愛開快車,追求的是極速——而這個「只能慢」和「追求快」之間的對決,就像是一次「80年代肌肉英雄片」v.s.「當代高速動作片」。兩種速度,兩個時代。當然,這部戲是阿諾主場,贏的自然是他。他的方法是:撞毀對方的雪佛蘭名貴跑車,令對方不得不落車,迫住同佢進行最形而下的肉搏戰。
3.在阿諾成為荷李活動作英雄前,是世界健美先生,一身強橫肌肉就是他的資本。於是,在那個強調肉眼可見的物質富庶年代,阿諾每一齣戲都要展示肌肉,即使唔剝衫露腹肌,也要晒起月展的手瓜。But在回歸作中,阿諾由頭到尾都很矜持,又或老咗變得怕凍,keep住著衫——當然在衣物密罩下他還是相當大隻的,但我不知道衣物下的肉,是肌還是月巴。
4.冇錯,一切外在條件都是不利阿諾的,而他要面對的敵人,卻是連叻如FBI都搞不掂的智慧高速型罪犯,於是我得以在銀幕首次目睹淆底的阿諾——他用深情對白述說了他的淆底,但因為他的演技還是keep住過往水平,其實我唔太覺得佢是打從心底裡淆底,而事實是,轉個頭他已經在勇武殺敵了。
5.老年阿諾的不濟,統統被導演金知雲凸顯了。《終極》是這位韓國導演首齣荷李活作品。我一直奇怪,作為阿諾回歸電影,為何不起用那些一級美國動作片導演,而偏偏用上金知雲(負責配樂和攝影的也是韓國人)?曾看過金知雲的《我看見惡魔》,一個警察獨力追捕肢解狂徒的故事,極端的殘酷和利落,而那份「一對一」對決感,也有被使用在《終極》(只是《我看見惡魔》裡警察和狂徒之間有著極深恩怨,《終極》則只是單純的忠奸之分)。尤甚喜歡最後一場粟米田對決,是一味追求外露式刺激的荷李活導演拍不來的。金知雲應記一功。
6.作為一代A級動作巨星的回歸作,規模的確有點細,也缺乏巨型離譜爆破和眩目特技,但——我.收.貨。

當連英雄都可以開誠布公唱衰自己
冇錯我曾經被阿諾的(慢吞吞)hero形象迷惑,直至他收埋肌肉,才認知到所謂hero也不過是個敗德的普通人,的確傷透我心……但至少,做咗就唔怕認,甚至出埋自傳《Total Recall: My Unbelievably True Life Story》來唱衰自己——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個純商業舉動,但要一個曾經被視為英雄、販賣英雄形象的領袖級人物,開誠布公地唱衰自己(甚至爆埋自己暗撻過好友史生前妻),也不是易事。所以我選擇了原諒阿諾,甚至期待他的第二齣回歸作。
而在2013年的第一天,我選擇了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