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舊戲(五十三):一個慘不忍睹的城市,四個特警

























係老友都知我是李子雄粉絲——假的。
但我的確鍾意睇李子雄做戲。首次睇佢,自然是《英雄本色》那個陰險(得來收收埋埋的出類拔萃)死奸仔。陰險和死奸仔不難演,TBB一眾小生只要摵吓堂眉都應付到,但收收埋埋 & 出類拔萃,呢下難。

杜琪峯首部現代城市警匪片
 

李子雄憑那個陰險(得來收收埋埋的出類拔萃)死奸仔跑出後,好彩沒有被安排keep住奸落去——即使奸角還是走唔甩,但依然被安排演繹不同類型個性造型的角色。像《城市特警》裡的他,就是一個沉鬱冷靜總督察。
但我不是為了欣賞李子雄沉鬱冷靜演出而睇這部1988年的戲,而是為了杜琪峯。
純計電影。1988年前的杜琪峯,只拍過《碧水寒山奪命金》、《開心鬼撞鬼》和《七年之癢》,一部古裝武俠兩部喜劇,《城市特警》是他首部有份執導的現代警匪電影——這部戲還有另一個導演,金揚樺。
這是公司給予當年的杜琪峯一個機會,去試拍這類題材。如果你想在《城市特警》找尋一點「杜Sir簽名式風格」的話,基本上,是完全搵唔到的。

打到開巷慘無人

 《城市特警》好唔好睇?好難答。事實是有人視為一部完全非理性的廢片,亦有人覺得那種非理性,好cult。
1.就像那年代大部分警匪片,其實就是動作片——所謂動作,包含了拳腳交和槍戰,如果有budget就加埋飛車和爆破啦——《城市特警》有齊以上各項,而且是由頭到尾打到開巷。
2.有兩場最精彩:A.醫院大混戰——壞人頭目為殺死對自己不利的證人,以喬裝 + 潛入方式殺進醫院,成功殺死證人後卻被李子雄得力助手郭追悉破,雙方展開大型功防槍戰,只能說一句:傷亡慘重。這場戲令我想起幾年後吳宇森《辣手神探》, 最後一場超巨型混戰也是發生在醫院,而咁啱兩部戲的動作指導都是郭追。B.Lift糟摸黑槍戰——壞人嘍囉搭Lift走佬,郭追熄了大廈總掣令Lift停 低,然後李子雄和手下攻入Lift糟,但你點會諗到一個連名都冇的壞人嘍囉,竟然會未雨綢繆到隨身帶備夜視鏡(即Tom Clancy原作遊戲《Splinter Cell》Sam Fisher長期戴住嗰種)!這一場,未見誇張的駁火,雙方純在鬥智——無奈聰明的壞人嘍囉最後都要死,死相慘無人道。
3.慘無人道。有兩個角色的死法我呢世都銘記於心。A.壞人嘍囉甲:在逃避警方追捕時,被李子雄架車撞出天橋,飛落下面一條馬路,臨落地再被另一架車撞, 撞完後再被一架車高速輾過,然後鏡頭映住一大pat血潑在馬路邊。這麼一個面目模糊不左右劇情的壞人嘍囉甲,其實是否需要這麼一個慘烈兼冗長的死法?—— 完全不需要,但《城市特警》就是不嫌麻煩地拍俾你睇,我欣賞這種不嫌麻煩的態度。B.隱藏頭目:他是誰?不公開了。唯一可以說的是,以前成日聽人話邊個邊 個俾人射到蜂巢咁,這名隱藏頭目最後真的變成了人形蜂巢,不過,I Love It,因為佢絕對死有余辜。是的,對付真正的奸人,有時只有這種慘無人道慘不忍睹的死法才足以一洩心頭之恨。
4.連場動作經過設計,角色也有特別設計。李子雄是沉鬱型幹探,而為了凸顯他的沉鬱,身邊三個拍檔自然不能同樣玩沉鬱:郭追是絕對火爆型粗漢,但粗中有細 愛錫年老阿媽;遠道來港幫手查案的吉隆波幹探,長期戴黑超,狀甚冷酷,其實純為有型……不過佢是正義的。最後一個是典型菜鳥,做乜都廢廢哋嗰隻,但在事件 中他成長了,到最後更成為破案關鍵,可惜……唉。
5.就像那年代港產片,戲裡存在不少擺到明「恐同」的設定,但奇在描寫郭追和吉隆波幹探的惺惺相惜時,竟然有著濃厚同志味;其中一場,合力成功阻止了一場爆炸後,二人情深對望——直覺話俾我知是但一方好想咀對方。
6.OK咁究竟《城市特警》講乜?引用朱江一段對白:「摩洛托夫先生,香港仲有幾年就交收嘞,而家有好多人等住去做移民,佢哋好需要錢。只要我哋俾得起 錢,唔好話運毒品吖,成個香港運去你祖家都得吖……我交咗嗰份名單俾你,上面係政府嗰啲重要人物,雖然係嘥啲錢,但係比起我哋嘅利潤,今次嘅投資只係雞碎 咁多啫。」明晒啦。結局,李子雄說成功打擊了這個運毒管道,可惜始終得唔到那份神秘的名單。於是這班人得以繼續潛伏搵著數……
一部咁非理性的戲,一個理性的現世側寫。

ROBOCAT 300,沒有任何慶祝活動


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

秋高氣爽,正是郊遊的好時光。


















這是我人生中第七次寫呢句嘢。過去六次,分別寫在小學一至六年級的作文功課。其實準確一點應該咁寫:秋高氣爽,正是BBQ的好時光。

我承認,我唔識透爐。

在高登看到一篇分享文「[毒到出煙]一個人BBQ分享」,我遙遠的BBQ回憶忽然湧番出來。
孤單的我試過一個人放題一個人Buffet一個人打邊邊,但真的未夠膽去一人BBQ——不論是室內還是室外。
室內BBQ,我驚慘變燒炭死於非命。
室外BBQ,嘩太型了吧。偏偏世人不會欣賞和明白這一種型。
其實引致我不能一人BBQ的最主要原因是:唔識透爐。
真的,由三年班第一鑊秋季旅行至今,我都未能成功透過一個完美或不完美的爐。我甚至開始懷疑,不是炭精同我過唔去,就是啲死鬼炭同我有仇。
所以每次跟同學去親BBQ我能夠做的就只是:撥火。當同學既優雅而又不慌不忙地搭好啲炭,我就拎住報紙死命地撥撥撥。但女同學只會欣賞那個優雅而又不慌不忙的同學,而不是身水身汗的我。
既然付出的汗水和手力不能換來女同學垂青,我變得自暴自棄,每次秋季旅行當同學在透爐,我便袖手旁觀——但更多時候,是被指喝拎啲燒烤叉,去插沙。Well,大家都應該知道洗燒烤叉是要先插沙再用清水洗吧。

難忘那10條腸仔交織而成的美味
人生中有幾次BBQ,我化灰好記得。
1.小三嗰次。我讀的那間小學(位處牛頭角下邨,早已灰飛煙滅),規定小一和小二生不准BBQ——BBQ恍如一種象徵成長的儀式、祭典,於是一班同學都好想快啲順利升上三年級。直至終於等到了小三秋季旅行,我們五、六個同學隆重其事從長計議地分工,你買炭和炭精,我買紅腸和腸仔(我是燒腸達人),佢買雞翼豬扒……然後,到達現場,才發覺透爐原來比考試仲難。
2.小五嗰次。咁記得,是因為地點——(我本人認為)人生必到香港郊野公園No.1的大澳門。那天燒過甚麼?不記得了,只記得大家匆匆忙忙燒完腸與丸和若干隻雞翼後,便衝到那個對住海天一色的大斜坡,放風箏!放到累了,便攤在那個翠綠色斜坡傾偈吹風。我可以大膽講,瞓喺草地眼前只有一片藍天及幾朵雲,感覺就是,無與倫比的正(去camp的晚上望住成天星星,同樣地正)。咁多年來,我只是去過一次大澳門,但當日的藍天,還存在於我腦裡的硬體,不會delete。
3.中三暑假。大嶼山南山營地——有同學話嗰度好靚好想去喎,於是一行二十人便為了滿足同學的個人願望,由梅窩碼頭出發,在烈日下,又越過高山又越過谷,行行行行行行足45分鐘,終於行到那個傳說中的南山營地——那一天我燒俾自己食的10條香腸,應該是成世人最美味的10條。至於你問我南山營地靚唔靚?我實會話靚,如果唔係,都唔會在中四暑假冒住中暑危險再去一次。

親自透爐是很重要的事!
突然很想知道現在學生去秋季旅行仲會唔會(或准唔准)BBQ,於是不斷問人。
得來的答案是:中學生大致上都容許BBQ;小學生呢,視乎年級,基本上,只有六年級先准……
我好記得一個畫面。在小三旅行首次透爐期間,阿sir袖手旁觀,當我們不停用目光向他發放求救訊號時,他keep住袖手旁觀。
識唔識透爐其實無關宏旨,反正第日見工時老闆不會問你透爐經驗,而擅長透爐也不見會成為一樣社會認可的成就,但重點是:他的冷漠,原來是為了讓我們從錯誤中學習,學習怎様親力親為兼獨立地完成一件事——即使只是透爐這麼一件小事。
有朝一日香港或許會冇晒郊野公園,BBQ變成存在於TBB劇結局裡的都市傳說。香港的秋和冬季,只容得下百貨公司感謝祭。

2013年11月24日星期日

十生有幸!



















太和商務
即使純屬偶然
但拙作竟然有幸同洋蔥頭黐住
十生有幸
(鳴謝某大埔讀者報料兼提供埋相片)

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追憶強伯的事前事發與事後

我懷疑我有人群恐懼症,所以那些(扮)日本百貨公司的感謝祭咪搞我。望住那一大堆湧 / 衝 / 殺入去掃貨的人,我只會諗起《World War Z》裡的喪屍,最弊我又明明不是Brad Pitt。
但上周六還是克服恐懼山長水遠入咗去亞洲博覽館——只為追憶強伯。

事前——嘩好多人啊。

 正確一點說,是好多師奶和阿叔啊。
有些師奶和阿叔,擺明是夫婦(部分甜蜜如軟糖,部分黐到實像拖肥糖);有些,是聯群結隊鬧哄哄的;也有些,是「2師奶s + 1阿叔」的組合(我承認我有諗埋一邊);而陪我迫入會場的既不是師奶更加不是阿叔——本來約了好幾位青青少艾,但冇人騷我這個阿叔。超,好巴閉呀。

事發——我胡思又亂想

 Rundown是正路的。唯一不正路,是當初沒有事先張揚會來的陳慧嫻和倫永亮。
基於身旁是個吉位,我不需要去理會(本應坐喺隔籬的)青青少艾,以致有大量時間胡思亂想:
1.不知道幾位歌手在後台會講啲乜呢?閒話家常?相對無言?會感慨嗎?畢竟大家都共同創造過香港樂壇盛世,但事隔多年後,不少人都話香港樂壇已經玩完(就連香港本身都已經玩完)。
2.觀眾席上的師奶阿叔又有甚麼感想?畢竟他們都共同見證過香港樂壇盛世,而有理由相信,當晚入得嚟睇的大多數,都認識強伯這一個人,強伯不少歌詞都應該 入晒他們的心——OK就算從來都冇去理會那些金曲是由誰填詞,但子祥美君慧嫻憶蓮學友的歌,一定影響過、甚或「支配」過他們。
3.而我最想知是坐喺前面嗰條後生茂里,你成晚表現到周身唔聚財咁究竟乜事?急屎?但你又好冷靜咁玩電話喎。而因為你keep住郁身郁勢,我就要跟隨住你亂中有序的郁身郁勢,郁埋一份,否則我根本睇唔到台上的美君和慧嫻——她們的確比較細粒嘛。
4.最「有趣」(我不知道用甚麼形容詞較貼切)一刻是,當輪到某極著名填詞人分享他對強伯的回憶和感想時,坐我身後的師奶跟她朋友說:「咦佢講嘢吖咁可以 去廁所lu。」我即時想到的是:A.佢忍咗好耐(入場前望見女廁的人龍,不禁有種慶幸自己是男人的微妙感覺);B.佢認為去廁所比起聽這位填詞人的感性分 享重要;C.這位填詞人,她不(懂得)欣賞。於是接下來的大半場我都好留意這位忠誠地表達自己的師奶,但我聽到的(咁佢坐我後面,唔通我成日擰轉頭望人 咩)只是——她的低泣聲。低泣得最猛烈是林憶蓮的《哭》。
相對那位填詞人的發言只能刺激她的膀胱,強伯的詞事隔多年,依然刺激著她的淚腺。
而從座位相隔了一行的後生茂里和師奶的表現,或許反映了香港樂壇受眾真的存在一個好闊的斷層。

事後——如果阿叻象徵了……

 好多師奶和阿叔一齊迫去機鐵站啊。
回程,我拆開那本入場前買的《洋蔥頭背後的林振強》,即睇。凌晨兩點半睇完。
書是洋蔥嫂為老公寫的回憶錄,除了睇到大量強伯軼事和超級珍貴圖片,最重要是看到一個香港人的成長和奮鬥。
那是還信奉獅子山下精神的年代。一個不是出生於大富大貴家庭的少年,由青春期反叛到出外留學,返回成長地做打工仔,開始填詞再到成名,然後被工作上的無聊 人事磨蝕、失意,到看清生活本質;他的成長他的歌詞,是香港由70s經濟起飛到80s快樂(而不乏暗湧)年代的,又喊又笑真實紀錄。
如果阿叻象徵了一種被世俗認為是香港人的成功典範,強伯則體現了另一種我們曾幾何時信守的價值,偏偏這種價值已經淪為不合時宜,和戇居。
強伯填的《蚌的啟示》,是叫我們不要將耳目收藏,而應去多聽多望;今時今日《同舟之情》,只會話你經歷過迷惘,其實不必以敵人自居(但敵我矛盾是由誰製造?),唔該攜手走過崎嶇(崎嶇又係邊個整出嚟先?)。
追憶林振強,其實是追憶一種喪失了的價值。

2013年11月15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舊戲(五十二):何時才能習慣,孤單的孤單?
















冇辦法,過去一星期真的制止唔到自己——狂聽由林振強填詞的歌,而當中又以林子祥唱的為主。期間發現,我勁鍾意的《這一個夜》,原來是1985年《聖誕奇遇結良緣》插曲。
28年來都冇睇過《聖誕奇遇結良緣》,原因是我好好好好好好憎其中一名主角(聰明的你如果有睇開這個欄,應該估到啦)。28年後的這一個夜,終於為了《這一個夜》,而睇咗。

由踽踽獨行變三人行

戲是好睇的。那個我好好好好好好憎的主角,依然好好好好好乞我憎。不再問究竟。
1.那些好日子,我們的電影人會因為聖誕而去特登拍一齣應節戲。現在,只有各大中小和蚊型商場才會重視聖誕(這大型商機)。其實,電影的聖誕氣氛唔算好濃厚,記憶中,好似當戲做了三分一,才出現第一棟聖誕樹;到最後那場高潮戲,才出現聖誕老人。最搶的是沙示。簡單講,這個故事要說的就是:一班人,搵一罐沙示。那一罐獨一無二的沙示,是一個威力驚人的炸彈。冇錯,這是一套絕對擺明居馬植入式廣告電影,沙示由頭到尾都不斷出現,實物以外,還有對白;唔止一罐,而係好多罐。奇在,當我睇住沙示keep住在眼前出現時,不但沒有產生任何「雞汁式恐懼」或「雞汁式反感」,仲好想即刻開罐嚟飲——細路時的我算是沙示迷,偏愛那種怪怪哋的味,但我的口味無關宏旨,最重要是沙示即使non-stop地出現,但它出現得合理嘛。Yes,合理從來都是大前提。
2.要搵這一罐沙示的一班人,包括兩個殺手、一個差佬,以及三名主角。三名主角,都是塵世間的平凡人:林子祥是實驗室化驗員,張曼玉是充滿運動細胞的富家女,另一個則是潮州怒漢型的士佬。三個人,本來相安無事的生活著,不會在對方生命中出現,但因為一連串離奇的錯摸,生命交錯重叠了,踽踽獨行變成三人行。
3.這二男一女,個性上也有特別設計。林子祥,終日匿在實驗室對住microscope,職業似乎象徵了他本人的理性和冷漠;他日常出入代步的是電單車,電單車某程度上就是設計給一個人用的,而自從他唔覺意車咗被追殺的廖啟智,他的生命開始不同了。張曼玉是富家女,好多人追佢但佢唔稀罕,只希望唯一的親人爺爺陪佢過聖誕;充滿運動細胞(但頭腦有點簡單)的她,最叻踩單車,這種一個人便可進行的運動。最後嗰個,潮州怒漢型的士佬,最衝動最冇腦,但又不失善良。他的存在,是為了凸顯林子祥的冷靜和智慧。
4.這三個身份職業個性各異的孤單的人,因為奇遇而認識,由最初的各不相干互不信任,到最後化險為夷,合力化解了一個陰謀,然後走在一起,這是良緣。人與人生命的交集有時就係咁奧妙,我鍾意咁奧妙。
5.多提一句,編劇是曾謹昌。

孤單和不孤單是甚麼一回事
我們每個人都係單拖咁嚟,單拖咁走。人的孤單是本質,孤單是本質是中性的。
《聖誕奇遇結良緣》沒有將三名主角的孤單渲染到好煽情,反而好輕鬆平常。
我超鍾意第一場。1985年的城門河畔,午後。林子祥食著洋溢西方知性的hotdog,張曼玉在踩roller,遠方的潮州怒漢型的士佬食緊很市井的飯盒——期間張曼玉跣低咗,的士佬見一個中坑瞓在長凳唔俾小朋友坐,路見不平一腳便把阻碇中坑踢走,而食著知性hotdog的林子祥,戴住黑超笑著旁觀。那一刻三人還未知道話咁快就會闖進對方的生命。
還有播《這一個夜》的那場。林子祥自告奮勇留在殺手身邊,只為讓啱啱認識冇耐的二人脫險,但估唔到已脫險的二人是義氣仔女,原來正在外頭諗方法營救林子祥(即使方法是蠢的)。林振強的詞,林子祥的歌聲,把三人的相知相遇提升到一個唔識點形容的感動層次。何時才能習慣孤單的孤單?原來不用了。
其實電影主題曲是《聖誕夜》,也是林振強填的詞,但睇勻成齣戲都冇播,而我睇的那個版本又突然出現了三分幾鐘全國語對白,所以懷疑是版本問題吧。
又其實,由一開始我就特登去搵一齣有用上林振強作品作為配樂的舊戲去寫,只想喜歡他的會去懷念他,不認識他的會去認識他,這麼一個寫下不少揭示生命本質歌詞的人。


《這一個夜》
這一個夜 有一個人
坐於窄巷 呆望門窗
兩手奏著 結他歌唱
腳邊一只 破舊皮箱

這一個夜 那一個人
眼光裡面 藏著回想
結他線上 滲出了愁
歌聲帶涼 他一再唱
為何仍然未慣 漆黑的空間
為何尚尚要 風中慨嘆
何時才能習慣 孤單的孤單
何時才付滿 空虛帳單

這一個夜 我一個人
湊巧過路 提著皮箱
我心已倦 卻奔向前
跟他對牆 跟他去唱

為何仍然未慣 漆黑的空間
為何常常要 風中慨嘆
何時才能習慣 孤單的孤單
何時才付滿 空虛賬單

這一個夜 我一個人
湊巧過路 提著皮箱
我心已倦 卻奔向前
跟他對牆 跟他去唱
我心已倦 卻奔向前
跟他對牆 跟他去唱

ROBOCAT 296,繼續懷念強伯


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

這一個夜,想起洋蔥頭。




























十年後,這一個夜,想起洋蔥頭,思緒既複雜又混亂。
順理成章地,這一篇也寫得既複雜又混亂。

喜歡洋蔥頭Q&A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人問我喜歡洋蔥頭的一籃子因素。噢,實在令我唔知點答好。
以下一個簡短Q&A,或許可以釋除公眾疑慮。
Q:你好,點解你咁喜歡洋蔥頭?
A:難道我應該改為喜歡Treegun麗芸耀宗定光皇發北俊北辰逢國偉俊etc.及一眾行會成員嗎?
Q:但那跟喜歡洋蔥頭好似沒有關係……
A:是沒有關係的,正如Treegun麗芸耀宗定光皇發北俊北辰逢國偉俊etc.及一眾行會成員,明明都跟我沒有關係,但他們偏偏keep住令我憤怒,和爆粗,而我本人明明溫文爾雅。
Q:我嘗試咁問吧:你喜歡洋蔥頭,是因為佢叻?
A:自從某男藝人叫自己阿叻後,世上再沒有人願意稱自己叻,可能怕被外界標籤為跟嗰名男藝人同grade吧。一個真正的叻人,不會成日都嗌自己做阿叻。一個真正的癲佬,卻會成日宣稱自己正常。
Q:我……再嘗試轉換一下方式問吧。畢竟十年了,點解你依然懷念洋蔥頭?
A:不如我嘗試咁樣答你吧:假設有任何一個特首與世長辭,我好肯定連半秒都絕對不會懷念囉。
Q:唉我覺得你開始有點偏激,問埋呢條算了。可以講出洋蔥頭給你的感覺嗎?
A:當世上愈多愈多唔係人的人形生物存在時,洋蔥頭是一個人。

每一個晚上我要震盪!
我承認,從來都不太迷廣東歌;但有些涉及廣東歌認知的小時刻,呢世都記得。
1.小學唔知幾多年班的音樂堂教《花非花》——嘩點解咁熟嘅?「搣時」說:「嗱呢首咪就係《每一個晚上》的原曲。」從此愛上《每一個晚上》,一聽到便跟住唱(但我當時仲未知誰填詞)。
2.震盪!實不相瞞小時候的我好迷陳秀雯!每次電視機一播她的《震盪》我就會好激情咁跟住唱!長大了當我得悉《震盪》的「震盪」是在指涉性高潮時,我為那個曾幾何時激情的自己感到萬分尷尬。
3.我要!我要聽《我要》!我試過連續聽十次《我要》!只為背熟歌詞但首歌實在太快歌詞也實在太深了!記得身邊大人陰陰咀笑住話啲歌詞衰衰咁,問題是我當時年紀小,聽唔明。
4.作為月巴鐵漢的我,自然不會哭於你面前,以前倒是相當感性。第一首令我有喊的衝動的歌,就是《三人行》。

笑與喊,真與誠
真正喜歡洋蔥頭,是因為他的專欄文章。
我冇追專欄習慣。好多專欄作家不是太感性(相對於感性,我比較沉迷性感),就是好嚴肅(嚴肅的文章需要嚴肅的行文,即係悶)。
洋蔥頭幽默。他的幽默,不是獎門人及好多搞笑藝人(那種層次)的幽默,而是一個人體察了世間種種荒謬後,再用更荒謬方式呈現出來,把荒謬推演成合理的荒謬——Yes,就是最高境界的講反話,先令你笑,笑這個世界的荒謬;再喊,喊這個世界居然能夠容許 / 忍這麼荒謬。(至於麗芸口中的Treegun式反話,只會令我高呼:Collect Skin啦!)
後來,洋蔥頭開始主動述說他本人:他夾band的歲月,他美國留學的往事、他從事廣告業的野蠻生涯、他對家姐妹妹家人的情、他對他睇唔過眼人和事的暗寸和明寸。
我認識的洋蔥頭,稱呼自己為強伯,傻強扶弱,情迷同師奶碌地沙。我愛他的真與誠。
十年後,香港冇嘢叻,唯獨在「弄虛作假」這四隻字上持續進步。十年後,這一個夜,想起洋蔥頭,很懷念林振強這一個人。



2013年11月8日星期五

ROBOCAT 294


浪漫月巴睇舊戲(五十一):這一天,向林正英和許冠英致敬































係老友都知我是喪屍fans。但對於著住清裝跳吓跳吓的殭屍,反而冇乜興趣,所以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港產殭屍潮,冇乜follow。至於一手帶起成個熱潮的《殭屍先生》就非常鍾意。鍾意,是因為裡頭的人。

公式:「嘩有殭屍吖,搵林正英啦!」 
對於殭屍,我們的電影人曾經搶拍、狂拍,拍到濫拍地步。
問題是在狂拍的過程裡,從來都沒有作出深究,以致沒有給予對這個類型和這個題材一點進化,一點意涵上的深化。所以當開到荼蘼,會發現,那幾年被濫拍出來的殭屍片,大抵只是換了一些基本設定和時代背景和笑料,而同樣是在交代一個「嘩殭屍出現了,(林正英)快去收服佢吧」的過程。
作為核心的殭屍,也只是個最核心的基本設定,基本到不要求有甚麼(劃時代)進化。
到了20年後,《殭屍》出現,把《殭屍先生》大部分演員來一次結集,說了一個對過去留不下也放不低的故事——沒有了過去殭屍片即使死到臨頭都仲要拚命搞笑的荒謬,而只有當生命悲涼到盡頭而幻化出來的另一種荒謬。所以,有人話《殭屍》純粹借《殭屍先生》過橋——但我會咁諗:Remake一齣《殭屍先生》出來又有甚麼意義?

又喊又笑同時又好溫暖 
最近兩個深夜,翻炒了兩鑊《殭屍先生》。這兩鑊裡,我依然唔覺悶,仲有笑(有幾下仲係笑到癲咗兼嘈醒喵嗰隻),亦有眼濕濕(但我強忍住!);而更多時候,是有一種暖暖的溫馨感。
《殭屍先生》基調就是一部笑片(大部分80年代受歡迎港產片都是以笑片作為基調),但今時今日睇番接近三十年前寫落的笑料,其實已經唔多好笑,我仲笑,純粹因為演員的演出。
孭起搞笑部分的是許冠英和樓南光。以前唔太鍾意睇樓南光做戲,但又不得不承認,樓南光演貪威識食認屎認屁(但內心深處又唔算衰得晒)的人種,真的無出其右,基本上只要佢一出場,你就可以指住銀幕話:嗱嗱嗱呢啲人咪貪威識食認屎認屁(但內心深處又唔算衰得晒)囉!而且你通常都憎佢唔落,仲可能會有丁點兒親切感——因為塵世間大部分平凡人,咪就係呢一類人。
許冠英,由許氏三兄弟合作年代已經專演(必定俾大佬搵笨,靚女就必定俾細佬溝晒的)下靶。但許冠英式下靶,從來都是善良的下靶。在《殭屍先生》他由頭到尾都冇乜建樹,打殭屍唔輪到佢之餘,仲中埋屍毒,在變異成殭屍的過程裡佢甚至懶有大志咁話:就算做殭屍,都要做一隻長命百歲嘅殭屍。不過下靶的他不失善良,從一個不起眼細位可見:有隻阿伯殭屍跳極都跳唔上石級,唯獨許冠英願意行埋去扶實對方:「阿伯我幫你吖。」超愛呢幕。
眼濕濕部分。錢小豪與王小鳳的一段人鬼戀,即使成段冇咗都不影響主線劇情,而講真,保留下來反而仲有少少突兀——但我唔介意。我自小便(被身邊人指責)情迷王小鳳(是一種罪)。
這段感情,自然沒有好結果,而作為全宇宙最正氣道士的林正英,更自然容不下鬼(戀上自己徒弟):「你知唔知人鬼唔可以喺埋一齊?你咁纏住佢,盞害死佢咋。」但最後,林正英的處理,王小鳳的眼神,我差點哭了。
還有暖暖的溫馨感。這來自林正英許冠英錢小豪這三師徒。面對不成材的許冠英和叻唔切的錢小豪,林正英是注定終日被激到炸開,但當徒弟仔一個中屍毒一個俾鬼迷,作為師父,還是會緊張的。他們仨,是一組流露自然情味的師徒關係。
最後,仲有少少想講:1.陳友。其實只在一頭一尾出場,但搶戲到爆。以下是我亂諗:他在《殭屍先生》裡演的道士,有可能就是《殭屍》裡友哥的阿爺。2.對白。押韻得來,既符合時代背景,亦帶出一點點做人道理。林正英:「人分好人壞人,屍分死屍殭屍。人變做壞人係因為佢唔爭氣,屍變做殭屍就因為佢多啖氣。」錢小豪加把嘴:「做人要爭氣,人死就最緊要斷氣,如果死唔斷氣咪盞害人害己。」細味一下,簡直是對今時今日不少人的暗諷。
11月8日。林正英和許冠英分別在十六年前和兩年前的這一天逝世。由衷感謝兩位在《殭屍先生》的完美演出。

2013年11月6日星期三

哀悼(連一間漫畫店都容不下的)沙田

人到中年,事業無成也沒甚麼世藝的月巴K,咁多年來最大興趣始終是睇漫畫。

 
沙田友,前往沙田市中心 
以前,乜漫畫都睇,但近年放棄了港漫,只睇日漫美漫。買美漫,只能過海到山長水遠的銅鑼灣中心,但每逢周日那條街那商場都迫滿了放假的海外女傭。月巴K只會選平日才去。
買日漫簡單得多,搭十幾分鐘巴士去好運中心便可以了。
剛過去的周日,作為沙田友的月巴K準備前往沙田市中心,買幾本新出的漫畫。
 
一個雞汁小插曲 
落樓,信箱好似有信。
打開信箱,內裡沒有一片迷惘,卻有一包雞汁。雞汁附有一小本食譜,食譜封面是一個笑緊的May姐。食譜收錄菜式有蝦仁炒蛋、炆冬菇、豉椒蒸排骨、炒米粉等等……月巴K詫異:原來世界已發展到一個煮乜都要落雞汁的匪夷所思地步。
但月巴K從來沒有下廚習慣,這包不知由誰寄來的雞汁(斷估不會是May姐吧),就像雞肋,食之無味落之可惜。
 
在新城市廣場只屬過客 
到了新城市廣場。這商場,這沙田地標,月巴K簡直睇住佢大。裡頭商店望落琳瑯滿目,但都不是月巴K會幫襯的——食店,貴夾唔好食(奇在門外又長期排滿人);賣衫的,好似懶名牌但其實大部分商場都會有;其他的,不是賣金和藥就是賣化妝品。專愛留意無聊嘢的月巴K更發現,商場甚至把原來的行人通道,索性間埋做小櫃位兜售化妝品。沙田友對美的demand原來咁鬼高。
但從月巴K的觀點看,就算這裡開了一億間金舖藥房和化妝品店都冇所謂,因為他本人來沙田市中心,目的就是買漫畫。在新城市廣場他從來都只是掂行掂過的過客。
路過沙田廣場,月巴K瞥見那間上了市的茶餐廳門外又排長龍。他不期然在內心深處爆了一句粗:X使唔使吖咁都要排……(如果肚餓他會專登走去瀝源邨)
終於到達目的地。漫畫店櫥窗依舊排滿新出的漫畫,分別是櫥窗當眼處貼了一張紅色的紙,紙上用黑色箱頭筆寫著四隻字:結.束.清.貨。月巴K憤怒了。
 
當沙田不再是沙田 
月巴K不是成日緬懷過去的人。事實是他的過去也沒甚麼顯赫。
但記憶,從來都是對記憶持有人才有意義,是用來證明過去存在的一點憑藉。像他唸過的小學,位於牛頭角下邨,以前搭地鐵經過九龍灣站必定望到,現在,剷成平地。望著那笪平地月巴K覺得自己的一忽「過去」也被剷走。但OK,鬼叫要「發展」,呢兩隻字是大晒的。
但這間月巴K幫襯了廿年有多的漫畫舖執笠,同發展無關,而只同加租有關——就像毗鄰幾個商場,原來的店舖都被執笠,換成一個個被業主認為可充撐場面,以及更啱客路的得體商戶,亦即每個商場都會見到嗰啲囉。
曾經,好運開滿唱片舖game舖漫畫舖,月巴K每逢放學後都會死去行,冇錢買嘢?齋睇都開心。月巴K和好幾代沙田友的青春,都在這裡和還未開滿金舖藥房和化妝品店的沙田市中心找到註腳,他們都曾經作為這幾個場所的核心。但沙田已不再是沙田,發展到連一間漫畫舖都容不下。而月巴K和大部分沙田友,如今都被踢埋一二邊成為沙田的邊緣人。
就像大部分香港人,持續地被邊緣化兼被雞汁的單一餵飽(而又不自知)。

2013年11月1日星期五

ROBOCAT 292











利申:非必要(和絕望時)不吃老麥。

浪漫月巴睇舊戲(五十):不型的視帝,遇上恐怖雞


















係老友都知我是黎耀祥fans——但主要是榮登視帝前的那個黎耀祥。
我自然不會知道黎耀祥本人有冇變,只是自從(接二連三地)做了視帝後,TBB安排給他的角色,即使職業個性不同,但都離不開一個字,型。演員一旦被要求keep住有型,就會定型。

視帝那完全不型的電影年代

以前看過《戲劇浮生:黎耀祥論演技與人生》,當中輯錄的那part超長訪問,絕對是我近年看過最好睇的香港演員訪問,沒有無聊八卦,也沒有執筆者的主觀臆測推斷,訪問所呈現的就是一個演員怎樣磨練自己、怎樣審視自己的工作/專業。而最有印象是黎耀祥提到,自己比較喜歡電視台工作模式,對電影就有所保留亦不太眷戀。
基於已經好多年冇開電視(不為響應任何運動,只是好耐以前已覺冇嘢好睇),我對黎耀祥的認識主要來自電影。電影裡的他,職業個性儘管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完.全.不.型。
他在電影年代負責演的離不開小人物,有躝癱有廢柴,有失業的Killer也有hea做的Taxi Driver。
無奈,黎耀祥接拍的電影不是低成本製作就是超低成本製作,配合上那年頭接近死亡的電影市況,根本冇乜人咁神心願意入場看他的用心演出。
例如《恐怖雞》。1998年的電影,黎耀祥罕有地做第一男主角。但我們的視帝,有成大半齣戲都是被膠紙綁住喺輪椅度,禁錮在一間村屋裡,相當慘——因為戲的主體由始至終都是那恐怖的「雞」,吳倩蓮。
睇完嗰刻我深信,如果把故事寫成小說,絕對是一個懸疑到爆的推理。

在2013年才終於看到寒意
一開始,便交代了大陸女子吳倩蓮一連串唔知點解的奇怪行動——把一個將要落香港同老公團聚的深圳妓女勒死,再扮成「佢」,以「佢」的身份來到香港,攞埋身份證。然後,再狂搵「佢」曾經接待過的香港客仔,但不果。
找不到舊客惟有搵新客。「佢」在當年還未有忌廉哥的尖東,遇上了黎耀祥。據職業是的士司機的黎耀祥單方面透露,自己有個老婆但已被他趕走,同老母亦唔夾,但就依然將個女交俾老母湊。黎耀祥把「佢」車返去自己那冇雷公咁遠的村屋屋企。交易完畢,唔多happy的黎耀祥叫「佢」走,「佢」故意把一條頸鏈遺留在廁所。
另一個晚上,黎耀祥正準備帶另一名妓女返歸乜乜,突然一架開得超快的車衝過來——但並非攞命,而是擺明針對黎耀祥對腳。腳打住石膏的黎耀祥不得不匿喺與世隔絕村屋,這時候,「佢」來了,話自己上次留低條鏈喺廁所,同時為上次自己的服務不周致歉,並決定好好咁服侍番以作補償……
不良於行,不代表不鹹濕。黎耀祥把門打開,一場血腥的禁錮開始了。而以上交代的,只是成件事之極小部分。
1.過去專演慘情女子的吳倩蓮,在《恐怖雞》收起慘情,變成了單憑一個眼神已足以叫你淆底心寒的大陸女子。看牌面,似乎是《危情十日》(Misery)的港式變奏,但《恐怖雞》要說的其實更多,吳倩蓮勒死妓女再禁錮黎耀祥,都不是基於變態,一切都不過是計劃的一部分。
2.黎耀祥是由頭至尾的不幸受害者,而他過去人生的不知所謂,更在某程度上嚴重化了這一場悲劇(連冷血如我都不忍看下去,唉)。即使全程被「綁手綁腳」,但他的演出還是不慍不火,啱啱好。
3.有份演出的其實還有另一位視帝,陳豪——最後十五分鐘才失驚無神出場,成個慘劇的高潮位。先旨聲明,這個陳豪,絕對不是你們今天在《法外風雲》所認知到的嗰個。
4.電影的編劇導演同是曾謹昌,周星馳近年的戲他都有份寫。擅寫喜劇的他,竟然交出了這麼一個殘酷到冇情講的故事;作為首次(和唯一一次)執導,已經極度成熟,即使一睇就睇到箇中超低的成本,但對完成品不構成影響。
在1998年看這部戲,感受會有,但未夠深。事隔多年,2013年再看,才終於看到寒意。
以前的《省港旗兵》,是以大圈仔來港打劫食大茶飯渲染回歸的恐懼感;《恐怖雞》要說的是,吳倩蓮來港已不再為食甚麼大茶飯,而是要取代香港人的身份。散場前最後一句VO,更是全片恐怖精髓。不爆出來了,自己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