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

沒有了John的Paul



















如果——如果,你keep住有睇這一個欄,你或會以為我OK憎Paul McCartney。錯晒。

名氣之追逐

在John Lennon和Paul McCartney之間,可以是一個生命情調的抉擇。
他們都是注定有音樂才華的人,最初走在一起,的確起著互相鞭策的功能,大家都意識到對方會是一個威脅,而不得不去迫自己再進一步,正面作用是令The Beatles持續在進化,由最初的純冧女歌樂團進化成後來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好了。
直至有一天,兩位終於意識到,長年累月的進步原來已經足以讓自己獨當一面。
在The Beatles解散那個大時代裡,John揀咗同老婆用音樂言志,由一個音樂人變身成一個時代觀察者,試圖用音樂去改變一些事——現在回看,或會覺得諗大咗,或不自量力,或把政治睇得太表面,但那個時候很多對世界仲有「感覺」的音樂人,總會咁諗。
Paul簡單得多,就是要延續The Beatles的名氣,繼續讓自己有得玩落去,不希望像歷史上大部分樂隊般,一解散就玩完。

尼日利亞苦難之旅
John有Yoko和他並肩作戰,Paul也有他的Linda。
實際的Paul,早在結婚前已經講明,希望老婆能夠參與其音樂事業,因為他可能要成日做tour,如果老婆幫到手,咁就可以成日跟身。Linda的確做到。
Wings,又或嚴格來說叫做Paul McCartney & Wings吧,名義上是Paul和Linda的組合(最初知道呢隊嘢時也以為是那些夫妻檔組合),背後其實還有好多幫手,而多年來這些幫手又持續地進進出出,唯一跟兩公婆由頭玩到尾的只有Denny Laine,前Moody Blues結他手。
承接了The Beatles的剩餘價值,解散後Paul的過人事業衰極有個譜,但就是去唔番以前那個高度,直至1973年,Wings推出第三張專輯《Band on the Run》,Paul才算去到人生第二個甚麼事業高峰……
錄《Band on the Run》前,不知是甚麼原因,幾名成員一齊離隊,也不知是受到甚麼刺激,Paul決定要飛去尼日利亞進行錄音,結果,瀨嘢,當地錄音室設施超差,治安也超差,錄錄吓音居然可以被賊人直闖錄音室打劫,身上貴重財物自然冇晒,那名賊人甚至連收錄了demo的cassette也一併劫走,那一刻的Paul……咪近乎崩潰囉。
但上天真是超錫Paul的,結果又俾佢在極度惡劣的情況下搞掂,而這張制作過程充滿劫難的《Band on the Run》,也成為Wings最著名的專輯。

很70年代
在John Lennon專輯reissue的差不多時間,Paul也開始把自己的專輯重新發行,名曰"Paul McCartney Archive Collection",打頭陣的正是《Band on the Run》。
現在重聽,我是完全不明白為何Paul生當初要山長水遠去到尼日利亞錄的——不像其他音樂人懶係嘢咁要去某個窮鄉僻壤錄音,目的是為了吸收另一個地方的音樂養份——《Band on the Run》完全沒有半陣尼日利亞或非洲的「除」,反而充滿了70年代那時最typical的流行味,呢樣有啲嗰樣有啲再加啲弦樂,OK,就被Paul整合成70年代其中一張最動聽的專輯了。
沒錯,是好聽的,因為可以令我發思古之幽情,懷一次70年代的舊。
但今時今日我聽John的歌,卻依然有種「現在」的感覺。
所以,我從來不憎Paul,只不過覺得John勁啲囉。

ps.Paul同Linda生的囡囡Stella McCartney,卻又的確比John那兩位公子勁,爭番啖氣。
再ps.呢隻碟其實是好聽的。我呢幾日都係咁聽。

(原文刊於am730)

2010年12月10日星期五

是天意,讓我與Chok峯無緣。

不知是幸抑或不幸,星期日晚我真的睇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偏偏又睇唔晒,miss咗啲。
由於百感交集,以下分享會用point form列出。


最佳飛躍伴娘
點解要先講那個飛躍女演獎?
因為事隔多日,腦海裡依然浮現那班角逐者的打扮——她們都打扮得好似伴娘,還要是很性感、比新娘還要性感的伴娘。但似伴娘可沒有問題,性感更加沒有問題,只是容易令電視機前的觀眾產生誤會,以為睇緊一場在電視城舉行的婚禮。
至於最後得主是唐詩穎……我沒有甚麼意見,因為自問從來沒看過她演出的任何一齣劇集(而只知道她是那個甚麼崔建邦的前女友),但她在台上得獎的一番謝辭,可是叫我感動的。
心底裡最希望可以上台攞呢個獎的,是陳倩揚。原因,請不要問,自己有眼睇的。

那個甚麼崔建邦
上一段說到崔建邦……老實,我真的不太喜歡他當晚的表現,講嘢快到呢,急才可不等同於講嘢要快……不過,睇呢個甚麼崔建邦,都好過睇那個乜鬼鄧健泓。
但公平一點,那個乜鬼鄧健泓在《刑警》裡的人格分裂演出,的確帶俾我無窮的歡樂。
我竟然有睇《刑警》?係,因為我是噴火華fans。

專業?
我真的不知道專業表現的定義是甚麼。只知道,這個獎很具爭議性。
現代社會,出得來做嘢的,最怕,就是被認為不夠專業。
這個獎不同於那些主角配角獎,沒有分男女,而今年得主又是很雄性的陳豪,那麼,是不是暗諷過去一年TVB的女性沒有一個表現專業?
OK,單計男性吧,林峯就不專業嗎?崔建邦就不專業嗎?鄧健泓就不專業嗎?……不打落去了,因為TVB裡實在太多專業的人才了。

星光熠熠
我冇睇舊年,不知道舊年請來了甚麼嘉賓,但今年真的很星光熠熠——當然是以香港的尺度來說(而大部分有份上來的嘉賓都有參與某齣賀歲片的演出)。
全晚最正的,是馮粹帆和杜琪峯。
馮粹帆的正,令我懷疑他那晚的失魂表現,是真的甩轆還是特登甩轆。
杜琪峯的正,是他對這位前老闆的不俾面。作為社會一分子,現實中若看見有前員工兜頭兜面聲討前老闆(亦即你而家的老闆),你都會興奮吧。我不知道現場的TVB員工有甚麼感覺,可能是想拍掌,但又唔敢拍得太大聲嗰隻,因為是夜太多高層在。
而好明顯,Do姐是最不想拍掌的那一個,反而更似是一名實Q,猛咁制止呢位前員工在撒野。嘥晒。

麥包、魯振順
這是當晚令我最認同的一個獎。你看麥包,他是真的駕馭到不同類型的角色。
而默默耕耘的魯振順,也很值得去還他一個獎項。有他做「卡拉之星」的歡樂滿東華,我幾捱眼瞓都會睇。
他倆都是大娛樂家。

黎耀祥冧莊
感覺就是開心囉。即使我只看了1.5集《義海豪情》。

Chok峯……
我是撞鬼了嗎?整晚,我明明已經安坐家中,期間只是落街買嘢和去了兩次廁所,但偏偏統統撞正林峯出場的時間!
我見證不到林峯拎那兩個勁獎的時間,也見證不到為大家創了"Chok"這個新詞的林峯,是如何的Chok。
這是天意嗎?我相信是。
(原文刊於am730。題外話,那天這篇文登出來時漏了落由邊個寫。仲有,今次唔放相)

2010年12月2日星期四

少年食神不是神,黎耀祥還是人

















亞視錄得零收視的那個周日晚上,我竟然躝咗街,參與唔到這一個慘烈的歷史時刻。

無視亞視
是哪一位高層獨具慧眼,決定用《恩雨之聲》對撼《義海豪情》最高潮的一刻?
若跟據過往來推斷,向來孤高的亞視,是不會特登製作一些(好似)好勁的節目去撼人家的,反而會離奇地播一些明明已經播了九萬幾次的……《007》電影,而且還是配埋音的。
OK,就算你繼續播甚麼中文版《鐵金剛勇破海龍幫》或《鐵金剛大戰金槍客》,我可能依然會睇(相信某一小撮人也會睇),起碼,感覺到有關方面都算有諗過點樣對撼,叫做做番啲嘢(只是力有不逮而已),但,而家竟然是……
OK,我叫自己去相信,亞視這一著其實是特登的,是要去走偏鋒,叫大家估佢唔到。但現在何止估佢唔到,直情是:無視。
基於《恩雨之聲》擺明是一個宗教節目,偏偏竟然完全冇人去睇,即使我沒有信仰,也不禁懷疑背後可能有「人」做緊嘢。是撒旦。

大結局晚咪幫襯茶餐廳
如果擺到明放棄是一種態度,那麼投棄權票也是一種表態。
我自然知道那一晚是《義海》大結局,但又竟然選擇了躝街——冇錯,我是真的在躝街,期間沒有去過任何茶餐廳打躉。
真人真事。《公主嫁到》大結局當晚,我光顧了某大型茶餐廳,餐廳裡放了一部比我家那部還要巨的LCD,舉目所見,全間茶餐廳的員工都很上下一心,望實那部LCD,情況就像集體撞了邪。瑟縮一角的我,不過想叫碟西炒飯和凍奶茶,但全程冇人認我。那一刻,我就像11月28日晚上的亞視,感受到「無視」的滋味。
卒之,有人認我了,因為啱啱剛進入了廣告時段,茶餐廳也回復了正常的生氣和喧囂,只是10分鐘過後,又變番之前那一個集體撞邪場面……我突然想做一個實驗,如果趁這個集體撞邪時間像一縷煙般溜走,即走單,會唔會被當場逮著?
最後,我冇咁做,反而是三扒兩撥搞掂了桌面的西炒飯和凍奶茶(題外話,當晚那碟西炒飯炒得好正常,或許是廚房裡冇電視吧),便拎著單去櫃面找數。或者,自己向來好怕跟群眾集體去進行一些離奇的事吧。
我錯了。我揀錯時間找數了。至今,仲清楚記得那個收銀阿姐的眼神是幾咁怨恨,恨我打斷了她專注睇劇的心情。
所以,每逢甚麼話題劇播放震撼兩小時大結局的晚上,千萬不要光顧茶餐廳。

我冒犯了少年食神……
每次當題材涉及電視劇,我總表現得好憤恨,好似好睇唔起咁。
錯晒。我是真的不介意再做電視迷的,像後生時,沒有甚麼娛樂,只是單純地一返屋企就打開電視,津津有味咁睇。現在叫我最怕的是:當大部分人都在講某齣劇好勁好勁,但我又完全不覺得勁時,這總令我反問自己:自己係咪精神有問題。
同類情況,身邊很多人叫我去睇那個甚麼少年食神的節目,話好好笑云云——結果,我睇咗,仲睇咗幾集添,但我連半聲乾笑都冇發出。直至一集講拉麵的,少年食神唔知在食咗啖乜鬼嘢後,他呆了,筷子從手中跌下來,目的是為了表現舊嘢好味到佢呆咗吧。我笑了,但只是冷笑,因為戥他難過——大鑊!人家是「少年食神」,而人對神的應有態度是敬畏,但我竟然發出這麼一下冷笑,太冒犯了!噢,請赦免我的罪。

黎耀祥
最後,想用少少位來撐黎耀祥。即使我只看過1.5集《義海》,但不代表我不是黎耀祥的fans,在他還未入屋時,已經看了他很多電影,甚至連很多祥迷應該未睇過的《殺手再培訓》都有睇,那集VCD還放在家裡某個當眼處。
對比大部分小生,黎耀祥的優勝處是:由未紅到做視帝,他演出來的角色還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扮神的人。
(原文刊於am730)

2010年11月24日星期三

抉擇叢書





















今朝剛睇完。
用了N年前那堆「抉擇叢書」(最經典的是《死亡請柬》,我讀小學時的恩物)的特點,俾你去揀分歧,分別係,分歧只是掩眼法,而真正結局由紿至終只有一個。
普通啦。或許是我心煩關係,總是想快點睇完就算。
結果真係如我所願,好快就睇X完。
山口雅也這本書大抵是寫給西方偵探小說迷的,裡頭攝咗好多經典偵探小說的名字,引晒經據晒典。
可惜我唔係囉。

御手洗keep住上網






















這一本,是在看《摩天樓的怪人》前看的。
御手洗在書裡主要做的,就是講嘢,和上網。
結果,咁就破咗一件糾纏咗好多年的奇案。
但離奇在竟然比《摩天樓的怪人》好睇。

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

黑洞之發現,陳總之復職。

















兩個突如其來的消息令我相當興奮。它們分別是由美國太空總署和TVB發放出來的。

黑洞反高潮
失驚無神,美國太空總署在11月10日懶神秘咁,說要公布一個勁過核爆的重大發現,一個「異常物體」。
對我來說,真正稱得上異常的物體,從來只有外星人,和足以摧毀所有發水樓的隕石。前者自然勁,而後者則涉及世界末日的真正年月日。
如果真的有外星人,就證明我在中學歲月把大部分(應該用嚟溫書做功課的)光陰,投放在衛斯理小說和《異形》那些科幻電影上是對得很的——因為,至少比其他(對以上兩類東西零興趣的)人更清楚外星人係乜,他們有幾多種形態,以及箇中的相處之道……
如果公布的是世界末日真正發生的日期……well,作為一個完美的升斗市民,一時間實在好難作出回應,而最應該挺身走出來俾反應的,理應是特首,又或喜歡把敏感事項留待歷史評價的梁振英先生。
而所謂「異常物體」——大家都知道吧——竟然不過是黑洞乙隻。
OK,太空總署的事後解釋是,此隻黑洞年紀只得30歲(比我還要後生),是唯一一隻人類真正見證住佢成長的黑洞,位置呢,是距離地球約5,000萬光年的M100星系中,而不是「咸蛋超人」身處的M78星雲……
絕對反高潮。我,無言。

陳總掀高潮
對港人來說,黑洞的發現會比陳志雲終於復職更重要嗎?
相對一味得個「大」字的太空,還是位處將軍澳的電視城來得更親切。
我少睇電視,實在不知道沒有了陳總8個月的TVB是怎麼樣的光景。節目質素低咗嗎?藝人演技渣咗嗎?獎門人悶咗嗎?勁歌金曲的歌星嘉賓劇減了嗎?唔知喎。
至於那堆甚麼四大唱片公司版稅風波和賣盤事宜,是否就是促成陳總趕忙復職的理由?亦都唔知喎。
只知道這段時間,沒有了那些講嘢多過食嘢的飯局,沒有了一把很磁性也很感性的聲音做節目旁白,也沒有人再攞命地公然把上司稱呼為honey。老實,是有一點失落的。
但同時,多了人被指責忘恩負義,原因是他們太叻劃清界線。老實,看見他們怎樣劃清那條界線,是OK有娛樂性的。
仲有,見多咗王喜,而且還是一個有情有義,喜歡擔遮替別人擋風雨的王喜。而過去的王喜,除了《烈火雄心》和《仍是這首歌》,就是被指鍾意擅自改劇本、難合作云云。
種善因得善果,在討論區便見到有網民留言,指王喜有望打低陳豪和黎耀祥榮登視帝,而得獎劇集居然是,天天天晴。

《冰天動地2之黑天洞地》
這是一個電視台高層復職比發現黑洞來得更重要的時代。
因為一個人,可以呼風喚雨,可以主宰許多人與事,而一隻距離人類足足5,000萬光年的黑洞,對沒有天文望遠鏡的我們來說,其實冇乜意義,幾乎是不曾存在的nothing。
其實,這隻黑洞是可以被處理得好有娛樂味的。
即使少睇電視,依然好記得當年由陳總親自帶隊拍攝的《冰天動地》。要知道,坐慣冷氣房,不等同於能夠適應北極的冷氣。而當天天在睇住那些習以為常、不是家變就是情變的電視劇時,那些冰天和雪地,竟帶來了點點豁然開朗的清新。
有見邵逸夫獎也在表揚科學家,大膽提議復職的陳總開拍一個新節目,名字……就叫做《黑天洞地》吧,簡單來說,就是派員前往探索那隻最嫩口的黑洞。呢舖,陳總不用親自上陣,只管派遣那班「前迷雲黨」成員去就可以了。
最多,之後頒番個邵逸夫安慰獎,以表彰他們對太空科研所作出的偉大犠牲囉。
(原文刊於am730)

孤島之鬼





















其實睇咗好耐。
起碼5個月前的事。
之前由獨步重新出版的亂步,都是中篇和短篇。
這一本是長篇。
基本上前半和後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處理。而前半比後半較有娛樂性。
前半是推理,後半卻變成一趟懸疑冒險旅程。所謂偵探,好Q快就死Q咗。
病態度及不上《險獸》那類故事,卻依然充滿了大正年代的獵奇氣味。
如果打算開始看亂步,不建議以這一本作起點。

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

摩天樓悶死人的怪人



















好耐冇寫過自己睇完、或捱完的推理小說。
《摩天樓的怪人》是剛捱完的一本。
島田莊司的問題是:佢往往有好強橫的詭計設置,卻偏偏要用上最撚悶的方式把故事寫出來,而且期間近乎不含推理的過程,總之,一去到某個位,御手洗潔就像神,可以把成件事的前因和後果講晒出來。
當然,對比大部分推理小說作家,島田莊司的確學極博雜,識得好多嘢,吹佢唔脹。

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

再闖亂步地獄





















活咗咁多年,我仲係好驚以下各種事和物:蛇蟲鼠蟻曱甴上司失業見工以及兩個日本人——江戶川亂步和丸尾末廣。

害怕亂步
先講江戶川亂步。其實佢原本嚇唔到我的。
首次看的亂步小說是《怪人二十面相》。書是我中二那年,在沙田中央圖書館借來看的。看時,我有種被欺騙感覺——嘩,又話係日本推理小說鼻祖,乜咁白癡?看後,甚至有種完美地被欺騙的感覺,因為無論推理橋段故事推進和人物描寫都很小兒科。基於當年我仲未講粗口,換轉是現在的我肯定會爆出一聲「X」。為免被騙,打死不再借他的書。
中五那年,坐在我隔離位的同學是推理/偵探小說迷,迷到狗屎垃圾都會睇的那種程度。在某個臨近考mock exam、窗外一片春雨迷霧的慘淡日子,他跟我說了亂步一個叫《人間椅子》的故事。
我突然然覺得好驚——不,應該是好X驚先真。可能是mock exam的壓力,也可能是同學的說故事技巧了得,但更相信是亂步這個故事的設定超現實得來又好真實和殘酷變態至啱,簡直是諗法再離奇變態的stalker都諗唔到可以咁做。
自此,我驚咗亂步。

害怕丸尾末廣
又是唸中五的那一年。一直是利志達fans的我,得悉他原來很迷戀丸尾末廣的漫畫。
當年沒有網上,如果媒體不介紹,根本不會知道丸尾末廣係乜水,但命裡注定了我,竟然在旺角某商場頂樓一爿小店搵到佢的書!而且仲好貴本本都過百(請記住這是90年代初,發生在一個清貧中學生的真實故事)!我帶點戒慎和恐懼,闖進這爿基本上完全沒有裝修的小店,向那個(出奇地溫文望落也很正常)的四眼店員問:「請問邊本丸尾末廣最好睇?」他向我推介了一本包裝好精美封面只畫上一個女孩大頭的——《少女樁》。在他拿書給我時,瞥見店內竟然有販賣一些現在肯定犯法的寫真集。
之後,我搭九巴87B回家。記得我是坐在下層末尾的一個角落,那天有點悶熱,額上滲了小汗珠的我折開那本《少女樁》的膠袋,看。差點兒喊出來。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變態變態變態變態變態變態變態變態和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病態的畫面。
15分鐘後,我把這本價值自己兩星期零用錢的《少女樁》,慢慢的放在那架87B下層的陰暗角落,放時還特登左望右望,望望有沒有人留意到我;同時衷心希望沒有人會拿到這本漫畫,它根本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上。
之後兩星期,我完全唔敢食肉,和紅色的東西。

亂步 x 末廣
人是犯賤的。對於愈懼怕的東西,愈想迫自己去面對。
這些年來,丸尾末廣已經由小眾流傳的奇異日本產物,變成頗多人認識了,有些還擺出一種姿態:識得欣賞丸尾末廣是很型的一回事。而他的漫畫,也多了地方賣,甚至出過中譯版(應該沒有攞版權)……這些年來,我也買過他不少書,但統統沒有帶返屋企,不是遺棄在舊公司,就是瀨低喺朋友屋企。
至於江戶川亂步,台灣一出版社終於重新推出他的一系列小說和雜文,暫時出版了短篇集《兩分銅幣》和中篇集《陰獸》(截至11月15日已推出的合共6本),我買了看了,恐懼感依然——很難想像亂步在大正末年昭和初年的時候,竟然用上這麼殘忍的殺人手法,但殘忍的背後,卻又是有奇異的心理作依據;偏偏這些奇異心理,其實是每個正常人都可以滋生出來的。這才是他小說中最恐怖最殘酷的地方。
看著,腦海裡自行組合小說裡的殘酷描寫,竟然想到丸尾末廣,再想到搭87B睇《少女樁》的那一個悶熱的日子——事實是,丸尾末廣不時拿亂步的小說改編,也有替他的小說畫封面。這些畫作早前合輯成一本《亂步Panorama》畫集,只售1900日圓。(以上資料由Blog友「太陽之牙」提供。)這本畫集,我想買,又好驚。
但那set亂步小說,我就肯定會儲齊。
(原文刊於am730)

吊帶,在森林和原野



那天在街上巧遇一個不見N年的同學。我記得她以前有彈木結他,唱一些很清新的歌,而現在是一個返工返得一臉疲累的OL。

Country...
Taylor Swift,12月才21歲,在美國紅到核爆的她剛出了第三張大碟《Speak Now》。
我最記得的,是她在debut single《Tim McGraw》MV裡的演出,原因有以下幾點:1.一個身材惹火的鄰家女孩,即Taylor Swift,躺在美國鄉郊一條美麗的小河旁遙思往事,而她身上所穿的竟然是一條好薄身的吊帶連身裙;2.那個身身材惹火的鄰家女孩,在某個萬籟俱寂的晚上跟男友面對面,躺在那些專喺美國鄉郊行駛的貨車車尾,你眼望我眼般欲語還休,and then...;3.場景依然是美國鄉郊,人物還是那個身材惹火的鄰家女孩,只見她換了衫(但依然吊帶),坐在穀倉前邊彈木結他邊放聲高歌。
以上三個場景,不約而同令我隨即諗起那齣講述一個頭戴曲棍球面具、在鄉郊見人就殺的電影。冇錯,就是《黑色星期五》。
我就是如此這般衰格。這首MV令我諗埋一邊的《Tim McGraw》,卻為Taylor Swift建立了鮮明風格:1.她玩的是輕快Country Pop;2.她會彈木結他;3.她樣貌娟好之餘身材也很火辣(或者第三點只會得我呢亭人留意)。當一個歌手有了(吸引人的)鮮明風格,想唔掂都難。
只是Taylor Swift掂得實在太也誇張了。
2008年,19歲女的Taylor Swift已經憑第二張專輯《Freeless》,雄据Billboard唔知幾多周,攞咗唔知幾多個重要音樂獎項……
而這一切,似乎都要多得一個上門修理電腦的人,在Taylor Swift剛好10歲時,向她示範了幾個chord,令小小的、天真無邪的Taylor Swift明白到那個chord的美麗和奧秘;而憑住幾個chord,更可以令脆弱的、纖細的她忘卻在學校裡遇過的不快。然後,便像一切最典型的名人傳記,Taylor Swift開始作曲、錄demo、寄俾唱片公司、碰釘,但她沒有氣餒繼續try & error,終於在因緣際會下被某人嘗識,而呢個某人又咁啱將會成立一個新唱片label,大家方向一致於是一拍即合,在共同努力下,卒之,掂咗。
Taylor Swift的成功故事就是這麼教育電視。原來教育電視那近乎miracle的情節,真箇會在美國發生。
在某季的《America Got Talent》,也見過一個小女孩,咁啱又是自小活在鄉郊的,脆弱的她自小便愛躲在閣樓的小房間內,望著夜空的星星(在美國鄉郊是肯定望到星星的),唱著歌想著心事;有一天,她在家人鼓勵下毅然參加《America Got Talent》,還順利晉級,殺入最後五強。由最初到五強,我一直都有追看,睇住小女孩最初以一身散發鄉郊味的衣著素顏上台,到最後竟然——化晒妝兼穿了條跟她年齡極不搭配的吊帶晚裝裙。但最後還是輸了,她又喊又笑地說不會放棄音樂之路,而我沒有再follow她的事,唔知道有沒有唱片公司簽她。成個過程,是感動得令人恐怖。
最後五強時的一個表演環節,大會便安排了Taylor Swift跟這個小女孩合唱。

我們的鄉郊
Taylor Swift說她的歌,都是在唱她本人的故事。這樣,她的fans便可以透過聽歌,了解她多一點。我不算是她的fans,亦冇心機去一一參透她歌詞裡的奧秘。但我愛看她的MV,因為有娛樂性有故事性。
《Teardrops on My Guitar》的MV,是講述一個神女有心的高中單戀故事,當Taylor Swift看著心儀對象當她透明,兼攬住另一個樣唔靚身材也不正的女同學時,傷心的Taylor Swift唯有在她鄉郊小屋的閣樓房間內,擁著結他睡(是真的攬住一支好巨的結他啊!)。睇到呢幕,我笑了。
最新單曲《Mine》,Taylor Swift在鄉郊小餐館跟waiter憑住一個眼神便告撻著,然後共建愛巢、結婚、吵大鑊,畫面同時對cut小小Taylor Swift看見父母鬧交的情景,但話咁快二人便和好如初,仲生埋BB,自此開開心心的在鄉郊活下去……睇到呢個ending,我笑了。
其他例子就不贅了。Taylor Swift玩的是Country Pop,MV場景,自然要找回那些襯托到Country味的鄉郊。在偌大的美國,鄉郊依然大把,不像我們,要到鄉郊就必然地要去郊野公園,而到了郊野公園,你能夠想到的只是BBQ,而不會是Country。另一種鄉郊,則通常毗鄰堆填區,你會聞住臭味歌頌大自然的美麗嗎?所以,香港孕育不了Country音樂,而只有那些洗滌心靈其實好悶的所謂民歌。

(原文刊於am730)

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

卒業





















《卒業》

制服の胸のボタンを 
下級生たちにねだられ
頭をかきながら 逃げるのね
本当は嬉しいくせして
 
制服胸前的鈕扣 被學弟妹要走
明明就很高興
你卻搔著頭逃走

人気ない午後の教室で
机にイニシャル彫るあなた
やめて 想い出を刻むのは
心だけにしてとつぶやいた
 
午後無人的教室裡
你在桌上刻下名字
我低聲說
別這樣 思念 還是只刻在心底就好

離れても電話するよと
小指差し出して言うけど
守れそうにない約束は
しないほうがいい ごめんね
 
你伸出小指
說即使分開也要經常通電話
抱歉
無法遵守的約定
還是不要承諾來得好

セーラーの薄いスカーフで
止まった時間を結びたい
だけど東京で変わってく
あなたの未来は縛れない
 
我想用水手服的薄絲巾
綁住停住的時間
但是我不能束縛你
在東京逐漸改變的未來

あぁ卒業式で泣かないと
冷たい人と言われそう
でも もっと哀しい瞬間に
涙はとっておきたいの
 
啊人家說
畢業典禮時如果沒有哭的
是冷漠的人
但是
我只想把淚水保留到
更傷心的時刻

席順が変わりあなたの
隣の娘にさえ妬いたわ
いたずらに髪をひっぱられ
怒ってる裏に はしゃいだ
 
我忌妒改變座位後
坐在你身旁的女孩
你拉拉我的頭髮
我故作生氣其實很高興

駅までの遠いのり道を
はじめて黙って歩いたね
反対のホームに 立つ二人
時の電車が いま引き裂いた
 
第一次沉默走在那條遙遠的坡道
我們站在相對的月台上
時間列車 把現在的我們分離

あぁ卒業しても友だちね
それは嘘ではないけれど
でも 過ぎる季節に流されて
逢えないことも 知っている

啊 都說畢業後還是朋友
這並非謊言
但是隨著季節的流逝
我們都知道不會再相逢了


(中譯歌詞是在網上找來的,以我粗淺的日文看,啱啩。)

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My October Symphony





















在有點傷風的日子,我在瘋狂聽著這張整整20年前的專輯。
這是我當年第一張買的黑膠碟,也是我最愛的Pet Shop Boys專輯。
這張大碟在1990年發表時,銷量上是失利的。後來卻被平反,甚至被喻為PSB最好的專輯。
而我最愛的歌,是《My October Symphony》。

So much confusion
When autumn comes around
What to do about October
How to smile behind a frown?
It's hard to settle down

It's so bemusing
Will they cancel the parade?
We marched each October
Now they say we were never even saved
We must be very brave

Shall I rewrite or revise
My October symphony?
Or as an indication
Change the dedication
From revolution to revelation?

So we're all drinking
As leaves fall to the ground
Because we've been thinking
How October's let us down
Then and now

Shall we remember
December instead?
Or worry about February?
Mourn our war-torn dead
Never seeing red?

Shall I rewrite or revise
My October symphony?
Or as an indication
Change the dedication
From revolution to revelation?

Lennon啊Lennon!



















我近日像發咗癲的沉迷著iPad。

盒啊盒!
曾幾何時是個極度擁護實體化的人——書要拎得上手的才是書;音樂要有隻光碟讓你放入機器播的的才是音樂;寫真集,自然也是要大大本的放在面前任我揭的才是寫真集。
只是,我屋企不是幾千呎的豪宅啊。當屋企沒有幾千呎而那些實體化的書啊CD啊寫真集啊呢樣嗰樣又在持之以恆地增加時,作為這個家的主人,實在感到有點厭煩,想有番少少空間。於是,我放棄甚麼實體化了(就像當年終於學識打倉頡後,不再造作地說甚麼「喜歡爬格子的感覺」),就讓那些書啊音樂啊電影啊化為連沙特都解釋唔到的「存在」,隊晒入iPad裡算了。
但最近一盒《The John Lennon Signature Box》的boxset令我動搖了。
Boxset——這是一個對所有(依然或曾經)愛儲物的人的降頭。明明只是一個爛鬼紙盒,但在愛儲物的人眼中,卻變成……都唔知點形容好了;最攞命是,這麼一個爛鬼紙盒往往存在封印,令愛儲物的人唔捨得拆開。於是情況往往淪為:明明買了boxset啦,但基於不捨不開不拆的原則,原封不動;由於個box不曾被打開過,代表擁有者根本不能享用box裡的內容,惟有另外再買non-boxset版,又或乾脆買多盒。
當我在唱片舖拎住呢盒《The John Lennon Signature Box》,不禁想到以上種種,再想到屋企裡那一個個從來沒有被打開過的boxset在鋪著厚厚的塵,然後想到家裡的貓竟常把那些疊起了的boxset當跳台、每當跳起時還有一些很美的塵在半空飄揚時……我忍著淚,放低了那盒John lennon。

悶?
好多人都知道那盒《The John Lennon Signature Box》為甚麼出現在此時此刻。
今年是John逝世30周年。如果他在1980年12月8日那一天沒有被槍殺的話,他已經是個70歲的老頭。
Boxset合共11隻碟,其中9隻是John在The Beatles解散後推出的solo album,另外兩隻呢,一隻收錄了6首當年沒有收錄在大碟裡的單曲,一隻收錄了13首demo,歌曲效果肯定不是最好,但就能讓你聽到最原汁原味的John(這類demo碟是歌手boxset必殺技,愛儲物的人通常招架不住)。
如果你從未買過任何一張John的CD,而近排又像撞了邪般愛上他,這盒嘢,的確好值得你去擁有(但擁有過後記得拆盒)。但老實,千萬不要用Beatles時期的John Lennon,去審視、或比較個人時期的John Lennon。真實個案:有個中學同學OK迷Beatles,知道我有張John的精選碟(其實是那齣紀錄片《Imagine》的soundtrack),問我借來聽。第二天,他還碟,兼說:「聽到一半已經瞌著。」我沒有怪他,因為最初接觸Johnn時,我也經常誤以為自己被灌服了安眠藥——我當時就是用了聽Beatles的感覺,一廂情願地以為單飛後的John也是如此這般而已。
不是說歌不好聽,而是個人時期的John,沒有再將以往待在Beatles時,處心積慮去製造一些肯定冧女的歌,或純粹取悅粉絲的歌,反而用了音樂去描述他的人民關懷,對政治現狀和世界不公的憤怒,這些題材都頗重口味,並非大部分昔日的Beatles粉絲鍾意,更加不是某些當權者願意聽到。幾年前的紀錄片《The U.S. vs. John Lennon》,便講述了John在美國居住時經常被一股「勢力」打壓,甚至把他趕出美國……只是作為一齣紀錄片也實在太過流於紀錄性了,超悶的,不要看。

買邊隻?
以下以自問自答形式作結。
9張John的專輯,哪一張最經典?——每一張都經典,因為死者已矣。
咁邊一張最好聽?——大部人會說是1971年的《Imagine》,因為有《Imagine》這首歌。但其實,每一張都有動聽部分,每一張John都有嘢想講有東西想去試。像1973年的《Mind
Games》,是John離開Yoko展開個人生活的標記;1975年的《Rock 'n' Roll》,John回到自己音樂的根,cover了一堆自己喜歡的五、六十年代老搖滾;1980年的《Double Fantasy》,是John回歸家庭生活後的重新出發,《Beautiful Boy (Darling Boy)》、《Woman》都是好歌。所以嚴格來說,全都值得擁有。
但我只想買一張喎。——那麼買《Power To The People: The Hits》吧……精選碟,15首歌,統統是John最入屋的作品。
但入屋,不代表就是John的全部。
(原文刊於am730)

黑暗的心

























對比哥普拉的《教父》,我更愛他的《現代啟示錄》。
這個3碟裝blu-ray,最重要是有埋那套講述拍攝經過的紀錄片《Hearts of Darkness》。
我從來唔鍾意,甚至討厭睇越戰片,除咗呢套。

2010年10月18日星期一

Grindhouse





















好彩一直冇買之前分拆出的那兩張blu-ray。現在黐埋一齊睇,還包括那些假trailer,才是拍這齣電影的原意啊。
始終覺得,《Planet Terror》像放題,狂塞你食,但食完還好像欠了點甚麼。
《Death Proof》則餓你半場,才醒你一件極品toro sushi;然後又再餓你半場,最後醒多件海膽sushi。
飽晒,而是很滿足的那種飽法。

2010年10月7日星期四

B&S




















老實講,唔係差,但又絕對唔算好……

艾曼紐愛安德遜





















Suede主音係咪喺香港買咗樓?點解可以嚟得咁密?

甩不掉Suede
以上推測,是我在討論區睇到的;至於點解要寫「Suede主音」而不是乾脆寫番當事人個名?事緣上星期在某報娛樂版,睇見這麼一條題:Suede主音冧暈波蘭斯基妻。
於是我明白到一點。如果把題改做「Brett Anderson冧暈Emmanuelle Seigner」,未必大部分會睇娛樂版的香港人都知道講緊誰冧暈誰;一旦把Brett Anderson叫番做Suede主音,把Emmanuelle Seigner尊稱為波蘭斯基妻,嘩,明晒。當然,明還明,也不代表這段news就能夠吸引你去睇埋內文。
冇錯,Brett Anderson是Suede主音,但樂隊一早喺2003年解散了,即使今年突然重組出show滿足了一班死忠樂迷,也算不上是甚麼國際樂壇大新聞。冇隊員傍實的Brett Anderson,跟曾經鬧翻了的(Suede第一代結他手)Bernard Butler組過The Tears,只是由這兩個90年代英國樂壇重要人物構成的組合,到了21世紀卻不是甚麼重要樂隊——即使兩位著力的去重塑Suede早期的美好時光,但世人明顯不欣賞他們的念舊,The Tears一碟玩完。
當年The Tears也有駕臨香港。我冇去睇。
請不要問這一次是Suede主音、即Brett Anderson,第幾次來港?當然,也請不要比較Brett Anderson來得多還是Air Supply來得仲多,這是沒意義的。總之,佢哋都嚟得好密吓啦。

雌雄同體,打孖上的美
以上一大段,好似把自己說得好唔妥呢位Suede主音咁。
錯的。何止唔妥,直頭曾經想打鑊甘佢添。
因為在Brett Anderson以雌雄同體姿態冒起的90年代初,我身邊冇一個(覺得自己好知性的)女性朋友不被他/她深深迷倒。我問她們迷上Brett Anderson的甚麼?她們答:型囉!
咁,其實咱們的魯振順都好型啫——但以上一句我沒有衝口而出。
很多人指Brit-pop是個不思進取的大潮流——如果對比過去那些迷幻、Progressive Rock、Punk等,的確是有點不思進取的,但事隔多年後回頭再看,原來當年的Brit-pop也算精彩——冇錯,大家明明都是向古老的英倫搖滾取經,但轉化出來的音樂卻不是每一隊都像倒模出來。其他的唔講,就像Suede,從David Bowie處提取一點,又從The Smith攞一啲,配合Brett Anderson的性別模糊頹廢美,復加上美少年Bernard Butler的結他,令Suede的歌,產生了一種Oasis、Blur、The Verve、Pulp、Radiohead等等都模擬唔到的異樣美。而這股異樣美,最能體現在1994年推出的《Dog Man Star》。
為了弄明白那班女性朋友點解會被這麼一個不男不女的人迷倒,於是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偷偷買了《Dog Man Star》。結果,我愛上了——但先旨聲明,我愛的是裡頭那些歌,而不是Brett Anderson個樣吖。
因為喜歡《Dog Man Star》,他們在1996年發表的第三張專輯《Coming Up》,自然有買。那時候,Bernard Butler已離隊,Brett Anderson找來好姿整也很作狀的Richard Oakes頂替結他手位置。外間評語說這張碟及不上《Dog Man Star》,太商業,但就是因為夠商業,才能令他們更入屋,而那時的Brett Anderson,也由雌雄兩面體tune番去偏向雄性的那一面。
1996、1997年已是Brit-pop末期,不少Brit-pop樂隊在那兩年推出專輯後,不是轉風格,就是轉為唔玩,解散。Suede在兩年後的《Head Music》,大致是《Coming Up》的延續,叫做還可以啦;2002年的《A New Morning》呢,就真係唔得嘞,記得當時聽了3/4次後便隨即掉埋一二邊,至今仲未能夠摷番出來。《A New Morning》推出後一年,樂隊解散。Brett Anderson跟Bernard Butler重拾舊歡組成The Tears後,正式單飛,至今推出了三張專輯,同樣顯示出Brett Anderson極想脫離Suede的影子(尤其最新近的《Slow Attack》),但未竟全功,亦有點悶囉……千禧過後的他,也變得戀上香港——或許佢都知香港人念舊,仲記得他是Suede主音吧。

迷倒艾曼紐
只是當人太念舊也不是好事。
你認為粉絲真金白銀買飛入場是想聽Suede的舊歌還是Suede主音本人的新歌呢?OK,或者也不介意聽一點新歌,但最好唱番多啲舊歌囉,而芸芸舊歌中請千萬不要漏唱《Saturday Night》、《New Generation》同埋《Trash》啊……偏偏據報道指,Brett Anderson一心諗住屆時唱個人作品為主,仲會優先醒幾首個人新碟的新歌,作為給香港粉絲的特別禮物。
我不知道波蘭斯基老婆Emmanuelle Seigner(下稱艾曼紐)是因為Suede、還是其他原因而愛上Brett Anderson的歌聲,並愛到誠邀他為自己的樂隊Ultra Orange & Emmanuelle獻唱。
知道艾曼紐迷上了Brett Anderson後,我是有點妒忌的。因為,我迷艾曼紐嘛。
我是怎樣迷上艾曼紐?不是因為《潛水鐘與蝴蝶》,而是1992年的《偷月迷情》(多麼攞命而又誘惑的譯名!),一個有關因扭曲的愛而催生的畸情故事,當中充滿了男女雙方的角力,角力中並含有大量裸露……我可不是為了那些裸露而去擁護這齣電影,而是因為那些裸露統統是由波蘭斯基執導,大師主理的裸露,自然不同於一般鹹片的裸露……!而那些與別不同的裸露,更一概由波蘭斯基這位前模特老婆親身主理,絕不假手於人。電影還無私附送Hugh Grant未紅(未曾召妓斷正)前的純情演出。
這個「十.一國慶」舉行的Brett Anderson音樂會,我繼續不打算捧場。但如果Brett Anderson再以Suede之名嚟呢?好有可能落疊。
(原文刊於am730)

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

對蔡依林的3個形容


















當身邊大部分女性朋友都好憎恨蔡依林時,我就偏偏表現到好鍾意。目的,是為咗懶係與眾不同。
扮與眾不同只是掩飾,捧蔡依林場自然是因為她的——


超大
嘩,即使向來把自尊收收埋埋,但在某些關鍵時刻,也會感受到做人是應該有點尊嚴的。
真的沒有預計過買一隻CD啫,竟然會額外附送一本大如A3 size的寫真集。偏偏購入這隻蔡依林新碟的那一晚,街上好多人——是真的好多人,好似特登監視我咁,齊齊望住我手持著的那本A3寫真集,有些眼甘甘,有些則在兇睥。早知當店員問我要唔要膠袋時就答「要」啦,最衰偽善的我又要扮晒支持環保。
那一刻,我的尊嚴遍尋不獲。
說回那本A3寫真集,很奇怪,裡頭收錄的蔡依林寫真都是頗密實的(但密實得來也OK靚),反而CD盒內那本小小的booklet所轉錄的,才是真正的「勁嘢」(「勁」是可以指很多方面的,例如攝影啦、燈光啦、美術和服裝指導啦……)。
我的潛意識偷偷哋同自己講:如果有關方面當初把A3寫真集和小小booklet內的相片掉轉來放,成件事豈不美哉?現在呢,的確是有點遺憾和缺陷。
還有,那本A3寫真集是有名字的,名字是:Wet-Hot-Heat蔡依林水漾迷人超大寫真。
所以大家請看回以上一段文字的分題,「超大」二字,說的是這本寫真,因為連官方也是這樣形容的。別諗歪。

好難
蔡依林在上個世紀末已經出道,但沒有留意過她,甚至連她是甚麼樣子都不大清楚。當時搶住我目光的是孫燕姿。
直至2006年,唔知點解,當我在巴士看到那個《舞孃》MV時,突然被征服了。在華語樂壇找不到另一個跳舞跳到咁高難度的女歌手啊。
現在的廣東樂壇已經好少快歌,而快歌總需要舞蹈配合,以致好少歌手會跳舞。即使有,他們跳的舞不是太渣,便是太正路。
蔡依林的舞,應該不算渣吧,而且肯定絕不正路——她每一趟為了主打歌而跳的舞,就像那些奧運體操選手,一定要做番一兩組高難度刁鑽動作先至心息。你可以質疑:這些高難度動作是必需的嗎?當然不是,但就是因為有這些動作存在,才會有話題,才能令你記住。
像這一次的主打歌《美人計》,蔡依林在MV的最後30秒便跳了一part舞——其實不算是舞,只是她全程把雙手以近乎不可能的角度和方向扭來扭去,扭去前又扭去後,睇落似乎簡單,但我試過在屋企跟著做,竟然差啲扭親(熟識我的人都知道,在下的筋骨是出奇地柔軟的)。
那麼,把雙手扭來扭去跟首歌個theme有乜關連?是沒有任何關連的。你可以替我解釋Lady Gaga赤裸戴大眼仔(兼再用CG把雙眼整大)拍MV,跟歌的內在意涵有甚麼關係嗎?
一切都不過是為了叫你們記住。

太厚
講番我那班女性朋友對蔡依林的指控吧,主要有兩點:整容、打假X(即隆X,兩個X是相通的)。冇錯,就係得咁多。
我們當然不能期望全世界人都能像莊思敏般胸襟廣闊,願意將自己的弱點(和掩飾弱點的方法)暴露人前——而先旨聲明,我這樣樣說,完全不含明示或暗指蔡依林有整容和打假X的意思——又或,我根本從不在乎一個為我提供視聽之娛的藝人,有沒有後天加工和改造,因為我向來只重視肉眼所能看到見的表象。藝人只要唱歌時好聽,跳舞時好睇,做戲時俾到演技,對我這個消費者已經是最大的交代。
至於佢有幾懷念陳年舊愛、分手時又俾咗幾多遣散費,關我鬼事。
OK,再次講番蔡依林這張新碟。嗱老實,我匆匆忙忙聽咗一次啫,談不上有好深印象——而在地球一體化之下,普天之下流行歌手的電子舞曲似乎都被整成差不多的——如果真要揀最有印象,始終是《美人計》和《玩愛之徒》,因為有埋MV睇嘛。有些歌手,不能齋聽,是要用埋眼去睇才覺得吸引。
至於極具爭議性的《玩愛之徒》MV,裡頭破天荒地出現了蔡依林的出浴場面,但偏偏又要打格,此舉引起部分歌迷鼓譟,話多此一舉兼且毫無美感。
對於這些格我不致於抗拒(反正就算不打格,也不會天真到以為有些甚麼讓我們看到吧),但也想說一句:那些馬賽克太厚了。日本早幾年已經改用薄格了。
(原文刊於am730)

從《轟天猛將》,反思《倚天屠龍記》






































為了趙敏,我最近收工後不再躝街了,變得很深閨。

周芷若醜,趙敏掂
作為一個曾幾何時的金庸迷,一直好怕睇任何改編自金庸小說的電影電視劇或漫畫。但好怕睇還好怕睇,偏偏就是不斷有人拿來改編迫你睇。
《倚天屠龍記》被改編過好多次,原因或許是人物夠多(圍繞張無忌身邊的囡囡也夠多),「圍攻光明頂」那一場戲碼夠氣勢,屠龍刀倚天劍兩把神兵夠入屋(我在某個舊型屋邨的士多便見過一把名曰「倚天劍」的膠製玩具)……不是認細,但鄭少秋做張無忌那個版本我真的冇睇過,親眼目睹過的只有以下三個張無忌:梁朝偉、馬景濤,和吳啟華。
梁朝偉那一個version,看的時候仲細,仲未識帶批判目光去睇,所以覺得OK吖。至於馬景濤,只記得佢不論做張翠山還是張無忌,都經常嗌、怒吼,和大叫,性格好外露和火爆的。好幾年之後,便傳他有躁狂症……但最勁的還是吳啟華嗰個,簡直是一場災難,總覺得佢應該先戴番副眼鏡才去做張無忌。
至於張紀中主理的這一個新版本,選角方面尚算正路,只是錯在幾個關鍵角色:1.演周芷若的那個劉競完全唔靚;2.演成崑的那個太過奸出面(原著裡的成崑是那種隱藏boss格,收收埋埋的,咱們以前找來劉江來演就好匹配);3.擔演張無忌的鄧超,的確展現到張無忌嗰份優柔寡斷和煩,但在肢體動作方面,鄧生似乎俾多咗,經常有意無意咁縮埋條頸,搞到張無忌好似肩頸痛。
但好彩,搵來安以軒演趙敏。安以軒,本名吳玟靜,小名娃娃,台灣女演員和歌手。好靚女的。

都在重塑舊事物
咦,大鑊,大題裡明明是寫住「從《轟天猛將》,反思《倚天屠龍記》」的。言歸正傳。這兩套嘢自然是零關係,唯一的共通點是:大家都在重塑緊一件舊事物,一件好舊的舊事物。
睇完《轟天猛將》,只發覺作為一齣動作戲的她,文場戲竟然比動作戲吸引,尤其最後那場「五傭兵圍攻大堡壘」,簡直有點亂來,爆來爆去都燃點唔到我的情緒。反而中間一場「史泰龍怒炸碼頭」,便來得很比較簡潔和瀟灑,也看得我好興奮。
當然,話到明是向80s那個以肌肉稱霸世界的年頭致敬,所以當看見阿諾和史泰龍在布斯韋利士見證下互寸著對方,的確是比任何爆破更能抓住人心。
荷李活電活已走向3D紀元,連史泰龍也說過,當初曾考慮為《轟天猛將》加入3D吸引年紀小的觀眾,但最後都係放棄,決定用回最本格的動作片拍法,為大家重塑對80年代動作片的記憶。沒有3D之餘,甚至連CG都好似唔係點用——用是有用的,但只是用得不著痕跡。

CG,too many CG……
《倚天屠龍記》也是在重塑一個已經被拍到爛的故事。
只要你看過片裡的實景,再睇番咱們那些本土古裝片的「實景」,便會覺得,在急劇的都市化之下,我們實在不應再拍甚麼武俠電視劇了。
但製作人似乎在諗,單靠這些偉大的實景是不足為一個已被拍到爛的故事add value,同時不能展現大陸現時(已經超港追美)的製作水平,而CG又是目下最尖端的技術(沒有了CG,又怎拍一齣《阿凡達》出來?),於是,這齣《倚天》便大量動用CG——滴一滴血已經要用CG畫出來;在如詩如畫充滿自然美的實景裡,又忍唔住用CG畫多幾隻雀仔;在靈蛇島的海邊、用CG在後景畫多幾艘波斯明教的船以展現他們的來勢洶洶,情況就像當年荷李活那齣《木馬屠城》……不一一列舉了,因為實在不勝枚舉。我是完全不介意用CG作潤飾的,但現在的情況是,唔用好過用,用咗反而嚴重暴露咗他們CG技術的水平。有一些,真的渣到連第一代playstation的遊戲畫面都及唔上。
還有那些用上大量CG渲染的武打場面,睇得通透一點,原來跟粵語長片、像《武林聖火令》是如出一轍的,只是以前還叫做有想像力,現在呢,技術毋疑進步了,想像力反而追唔上。
但有人提出:這是進步的必經階段,沒有現在這些核突的CG製作經驗,又哪來未來的、真正拍得住荷李活的CG鉅製?咁……我又真駁佢唔到。
所以,通識科不要再問甚麼「香港開埠時的買賣情況」了,不如考察一下在中國經濟強勁的情況下,CG應用的實際情況和發展吧。
(原文刊於am730)

因為譚詠麟的歌,所以……




















80年代中後期,香港樂迷一時間分成兩大超級陣營:譚詠麟派和張國榮派。
作為一個沒有甚麼消費能力的初中生,我承認當時只是個騎牆派——這樣便可以問雙方歌迷借帶來dub。
但騎牆還騎牆,譚詠麟憑《愛情陷阱》攞1985年度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時,在屋企睇住電視的我,的確興奮到好似自己有份攞咁。


愛情陷阱
80年代的勁歌金曲「金曲金獎」是很有代表性的,而攞到這個殊榮的《愛情陷阱》又的確好強勁。
強勁在明明完全唔知歌詞講乜,但竟然識得成首背晒,而且背的時候又似乎好能夠投入到歌曲所營造的特殊氛圍……
不知道是譚詠麟創製出來,還是80年代的樂壇就是習慣這樣運作——總之,大部分歌星(沒錯,那時候站出來的都是歌星而不是歌手)在出碟前,通常會先plug一首很勁的快歌,務求先刺激樂迷令樂迷們興奮起來(所以80年代很多時候都是活得好興奮的);當這首快歌成功入了屋,然後才會派一首中慢板情歌「鎮」住班樂迷。一快一慢,好有節奏。
而不是像現在的歌手,派親的通常都是溫溫吞吞的慢歌,題材也離不開慘情悲情和苦情。至於會唱快歌的,則被歸類、標籤為跳舞歌手——跳舞歌手唱歌時,都規定要跳住舞唱的。明明唔識跳舞但又染指跳舞歌的,就是攞嚟衰。
快和慢在現代樂壇壁壘分明,但在80年代卻是一體兩面的。
記憶中譚詠麟唱《愛情陷阱》時也沒有跳過甚麼舞,充其量只是在印身印勢,但單是印,已經足以令你好有快感。
《愛情陷阱》的作曲者是芹澤廣明。

暴風女神Lorelei
芹澤廣明,我細細個已經聽過呢個名。
1985年譚詠麟有兩首相當深入民心的快歌:《愛情陷阱》和《暴風女神Lorelei》,同樣是芹澤廣明作品,分別來自兩張同名大碟。
那時候,日本的泡沫經濟未曾爆破,非常好景,出產的一事一物對香港都可以構成莫大衝擊,像音樂,當時我們的歌星都習慣唱改編歌,由於日本事物在香港太流行,以致拿來改編的通常都是日本歌;而可能當時我們對「改編」和「原創」的概念還是很模糊吧,覺得好聽就可以了,總之但凡由我們歌星把口唱出來的,都被看作是屬於本土的東西。
《暴風女神Lorelei》專輯裡的11首歌,便有6首由那位芹澤廣明主理。
可能當年譚詠麟實在拎太多獎吧,而每逢拎獎時大會司儀又習慣把歌曲的幕後製作人員名字讀出來,聽得多,我曾經覺得芹澤廣明這個擺明不是中國人名字的名字很親切。
親切到以為佢係香港人。
仲有,《暴風女神Lorelei》裡的那位Lorelei究竟是誰?林振強填的詞,就是有這一份諗佢唔到的奧妙。

幻影
1985年的兩張專輯《愛情陷阱》和《暴風女神Lorelei》,都是很目標為本市場導向的出品。
1984年的《霧之戀》,即使已經有改編歌(《霧之戀》和《愛的替身》),但絕大部分歌曲都是採用本土創作人的作品。
林敏怡林敏驄兩姊弟包辦詞曲的《幻影》,可能是香港樂壇第一首摻雜了一點點Progressive Rock的歌曲(究竟仲有冇第二首呢?幾年前某熱愛玩假音的男歌手有過一首被指抄人的歌,事後他指出,聽落覺得似,是因為他唱的那首是屬於Progressive Rock歌曲……)。
Progressive Rock,一種創始於60年代中期的音樂風格,最明顯特徵是不像一般流行曲般採用verse-chorus的結構,而是——好難捉摸的結構,即使可能依然存在chorus的部分,但不一定像其他流行曲般出現在你估得到的位置——是一種顛覆歌曲結構的表現方式,玩得最著名兼入屋的大概是Pink Floyd。
當然,我不是說《幻影》因為有一點點Progressive Rock感覺而犀利(其實要話俾人知自己正在特登玩某一種曲式,並不是甚麼犀利的事),犀利是林敏怡的曲和林敏驄的詞,結合成一首很上乘的情歌(專輯裡那個以清唱開始的版本尤其好聽)。
這首歌是電影《陰陽錯》的主題曲。戲是由譚詠麟和倪淑君主演的,一齣把人鬼戀這個很普通的題材拍得很好看的電影。

誰可改變
當年無綫仲未興搵自己那些黃宗澤佘詩曼唱劇集主題曲。
《誰可改變》是翁美玲那齣《天師執位》的主題曲。歌其實不算怎麼突出,但因為劇集實在太好看,以致連歌本身都得以add value。
你失驚無神識得唱《談情說案》的主題曲嗎?
話時話,我其實唔多清楚《談情說案》有冇主題曲。

酒紅色的心
我們會因為一齣電視劇或電影而知道一首歌,也會因為一首改編歌而認識它的來源。
我是直到一個由無綫拍攝的譚詠麟音樂特輯,才知道《酒紅色的心》的原身是《ワインレッドの心》,是安全地帶玉置浩二寫的——因為那個特輯特地找來玉置浩二本人,跟譚詠麟合唱這一首歌。
我記得二人在錄音室裡,交替地又唱日文又唱中文,記得玉置浩二那口不太純正的廣東話(我能操利廣東話所以分辨得到),記得譚詠麟聽落好似幾純正的日文(我唔識日文所以分辨不來)……80年代香港樂壇流行翻唱日文歌,本意自然不是叫樂迷藉此認識日本或別國文化,但事實上又的確令一班人,透過尋找原裝版本來聽的過程中,接觸到外國的流行音樂——尤其在那個要認識外國流行音樂相對上還是比較困難的年代。於是,我們因為《編織》而認識趙容弼,因為陳慧嫻《千千闕歌》而認識近藤真彥,因為陳百強《地下裁判團》而認識Pet Shop Boys……
透過音樂,像黃婉曼話齋,跳出香港。

火美人
又是那個音樂特輯,我目睹一個好誘惑好逃逗的MV。
當年還沒有甚麼PG家長指引,自然沒有家長監督住我邊啲可以睇邊啲唔應該睇,所以才得以看到那個《火美人》的MV。
MV裡的內容我不大記得了,唯一記得是有個極度——是極度冶艷的紅衣女子,纏實譚詠麟,而纏的方式是做出很多我當時唔明白、但都覺得家長唔會想我咁細個就明白的動作。
遺憾是,多年來我都不太肯定那個MV女主角係咪鄺美寶。
鄺美寶是誰?80年代經典港產cult鬼片《艷女發狂》女主角。
如果你知道,請話我聽。

夏日寒風
最後獻上一段歌詞,一段大家可能在80年代偷偷哋唱過的歌詞。
「龍虎豹好睇 好睇 但係又好鬼貴
圖畫美麗 顏色美麗 立體咁滯」
歌詞改編自《夏日寒風》,但究竟是誰改編的?至今仍是個謎。而當事人一直以來都冇走出來承認。
在沒有討論區的時代,單憑口耳相傳(我是在某次拜年時透過姨媽姑姐個仔而學識的),竟然可以令這首改編版《夏日寒風》傳到間間學校都識,過程其實是相當艱鉅和驚人的。在我們學校裡,甚至會用識唔識唱呢首改編版《夏日寒風》來進行校園社會分化:識唱的是走在時代尖端、有幽默感、可以玩埋一齊的;唔識唱的,則是讀書好叻、好得老師歡心的、懶乖的學生,總之唔會同佢玩啦。
實在是多麼低能的分化行為。
80年代本身已經好正,而因為有譚詠麟的歌,變得更加正。
(原文刊於milk)

(可惜,現在那個老倫半點都不正)

食人魚,我的快樂與哀愁















周一晚收工後即以極速去到最鄰近的戲院,氣都未唞順便向票務處那妙齡少女大嗌:「我……我要買食人魚!」

法國除了血鴨,還有血宴
妙齡少女不慌不忙,笑了笑才說:「先生你係咪想睇《變種食人魚倉3D》呀?9點半有一場……」
我似乎又做了一件貽笑大方的白癡事。
但為了食人魚,和我一直很喜歡的導演Alexandre Aja,再白癡都值得。
忘記了是哪一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我唔知頭唔知路買了一齣法國電影《High Tension》的戲飛,心想只要那本簡介裡的介紹冇呃我,戲真的能夠挑戰到我的感官便收貨了。
當大部分有文化的影迷,都會在電影節睇那些很高——格調的電影時,我揀戲的首要,是要夠娛樂性。我不想被人很高——格調地悶一場。
這齣《High Tension》,令我明白到,原來由(被普遍認為)很有生活情趣和格調的法國人拍的血殺片,竟然可以離譜到咁——離譜是指那些殺人場面明明已被美國人用過N咁多次,但由法國人掌控下,竟然透出了一種與別不同的向度和殘忍程度。只記得在凌晨的戲院內(這類電影通常被安排在深宵播放),不時傳來觀眾的依嘩鬼叫,或一些唔知用哪一個中文字才能形容的難耐聲響,而我,就完全沉醉在面前那個由法國人建構的血腥世界裡。
以前看這類戲,通常不太注意當中用了甚麼配樂或罐頭音樂,反正來來去去都是當變態兇手標出來時立即好理所當然地配上「登」的一聲,但你看《High Tension》裡,唔多覺聽見呢類「登」,反而是一些很好聽的歌曲,像Muse的《New Born》,又或Sonic Youth的《Superstar》……
即使故弄玄虛的結局令我不禁暗X了一聲,但電影帶給我的感官和娛樂享受,令我不得不留意起那位叫Alexandre Aja的導演。

有血也要有肉
《High Tension》的原創性,令美國人對Alexandre Aja另眼相看。
最先斟他到美國拍戲的,是《猛鬼街》的原創人Wes Carven,而且是請Alexandre Aja來拍自己的1977年成名作《The Hills Have Eyes》(即《深山大屠殺》,但舊譯名《魔山有眼》總令我覺得更具詩意)。
入鄉隨俗,Alexandre Aja放低了《High Tension》的濃濃法國情懷,以粗微粒重現了《The Hills Have Eyes》那種70年代質感,即使故事不夠原創,不得不受制於原作,卻把原作裡的「精神」,用上屬於21世紀的手法重現——不像那堆《德州電鋸大屠殺》或《黑色星期五》的remake版,有形而無神,有血而無肉。
這一次,沒有Muse沒有Sonic Youth,卻用上很美國的老搖滾歌曲,The Mamas and the 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
結果,《The Hills Have Eyes》替片商賺了錢,Alexandre Aja繼續留守美國。
跟很多美國導演不同,Alexandre Aja除了拍,也鍾意寫埋劇本,《The Hills Have Eyes》之後的小本製作《P2》,劇本便是由他執筆,但導演則交由別人負責。一個在平安夜某商廈因錯愛而發生的困獸鬥故事,妙齡靚女跟愛得執迷的保安員(由《美麗有罪》那個專用DV拍膠袋的靚仔飾演),你追我逐,你劏我我還拖……其實前半段是OK的,只是到了後半開始失控。
Alexandre Aja只寫而不拍,因為有另一單大嘢跟緊。
2008年的《Mirrors》,又是remake,但這一趟是remake南韓的驚慄片《照出冤靈》,荷李活版更「隆重其事」找來《24》的男主角Kiefer Sutherland(其實他只在電視界撈得掂,在電影界從來不是票房保證)。
如果你問我呢齣《Mirrors》掂唔掂,向來包容的我會答:局部OK但整體潰不成軍——最嚴重是在任何一場戲裡都找不到Alexandre Aja的簽名式!而且,由頭到尾再找不到甚麼好聽的歌,剩下的只有那些聽慣聽熟的荷李活驚慄樣辦配樂。總之,就是一套很平庸的美式驚慄嘢。
至於最新近的《食人魚3D》……這篇終究不是《食人魚3D》的甚麼影評,而我深信大家都已經透過不同途徑,得悉那些影評人對呢齣嘢的觀感了。不理別人高見,我的看後感是:Alexandre Aja終於返嚟咯!即使,只是半個返咗嚟。
冇錯,又係remake,但1978年的原版其實絕不是甚麼經典,反而更似是一場混水摸魚的災難,一齣想借《大白鯊》個勢而掠番筆的極小本製作,只是當事過境遷,才被捧為一齣cult classic。Alexandre Aja的remake版,主要是用CG和更迫真的化妝,把原版裡那些有心而無力(和冇錢拍)的場面改造,而且看來他成功了,因為在戲院裡,再次聽到當日看《High Tension》時此起彼落的依嘩鬼叫,或一些唔知用哪一個中文字才能形容的難耐聲響!
而我,就咬住popcorn和hotdog,享受住面前的一場3D法國血宴。
食人魚恐怖,但如果係俾由阿G.E.M.個嘴仔扮成的食人金魚咬,我願意!

那位女警長
當其他男觀眾只管望實Kelly Brook時,只有我,才會去留意片中那位湊住三個細路的女警長。
飾演這位女警長的是Elisabeth Shue,80年代已經出道,出道冇耐已經有幸拍到《回到未來2》(臨陣頂替有事退出的第一集女主角Claudia Wells),但《回到未來》系列的重點從來只是那架車和Michael J. Fox,Elisabeth Shue由始至終都是一個正宗花瓶。到了90年代,浮浮沉沉多年的她,磨練了一番演技,終於等到一個機會,同Nicolas Cage合作《兩顆絕望的心》,演活了一個不快樂的妓女,坦蕩蕩地陪伴失意酒鬼在賭城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路。演技終被肯定的她,又再浮浮沉沉,接過的戲中,成本最高的那一齣叫《透明人魔》(《本能》導演拍㗎),不過都已經係2000年的事了……
我的眼明明睇緊一齣純粹官能享受的戲,心裡卻有點戚戚然。
(原文刊於am730)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第三次睇西澤保彥





















尋晚剛睇完。
已經是第三次看西澤保彥的推理。
始終覺得最勁的是《解體諸因》。
這一本,還是繼承西澤的傳統,整個推理過程就是透過角色的對白搞掂,查案,就是互常靠把口去傾,動口不動手,非常斯文人。
事件本身有一定複雜性,最後的兇手也絕對估佢唔撚到,而我以極速睇完幾百頁對白後,也有點茫然,根本唔知其中有冇漏洞了。
我其實唔太鍾意,但我估還是會繼續西澤的場。

好有可能係我最後一部睇的宮部美幸




















從來唔沉迷宮部美幸。
因為寫嘢太撚煩。
往往在書裡塞入大量同事件本身冇乜關係的資訊和人物,令你睇落覺得架構好撚宏大,其實只係阻住你去閱讀。
當然,性格決定命運,也決定你鍾意睇邊個作家,我不喜歡宮部美幸,不代表你要跟住厭棄佢,或者,你甚至會鍾意都未定。
過去看過的宮部美幸作品只有《模倣犯》和《獵捕史奈克》(同樣捱得好痛苦),以致這本《無止境的殺人》,明明買咗好耐,但攤到結冰都唔願睇。
結果,某一日,心血來潮,一嘢睇完。
我都覺得奇,宮部美幸竟然寫得出節奏咁明快的小說。
故事由好多個獨立故事組成,而故事又有關,同時指涉著一單姦夫淫夫謀財害命案,而敘事角度是竟然是安排在一個個銀包身上,睇落又唔覺夾硬。
只是,宮部美幸再次在故事後半,把焦點拉到去媒體,而我又總覺得她筆下的媒體有點TVB,有點肥皂劇,有點理所當然……
所以,前半比後半好,但拉番勻,都好值得睇。
但好有可能,呢本會係我最後一本睇的宮部美幸。

東野(二)





















《怪笑小說》
基本上同推理完全無關,但最後又有如東野其他小說,總會安排一個逆轉式結局。
故事也難以分類,有玩黑色幽默,有玩諷刺,也有玩寓言式故事,唔敢話每一個短篇都好掂,但事實是可從中看到東野在推理以外的「關懷」。
至於笑唔笑得出……即使笑得出,不是苦笑,就是冷笑。





















《十一字殺人》
極早期作品。
風格是沒有甚麼風格的了,但竟然唔錯喎,推理的鋪排OK。星期日拿來解悶,唔錯。
而且在看的過程裡,比看《沉睡的森林》要好。

東野(一)




















《超.殺人事件》
好好笑的一本有關推理作家工作實況,以及推理小說誕生過程的小說。
全本書每個短篇都OK,最OK的那一篇,是有關超長篇推理小說的,我覺得東野好似在寸緊島田莊司。





















《沉睡的森林》
東野早期作品,屬於加賀恭一郎的系列。
拖拉囉,同埋有少少為撚而撚囉,算是東野早年的野心作,也可見他日後作品的常見元素(人性的惡意、某個專業界別的實況……),只是處理唔好,看時的感覺只是,想快啲睇完。
當然,點都比《美麗的凶器》和《迴廊亭濕鳩殺人事件》好。

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佐佐木希

























我真的是為了練日語才買這一本嘢的。

無止境的島田莊司地獄……















《龍臥亭幻想》

《龍臥亭殺人事件》令我睇到想死,期間為咗唔想死得咁不明不白而停看,先睇另一些書,等有番生存慾望先至捱埋落去。
《龍臥亭幻想》沒有這個問題,島田莊司對杜撰和史實的處理,算係恰如其份,即使都係離唔開有點長篇大論,又或一些失驚無神的濫情描寫,但整體,OK。
至少我睇得頗快。期間也沒有萌生死的念頭。





















《異邦騎士》

一本我買咗好耐拎起咗好多次亦放番低好多次的島田莊司早期作品。
在推理性和怎樣演繹推理過程方面,比他後期那些扮鉅著的來得高和好,但同樣問題,島田往往在一些主觀心理描寫上來得死唔斷氣,情感又太過令人打冷震,但睇到最後,還是會有一點點感觸和感動的。
前設是:你必先睇過好幾本有御手洗和石岡出場的小說才好去看。



















《御手洗潔的問候》

又係買咗勁耐的書。人家再版時連封面都改掉了。
內裡收錄了四個短篇,竟然是OK的,而且竟然比起御手洗潔某些超長篇探案更OK,至少睇得夠爽。
還有,御手洗潔出場夠多,而每逢出場時亦頗寸——睇御手洗潔的探案自然是為看他,不像島田莊司日後的小說,竟然夠膽死唔俾佢出場,又或者要你捱到本書差唔多完時,先至肯俾佢出場。
我始終覺得島田莊司是屬於80年代的作家,他筆下的80年代日本,幾動人。但80年代過後,他經常把場景設於海外,或許連他本人都不再喜歡日本吧(事實上他後來是旅居洛杉磯的)。

我明明話過唔再睇島田莊司的,但手頭上還有《螺絲人》和《水晶金字塔》。好似欠撚咗佢咁。仆街咯。

他們是病人,也是壞人


















《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原來的書名超級直接,就是:憎恨女人的男人。

西歐犯罪小說給我的陰影
如果不是知道我最喜愛的大衞芬查,將會把《龍紋身的女孩》改篇成電影,我未必會看這部瑞典小說。
純粹口味問題。在日本的推理和西歐的偵探/犯罪小說之間,我選擇了前者,因為根據過往經驗,看日本的推理往往令我看得好開心,看西歐的偵探則總是令我好唔開心兼好眼瞓而已……嗱,當中絕對沒有高低之分,我不是要把日本的推理放在一個比西歐的偵探來得高的位置——不像身邊某個人,每次看見我又捧著一本推理小說在看時便藐住說:「我一向都唔睇呢啲,只會睇美國作家乜乜乜的偵探。」他講到「呢啲」兩個字時,面口是零舍衰的。
事實上,多年來我一直俾機會自己去重新認識西歐的偵探小說,好似幾年前吧,台灣出版了德國小說《謀殺村》的中譯本,書的裝幀極度精美之餘,宣傳語句仲話呢本小說在德國相當巴閉,而且還附有一大堆台灣文化人和作家(但我一個都唔識)的美言和奉承……
結果,看完這本《謀殺村》後的我,真的想殺人,而且是要殺好多人,個list如下:決定頒獎俾呢本嘢的嗰班德國人,以及嗰班力讚呢本嘢的台灣文化人——至於作者Andrea Maria Schenkel本人,她只是因為渣,才寫了這麼一本屎出來,但寫出一本屎不是罪,把這本屎捧到上天的人先至有罪。為了證明不純是我的偏見,把書借了給朋友,她看後,嬲到想殺埋我。
《龍紋身的女孩》絕對沒有令我萌生起不必要的殺意。

瑞典的性侵害
對於瑞典,我的概念只有那個家具品牌,和幾好味的肉丸。
還有的。一如大部分北歐國家,瑞典被形容為一個生活好地方,生活節奏完全唔急促,盛產品味一流的家具設計師;所以住在那兒的人,都好有生活智慧。以上,都是本地報章雜誌所建構的瑞典。
但瑞典作家Stieg Larsson在他的《龍紋身的女孩》裡所描述的瑞典,是一個被大資本家操控、充滿階級矛盾、大把罪惡發生的地方——冇錯,其實同香港差唔多(衰),而Stieg Larsson在小說各篇章分隔時,更特登加了以下幾個「事實」來深化小說主題:「瑞典有百分之十八的女性曾遭男性威脅」、「瑞典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女性曾遭男人暴力對待」、「瑞典有百分之十三的女性曾遭性伴侶之外的人嚴重性侵害」、「瑞典有百分之九十二曾遭受性侵犯的女性並未在暴力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報警」——讀到這些語句,的確是有點,心寒。
Stieg Larsson在書裡寫的性暴情節,是帶有一種近乎白描的露骨、恐怖和病態,但又不像某些在同類情節上大書特書的小說,或那些罪案實錄式的報道,純粹為我們提供一種獵奇性樂趣;《龍紋身的女孩》中的恐怖,是因為要話俾你知,犯下這些罪行的病人都是壞人。
我們大抵都成為了業餘的心理學家,總愛為罪犯描繪一副心理地圖,例如啦,serial killer通常是在小時候受過性侵犯、細細個已經鍾意虐殺小動物、大個後患有嚴重潔癖、社交技巧又異常貧乏……現在還可能多加一點:極度沉迷打機,尤其是玩那些渲染暴力的遊戲。於是,社會成功歸納出一個容易導致日後行差踏錯的成長套路。
但情況也可能變成——假設我犯了事後,係唔係都先把造成自己行差踏錯的原因如數家珍:小時候受過性侵犯、細細個已經鍾意虐殺小動物兼長大後社交上失敗……呀仲有,好鍾意打機添,當然是打那些渲染暴力的《GTA》啦——最重要是,有埋醫生證明。
傅柯一早講過,知識就是權力,只有醫生才有權去定義精神病患者,去把異常合理化。
小說裡,當主角龍紋身的女孩提到那些犯下性侵害的病/壞人時這樣說:「我只是覺得那些爛人很可悲,老是把罪怪到別人頭上。」

由失蹤到兇殺
基於《龍紋身的女孩》是一個有推理性的故事,有謎要去解,所以這裡不會(為填夠字數而去)透露任何情節,只能夠說,這是一個把荒島打造成密室,一個由追查陳年失蹤案演變成翻開殘暴兇殺案的故事;再由失蹤/兇殺案,扯到去暴露瑞典一點點社會現況。
作者Stieg Larsson,在寫好晒這《千禧年》三部曲(《龍紋身的女孩》、《玩火的女孩》、《空中的城堡》,「千禧年」是指男主角主理的財經雜誌名稱),但書未出版時已病逝,所以,未能親眼看見這個三部曲(尤其是《龍紋身的女孩》),怎樣在祖國、繼而西歐、再輪到美國所掀起的熱潮,及其商業效應。
《龍紋身的女孩》在瑞典早就被拍成電影,而且大收。大衞芬查的版本,由新鐵金剛Daniel Craig去演那個財經記者男主角(很OK的人選);那個龍紋身的女孩則未有定案,據說暫時以《潛行凶間》的Ellen Page呼聲最高。(補:最後跑出的是Rooney Mara)
 
(原文刊於am730)

THE-O

















昨天看見這盒新出的Real Grade Gundam,好想買。
但冇買。
因為更想買的是Master Grade的THE-O。但聽講質素頗差。
















我依然覺得THE-O是最劃時代的MS設計。

夢是唯一的真實

呢篇嘢,我明明已經在夢裡面一早寫完的。

發過夢的你們,大抵可以明白我瞓醒過後那份惶恐,同埋失落。

搞錯!竟然翻炒《Inception》都唔睇翡翠明珠
《Inception》上咗畫近一個月,已經有大把「影評人」寫過這齣戲了,有些捧到上天,有些貶為一齣故弄玄虛的荷李活動作片(imdb投票所得的分數則有9.1,排第3位,僅次於第1位的《月黑風高》和第2位的《教父》)。
我本身好鍾意《Inception》,即使身邊non-stop地有人同我講:1.點解有錢仔咁有錢居然會搭taxi?2.有乜嘢動機令狄卡比奧呢team人走埋一齊?3.去到雪山即係第三層夢境呢已經見到導演技窮了!4.狄卡比奧同老婆嗰段情根本搵嚟搞完全唔感動囉。5.你根本就係盲目去捧呢個導演場!6.拍呢類深戲梗係要搵歐洲導演啦……
同樣的質疑和聲討,我還可以繼續列舉落去。他們似乎好想在我腦裡植入一個概念:《Inception》其實係唔掂的。
只是,我很努力的去防護自己的潛意識,不容許被別人植入一些自己不想認同的概念,而為了鞏固信念,上星期仲特登揀一個應該冇乜人睇戲的時段,睇多次《Inception》。結果——我明明以為應該冇乜人買飛啦,又或大部分人都應該去咗睇那齣甚麼翡翠明珠的(林峯坐擁好多死忠fans的啊)——依然全院滿座,而我坐的那個位,比一個月前睇的時候仲要衰,以致Ellen Page塊面全程歪埋一邊。

夢是性壓抑的解放
當然,《Inception》不是第一齣拍「夢」的電影。
太古老的我不清楚,第一套讓我觸及「夢」的肯定是《猛鬼街》。
拍血殺片起家的Wes Craven,抽取了自己孩提時發噩夢的經驗,創造了Freddy Krueger這個被活生生燒死的serial killer,在死後帶著怨念潛入別人的(綺)夢裡,繼續殺人,而殺的,主要是後生仔/女。
今天的精神分析自然不會再把佛依洛德那一套奉為聖經,但他把一切精神問題及夢的解釋都歸結是源自人類對性的壓抑,卻帶契了日後的創作人,可以大條道理地拿性來做文章。像《猛鬼街》,咁多集的主角都是處於青春期高峰的少男少女(當然,這類戲的主要觀眾也是處於青春期高峰的少男少女),對性既充滿無知、但又躍躍欲試嗰隻。結果,在戲裡對性表現得最開放和大膽的,通常都會命喪於Freddy之下;而由始至終最忍得、最堅貞的那一位(但唔代表佢唔想試),往往成為最後的倖存者。
性在這類電影裡就是死的先兆。原來,甚麼《猛鬼街》、《黑色星期五》、《月光光心慌慌》都是在苦口婆心地,勸喻青年男女不要亂搞嘢——即使片裡經常出現裸男和裸女。

在夢裡我成為富豪第二代……
把「夢」拍得更勁的是David Lynch。
2001年的《Mulholland Dr.》(後來香港推出了DVD,譯做《失憶大道》,這個譯名其實有少少誤導),便是一套無講到明係拍「夢」,但其實係拍緊「夢」的——勁嘢。
片長拍得住《Inception》的《Mulholland Dr.》,我實在不知道怎樣去形容,甚至,即使我穿晒橋,也不代表你會睇得唔再過癮——偏偏最大的問題是,就算我想穿橋都穿唔到,因為片裡頭哪些是現實哪些是夢?我都冇辦法一一講得清……
多年來,不斷有人為了這套《Mulholland Dr.》進行深度討論,David Lynch本人也經常被問及片裡層層好似真又好似假的意象,而每當面對這類情況,他總是全程保持緘默。偏偏在美版DVD裡附有一張紙,紙上面好衰唔衰地列出了10點,10點都是David Lynch給觀眾的提示,提示你在睇戲時倍加留意就可以睇得更通……我試過咁做,但可能我蠢,似乎唔多有效,感覺上好似(又)俾David Lynch玩咗鑊,但我又好甘心俾佢玩。
David Lynch不像Christopher Nolan,沒有試圖藉着Naomi Watts(《King Kong》女主角)同你解釋清楚甚麼是夢,夢有乜作用,夢又分作幾多層,事實是連電影裡的Naomi Watts,都不知道自己原來一直在發夢,藉著夢去完美化自己,藉著夢去修補現實中已經被永遠破壞了的關係,藉著夢去完成現實中永遠不能被完成的夢想……
現實裡的我們也是充滿缺陷和失落的。我決定從此不再捱夜,早啲瞓,瞓多啲,因為唔瞓,就冇得發夢。
講到近排最想發的夢,肯定是化身成富豪第二代(唔想做第一代。第一代要白手興家,好辛苦啫),跟其他第二代和洋妞港模坐住遊艇出征……大家若然見到瞓緊覺的我在笑吟吟,請千萬不要叫醒我。
但我同時好驚在夢中被植入一個概念:翡翠明珠,好睇。

(原文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