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

此生無憾的我Keep住翻炒的10本書(下)




























上篇發表後我一直認真思考,原來一些今時今日依然keep住翻炒的書,大部分都是在讀書時或剛剛出來返工時睇第一次的。

入心的書,像放題時第一艘駛來的刺身船

在那一個個對很多事物存在迷惘的時候,偶然地,或不帶任何目的地睇到某本書,點知作者所寫的咁啱解答了我不同層面的迷惘,當堂入心,甚至入埋血,成為支撐自己身心正常運作的必需;而為了keep住運作,惟有keep住翻炒。
我不是說現在的我已經好強橫地不再存在迷惘(反而更多),問題是,就快迎接40歲的我已經塞咗一定數量的嘢入心,要再塞啲嘢,難啲囉。像放題,第一艘刺身船必然份外美味格外深刻,到了第二第三及第四艘(我最高紀錄食到四艘),只是基於慌死蝕底而去食,食變成了一個task,而當事情變成task,就只有盡力搞掂佢。

村上春樹《聽風的歌》
升大學前我睇的小說離不開倪匡古龍和金庸。小說,就是交代一個故事;故事,必需有豐富情節(情節,務必存在高潮)。
大學一年級,冇心機上堂(不是lecturer的教法太悶就是lecturer的英文太深),女又媾不到……某天,唔覺意地在范克廉樓外的一個小型書展,買到《聽風的歌》。然後我在Year 1下學期和Year 2上學期,睇晒在香港所能找到的村上春樹小說中譯本,但睇來睇去,始終及不上《聽風的歌》咁pure & 咁.冇.嘢。小說,原來可以咁寫;故事,原來可以冇情節冇高潮。Year 2暑假我寫了篇小說參加青年文學獎。事隔多年後睇番——WOW有啲描寫竟然咁鬼村上(但寫時完全唔為意),證明中毒太深。時至今日,我寫嘢已經進 / 退化到另一層次,但每年夏天例牌翻炒一次《聽風的歌》。像宗教節慶儀式。

小池一夫、叶精作《實驗人形奧斯卡》
 我好沉迷做實驗,細細個已經好想睇呢本漫畫——假的。漫畫中每個角色都好憎著衫,以致每一期有4/5(甚或5/6)篇幅,都是裸體——而我咁想睇,自然是因為那些裸體。但當我漸漸見多識廣,不再專注那些畫出來的裸體時,反而開始透視到隱藏在裸體背後的:一個自卑的孤獨人形製造師,在製作人形過程中找到生存憑藉。那些由他handmade的「人」,不含雜質;現實中他遇上的人,卻擁有超多離譜雜質。結果他分裂出另一個人格,用離譜十萬倍的方法去清洗那些離譜的人為雜質。
一個布滿惡意和剝削(女性)的成人故事,但由始至終都滲透著一股異樣的悲哀。

衛斯理《天書》
自小熟讀《超自然探奇》的我成日苦思兩個問題:1.宇宙有沒有盡頭?2.如果有,又是點樣的?
第一個問題,在中大一個通識科得到答案:是有的。問題是宇宙太大,大到似乎有冇盡頭都不再重要。
第二個問題,在《天書》找到了答案:所謂盡頭原來是一面「乜乜」。「乜乜」是乜乜?自然不能爆。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
Why當年揀新亞?因為唐君毅。
我的畢業論文正是研究唐君毅——Sorry,所謂研究,其實只是研究怎樣把各家觀點完美地結合、剪裁成一篇(望落有好多參考書目的)論文,但《道德自我之建立》我真的翻炒了好好好好多鑊。
我肯定不是新儒家擁護者(舊儒家也不是),但我由衷尊敬那一班在戰後走到香港的學者,怎樣以一己之力,保護、承傳及重新演繹一個傳統文化,一個真正屬於中國傳統有根有據的文化。而《道德自我之建立》好睇在,唐君毅沒有像學究般賣弄煩瑣擾人的專有名詞,而只用親切而顯淺的文字,由人的內在接通外在宇宙,在不確定的年代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落腳點。

黃碧雲《七種靜默》
1997年6月24日我第一日返工。一位同事落力介紹我看黃碧雲小說,落力到送了一本《溫柔與暴烈》給我,再借埋《其後》給我。我迷上了,並自行購買《七種靜默》。當讀到以下一段,我知道,心裡很多纏繞多時的問題終於找到了解答。
「上帝之罪,在靜默無言。如果有七宗罪,上帝就有七種靜默。人在上帝的靜默之中惘惘爬行。」
那一刻我不禁狂chur了一啖氣,然後再用生平最大氣力把這啖氣呼出——我確定了我依然生勾勾,雙腳踩住的是堅硬的地,頭頂是一片我望極都望不穿的天。我從不渴求永生(一生已經捱成咁仲要我捱永生?),只求(在肉眼看到的這世界)不用沉默地抱憾終生。
(原文刊於am730)

7 則留言:

  1. 博主,您好,我關注黃碧雲良久,看到您文中有提之《溫柔與暴烈》,我在網上與線下找尋良久也未現其縱。在此冒昧地問一下,有無可能將此本出價轉讓給我俬人收藏,拜謝!

    回覆刪除
  2. 中大人 hi 😺
    你的通識課,點解釋宇宙有盡頭嫁?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老師話宇宙面積係有數得計,只係個數字太勁,勁到超出人類認知範圍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