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0日星期一

睇完《發夢王》,我要寫Ben Stiller。






























從未試過咁。
那一天,散場後,離開位於巨大商場的戲院,回到現實,我人群中穿來插去,我唔識佢哋佢哋亦唔識我,然後突然泛起一個念頭:我.要.寫.Ben Stiller。
注意,不是「我想寫Ben Stiller」,而是「我要寫Ben Stiller」,一個決意,一個action。
而那一刻,根本不知道怎樣開始、有乜好寫,以及點樣埋尾。

最初,我是極度討厭Ben Stiller

任何事總有第一步。
就像猶豫不決的Walter Mitty聽見Cheryl在唱《Space Oddity》,便決定跳上直昇機。
我自然不知道你點睇Ben Stiller,諧星?小丑?(只識做)喜劇(的)演員?二線頭荷里活巨星?
第一次知道塵世間有Ben Stiller呢條友,是因為一齣20年前的電影《Reality Bites》——香港片名改了做《不朽真情》,台灣則叫做《四個畢業生》。
講真,兩個名都不好,睇完成齣戲,我都找不到有所謂不朽真情的存在,如果因為戲名而誤以為是典型荷里活愛情片,必定失望,或憤怒;於是,《四個畢業生》這個片名即使太過直筆甩,但至少是事實之全部。
但我廿年前去睇這齣戲,當然不是為了Ben Stiller(我甚至不知道呢條友是誰),真正以及唯一的目的,就是Winona Ryder。Winona Ryder,90年代初很多文藝青年(鹹濕仔)的女神。
所以《Reality Bites》令我極度討厭Ben Stiller。他的角色,Michael,一個電視台的中級管理階層,也是一個被組織 / 建制蠶食的冇創意冇靈魂的人,但偏偏就是這麼一個人,食咗Winona(這個「食」,自然不等同《進擊之巨人》層面的「食」)。對於啱啱升大學,開始作狀也開始自以為識好多嘢,以及深深愛著Winona的我,點能夠忍受這麼一個不知所謂的劇情安排?
而這齣戲的真正男神,是Ethan Hawke。他的角色大學畢業後,係唔使do嘅,不因為本身有米又或是富二代,只是落酒吧都不忘拎住本《Being and Time》的他,早就參透了塵世的虛無本質,成長年代沒有甚麼世界大事不得不去參與,而比他早出世的那一班戰後嬰兒潮(1946到1964年)的人,又已經霸住晒社會上的重要職位及崗位。作為Generation X,先驗地冇運行,一切行為都是沒意義的。
對比在戲裡拗手瓜爭Winona的Ethan Hawke和Ben Stiller,那年頭的我,偏向選擇Ethan Hawke的生命情調之選擇。他才是真正在詮釋生命的人,Ben Stiller只是被組識和建制詮釋生命,再配合埋佢嗰個髮型和嗰身造型,尤其乞人憎。
《Reality Bites》其實是一部Generation X電影,愛情不過是潤飾,但今時今日,我們大概只會記得那段三角戀,而忘記了電影對Gen X的心理描述和那一點點的90年代初美國社會剖析。
這部戲的導演,是Ben Stiller。如果不計童年時跟家姐拍的Super 8短片,《Reality Bites》是他人生中首部導演作品。

一個Gen X  vs  一個組織
後來諗,《Reality Bites》裡的Michael,以及當中有關電視行業內階層主宰一切的描述,會不會是Ben Stiller本人的宣洩?
因為讓他遭遇挫折的第一個戰場,就是電視。
若以年份劃分,1965年出生的Ben Stiller,屬於Gen X。
父母Jerry Stiller和Anne Meara,都是(喜劇)演員,他自小便跟隨父母出入片廠。但他的父母可不是那種地位顯赫的演員,顯赫到能夠一早便讓Ben Stiller贏在演藝起跑線上。
Ben Stiller日後的演出,都是他本人為自己爭取的。
首個引起業界注意的演出是《The Hustler of Money》,一齣戲謔馬田史高西斯《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的10分鐘短片,Ben Stiller有份參與製作外,還一人分扮了原來的兩名主角Tom Cruise和Paul Newman。因為這短片,《Saturday Night Live》找他加入,擔任寫手兼參與部分演出,但合作四集後便關係告終,原因是節目製作人唔俾Ben Stiller拍咁多短片。
離開後,又拍短片,完成了《Back to Brooklyn》,打動了MTV頻道,決定讓他孭飛個人節目《The Ben Stiller Show》,每集內容主要是對電影、電視劇、影星、MV等的模仿戲謔,完全滿足晒Ben Stiller既鍾意製作又鍾意扮嘢的欲望和個性,由1990年至1991年,播了13集完結。然後轉到霍士頻道,戲謔了不少上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的經典荷里活片,但播了12集,1993年1月完結。不像當年大部分搞笑節目,The Ben Stiller Show由始至終都沒有動用到那些(懶好笑的)罐頭笑聲作為陪襯。
因為電視節目,Ben Stiller得到一個體驗和一個機會。
1.好像成名了,但節目都是播了一季便玩完,而決定終止節目的自然是電視台高層。當年的Ben Stiller,未夠28歲,在職場上尚算年輕,終日面對一大班比佢早出世、作為既得利益者的高層。一個只有創意和膽識的後生仔 vs 一個主要以比佢老的人所構成的龐大組織——原來是冇得鬥的。
2.電影監製Danny DeVito睇中佢,找從來沒有拍電影經驗的他,執導一個寫了好一段時間的劇本《Reality Bites》。Ben Stiller接受了這offer。
但應承了還應承了,可不是第二日便坐喺導演凳嗌action便可以。Ben Stiller跟寫劇本的Helen Childress,再次針對劇本重點研究,加加減減,最後加入了三角戀,加入了電視台中層階級Michael這角色,但邊個演好呢?Ben Stiller說,我演吧。於是,便出現了(令我睇到眼火爆)的「食咗Winona女神」的情節(OK冇錯,一切只是暗場交代,但Ben Stiller的確有咀到Winona嘛!)。
電影是成功的,有錢賺之餘,也成為了那一個年代的重要標記,卻沒有讓Ben Stiller成為甚麼搶手大導演,他導演的角色,好模糊。
即使兩年後再執導《The Cable Guy》,但外界焦點從來都是拎二千萬美元片酬的占基利——導演是誰?Who cares?感覺,就好似拍《少林足球》的李力持。嗱嗱嗱我不是叫大家將李力持和Ben Stiller等量齊觀。

由憎佢變成OK鍾意佢
然後,Ben Stiller把導演這身份這夢想擺埋一邊,專心做個演員。做個喜劇演員。
1998年的《情迷索瑪莉》(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我的「最經常翻炒偉大娛樂愛情電影list」的頭三位。
Ben Stiller把自己釋放出來,演了一個癡心情長的孤獨男子,事隔多年後依然忘不了那一生最愛——Sorry,大家最記得的肯定不是他的深情,而必然是畢業舞會的「拉鏈錯夾蛋蛋」慘痛事件,以及在重遇Mary後、dating前,為釋放腦袋歪念而先行打J……
每個年代都需要喜劇演員,需要有人把禁忌肆無忌憚演出來被大眾取笑,Ben Stiller填補了這位置。而因為那被夾痛的蛋蛋和被Cameron Diaz當成Gel的精液而在賤笑的大眾,相信都未必知道這個令他們笑的人,在四年前才執導了一部紀錄了一個年代情緒的電影。
這一類孤獨癡情男,也成為了日後Ben Stiller最擅長的一種角色(《發夢王》的Walter Mitty亦如是)。
喜劇演員這身份為Ben Stiller帶來了大量演出機會,撇除電影本身的評價,大部分都是賣座作品,而叫我最深刻的演出,有三部。
1.(曾經終止The Ben Stiller Show的)MTV,在2000年找他拍了部明玩明寸《Mission: Impossible II》的短片《Mission: Improbable》,Ben Stiller扮演Tom Cruise替身,由動靜到舉止到講說話方式都似足真身(感覺,就好似睇江華扮劉華,而扮得比劉華更劉華),短片難得在還有Tom Cruise和吳宇森的粉墨登場。短片令你看到Ben Stiller的搞笑伎倆不只是玩蛋蛋和打J,模仿才是他最勁一環。想睇?在YouTube搵得到。同樣,我不是叫大家將江華和Ben Stiller等量齊觀。
2.《The Royal Tenenbaums》(2001年),《癲才家族》,Wes Anderson執導。身為一個奇怪疏離大家庭中的大仔,Ben Stiller是一個對現實生活充滿戒慎恐懼,而又過度聰明過份嚴肅的人,同兩個仔永恆地著住一式一樣的adidas紅色運動套裝。電影主角不是他,但他獨特的演出節奏,令他突出。
3.《DodgeBall: A True Underdog Story》(2004年),跟他那群搞笑演員盟友Frat Pack合作,Ben Stiller不演癡情男也不演怪人,而是做一個徹頭徹尾的賤人。令我開心是,他真的演得好賤(不過呢部戲亦令佢有份角逐金草莓最差演員)。
我發覺,自己漸漸由好憎佢,變成OK鍾意睇佢。
事實是,一些明明不太吸引的、又或劇本求其的戲,因為有Ben,變得冇咁難睇,甚至有少少好睇。

如果夢是唯一的真實……
夢是唯一的真實。費里尼自傳的書名。
夢想 & 白日夢,都是夢。
執導《Zoolander》和《Tropic Thunder》後,Ben Stiller再拍《發夢王》。
48歲的他,臉容已經有點殘,殘得有足夠說服力去演一個平凡中年人,怎樣大膽地去尋一次夢。
有人說《發夢王》淺薄,淺薄在充其量不過是某運動品牌slogan的擴充版,講到尾,就是叫你just do it囉,但do的背後,唔見有任何深層意義囉。
是這樣嗎?決定做任何事都必先要背負著深層意義嗎?
作為掹車邊Gen X的我,都就快四張了,體驗到,想做一件事,最難嗰part就係將「想做一件事」刪去那一個「想」字,乾脆地。而甚麼深層(或淺層)意義,都是在當做了一件事後,才會自自然然產生。
就像Walter Mitty要毅然跳上那架上升中的直昇機,才有之後一連串經歷,也像Ben Stiller當年要自行拍齣短片出來,才吸引到電視台注視,而因為電視台的演出才獲賞識得到執導《Reality Bites》的機會……但事前,都沒有寫包單,講明會有甚麼收穫或結果。
如果夢是唯一的真實,那麼重點就是:如何好好的去演繹夢。
Sorry這一次沒有好詳細地寫晒Ben Stiller的過去,咁講吧,或者我只是想借佢,寫一篇(給自己的)勵志小文章。
(原文刊於am73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