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4日星期四

當遇上舊同學,沒有孔雀也不會開屏




























人愈大,愈抗拒出席舊同學聚會。愈多同學出現的就愈抗拒。
睇完《American Reunion》,這種心態更加堅定不移。


群體裡被指派的角色扮演

中學校長退休,校方隆重其事,為佢搞咗個甚麼榮休晚宴。
有舊同學透過Facebook叫我出席,一直未回覆——去就去、不去就不去,但那個「Decline」我一直click唔落,「Maybe」呢!又好似在自欺欺人。結果,就像生命中大部分抉擇,懸而未決。
對於那校長我談不上有任何感情,但這還是其次——我最怕是撞著那些在讀書年代,介乎識與唔識之間的同學:互相都知道大家存在,但從沒感情交集,本來畢業後相安無事,注定老死不相往來,Fb普及後,又會像撞邪般你add我我add你,搞到好似曾經是生死之交咁款。不打緊,虛偽從來是相處的重要一環。
我自閉,我討厭群體,但我們自小就不得不進入不同群體: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公司……除非你本身太超凡,否則就唔該積極參與群體互動,成為一個被群體中大多數所接納的正常個體。
我太平凡,太不願被排在圈外,一開始就迫自己去投入,猶幸我天生月巴,月巴往往可減輕一個人的「攻擊性」,但同時又會增加「可笑性」——這讓我成功地在群體間,獲派一個欠攻擊性但好好笑的角色類型。


《American Reunion》的殘酷面
我很愛《American Pie》,除了愛煞青春期一心破處的那份胡鬧式衝勁,也愛幾位男主角的友情描劃,這分描劃令電影多了一份真實感。《American Pie》後有大量模仿者,卻只能在胡鬧處落重藥。
千禧後的兩齣續集都不太好,唯一好的,是肯花一點筆墨去交代主角們的成長:由成功破處到讀大學、由只諗sex到認真地談一段感情,繼而結婚。由青春期到成家立室,過程是如此順理成章地平凡。《American Reunion》,一樣胡鬧,但更真實。
昔日一班老死重逢,明明自己活得很平庸很乏味,可能自卑感在作祟吧,便把自己那一段老死們不在場的過去,改寫,亂作一通,彷彿連自己都以為過去那段不堪回首的平庸過去,其實充滿姿采。直至騙局被揭穿,朋友離奇地不會因為被呃而疏遠你,反而是完全明白你存心欺騙朋友的理由……這始終是齣喜劇,最後自然需要提供一個屬於喜劇格局的結局。經過那幾天重聚,大家都似乎注滿了能量,都似乎諗通了,平凡的生命都似乎得到了一點點平凡的改變。
回到現實,這齣戲可以為一班演員帶來改變嗎?
《American Pie》的上映年份是1999年,世紀末的年份。那一年,參演的男與女尚有大把青春揮霍,因為電影掂咗,令他們在主流市場受到關注。爆紅,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事。
結果,在千禧打後十年,真正攀上一線的其實一個都冇,主角Jason Biggs和「硬條」Seann William Scott已經算好,總算做過大片和擔當過主角,其他幾位,基本上是keep住載浮載沉。事隔十三年,大家都成為30 something了,在被認為是世界末日的2012,再次回到「American Pie宇宙」,做回十三年前那個身份,度日月穿山水,原來大家都真的不再年輕,尤其幾位女角,在她們臉上真的看到時間行進的痕跡。
最微妙的還是:十三年後重逢,原來大家依然跟十三年前一樣咁高咁大,完全應了戲裡的一個主要命題:原來(戲裡戲外)大家都在平庸地老去。
這是《American Reunion》不自覺潛藏著的殘酷信息。


舊同學只會記住過去式的你
其實我是可以去那個校長榮休晚宴的。當遇上冇見成廿年的同學,我大致有兩種處理手法:
1.愉快地渲染自己的過去。說自己因工作關係見明星多過見屋企人,同阿邊個邊個仲OK熟……當然我不會講埋:自己平日主要係屈喺公司,改稿(而大部分時間係重寫),發相,俾阿頭捽;而我入行後第一個見的明星其實是,魯振順。
2.憤怒地指出大家的平庸。講真,同學再叻,都冇一個做咗明星或成了名人,即使大部分都有兒有女有車有樓有工人,每年例必舉家去幾次旅行,藉著以上各項合成有個(狀甚)美滿的家庭印象——這都是我透過Fb而知道的,因為大部分同學都偏愛將自己今時今日所擁有的影低,再無私地放上Fb任like。But,你去得再多旅行買得再多車,也不過是用物質掩飾內心的空虛貧乏,擺埋上Fb,就更加是在自欺欺人地宣揚:我的生活好快樂。問心,你的所謂快樂不是一樣咁平庸嗎?
算啦,以上兩個方法都不適合我,在同學眼中,我始終還是一個「欠攻擊性但又好好笑的月巴仔」——就像《American Reunion》的另一命題:我們都有很多改變,但始終有一些是不變的。
而在舊同學眼中,他們往往只記住、留意那些不變的部分。
(補充:對於不用透過各式大型聚會而依然keep住會見的老同學,我是真心重視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