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宮崎駿教曉我的事













問心,我已不是宮崎駿fans,但再問心,我又肯定做過「宮粉」——嚴格來說,是「天空之城粉」。

那一個睇完《天空之城》的周日午後
在那個有點遙遠的年代,有本專門介紹日本動漫的雜誌存在過。《A-Club》。
自小已有閱讀《A-Club》的良好習慣,大部分日本動漫知識都是經由這雜誌得來的。
所以一早已經知道《天空之城》這部勁嘢,也一早央求定阿媽俾錢我去睇——冇錯,我由始至終都打算約埋隔離屋張太個仔 & 楊太個仔一齊去睇(明明讀緊小學,但已體會到沒有家長在旁監控的無比自由快樂,所以我是完全不明白現在的大學生竟然能容忍爹哋媽咪陪自己返學——咁點溝女?)。
對《天空之城》愈是期待愈是美麗。散場那一刻,仲大鑊。我們幾個細路的情緒直情登上亢奮之癲——就像被勇敢兼身手矯健的男主角柏斯(パズー)上咗身,我們由沙田新城市廣場跑到偉華中心穿越希爾頓中心再跨過城門河跑返屋企而沿途仲不斷叫囂。留意,當天是星期日商場迫滿人(但迫極,都一定唔及而家囉),但我們沒有一刻打算停下來,總之跑跑跑勢要衝破由大人所組成、阻住我們呢班細路前路的成年巨牆!——我依然記得那一天的速度,相信直至死嗰日都會記得(也驚訝於那個曾經有氣有力由沙田市中心跑返屋企的自己)。你問我那一天開心嗎?我會答:好.嘟.開.心。
《天空之城》讓我明白到:細路 / 少年一樣可以好獨立,而懂得獨立的細路 / 少年,是好型的。
獨立除了指物理上的獨立,還包括思考。懂得獨立思考的真正有型細路 / 少年,不會未經消化就全盤接受大人把世俗虛偽價值強加在他們身上。
當然,那天在沙田市中心像發了癲般亂跑的我,還未完全明白。

我沒有睇晒所有宮崎駿作品
也不是每一部睇過的,都能穿透脂肪直指我心靈。但有一些又真的入了骨。
《風之谷》:畫公仔畫出內臟,宮崎駿借用這空想未來,揭示人類野心無限制向外延伸的必然後果。還有一點:當日香港上映的是廣東話版本,不少對白和角色名都被夾硬本土化,但呢啲都算,最離譜是村民交給女主角(作為人類未來希望隱喻)的種子,竟然被改成朱古力豆。而家做緊《May姐有請》咩。
《飛天紅豬俠》:睇嗰陣仲細,仲未明白這是宮崎駿對他本人飛行夢想的一次浪漫呈現。也不明白在那個WWII前夕的故事背景下,作為意大利人的主角的反法西斯立場,是在公然同國家主旋律唱反調(這也是宮崎駿反軍國主義的暗喻)。
《千與千尋》:成長是痛苦的,而要在虛偽成人世界中成長後依然不失赤子之心,就更痛苦——這絕對肯定不是怪獸家長所能教到的(千尋父母在電影裡真的變了豬)。成長,就是持續不斷的價值抉擇。
《夢幻街少女》——即使是由宮崎駿直接促成,但他只負責了劇本和分鏡而沒有擔任導演。實不相瞞,這部動畫令我(這名鐵漢)睇到眼濕濕,不是劇情催淚搞到喊苦喊忽那種,而是純粹因為感動——主角為實現夢想所迸發的無限熱情。

宮崎駿退休,我捨得不捨得?
只能說,搞創作不像炒股票,不能假手於人,如果覺得是時候退下來,就應該退下來,而不是死攬住一個神位讓人膜拜(宮崎駿也不是第一次話退休,他需要的或者是一個長休息)。
我不是宮崎駿粉絲,但我尊敬他。他反核、反軍國主義復辟,反安倍政府試圖透過修憲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要求日本政府應盡早處理慰安婦問題,他就是敢於公然跟國家主旋律唱反調——嗱嗱嗱,不是但凡公然同政權唱反調的人就值得尊敬,宮崎駿值得尊敬的理由是:他體察歷史正視歷史,所產生的時代承擔感讓他如實地以良知去創作。心誠則靈。

2 則留言:

  1. 我當年都係A-Club忠實讀者,仲投過稿添!好懷念佢地自家二次創作的封面,同埋動畫歌詞中譯專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讀者參與獎勵計劃!我都投過稿,畫咗兩幅幪面超人,仲有登出嚟!開心到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