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星期一

重要消息宣布

由本周開始,

月巴氏專欄將會改逢星期三《am730》刊登。

多謝。

在中大歷史系那三年我主要搞的是思想史……

1.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是有其責任的。
大學年代勁迷新儒家,拜讀過徐復觀的《中國人性論史》,引言部分就說到,知識分子是需要具有「憂患意識」。
當年讀到呢一句,嗰種震撼,直情好似「標童」一樣,成個人由內到外,都好似俾一個新生命進佔咁款。

2.
大學那三年,我主要搞思想史(齋搞史太實在,齋搞思想又太唔實在,兩樣加埋,啱啱好)。
錢穆高徒余英時的著作看得最多。
講真,余生寫的思想史論文,的確幾好睇兼幾有娛樂性。
記得是1994年,中大歷史系為紀念錢穆,搞了一個講座,找來許倬雲(他的《西周史》也是猛料來的)和余英時主講,基於兩位都是國語人,而我當年的國語水準,是幾乎等同一個聾人,成個talk我都聽唔明——聽唔明,自然有時間心力去留意其他事:
1.當輪到許倬雲發言時,可能余生有心事或忽然間掛念恩師吧,竟然大部分時間在把玩枱上那隻玻璃杯和筆,在我這個尋常學生看來,簡直跟一個後生仔或細路仔時發吽豆時的情況無異。
2.當晚大會還請來錢穆四位公子來做嘉賓,聽聽兩位當代史學名家如何講其老豆的思想,但四位公子可能舟車勞頓吧(他們專誠由內地來的),竟然各以不同(難看的)睡姿瞓著,實行同老豆進行只有他們才明白的心靈交流……
以上畫面,自此嚴重地打擊我對「知識分子」四隻字所抱持的觀念。

3.
今時今日(好似)有好X多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基本條件自然是讀過好多書好有知識,但純粹讀過好多書好有知識,不代表閣下就一定是知識分子。


(但,以學術專書而言,余英時的書的確好看。)

一體兩面的Sandra Bullock

















Sandra Bullock有新戲《Gravity》。
同事睇完都話好得。
我未睇但應該會睇,因唔知點解地一直鍾意睇佢做戲。
於是我又摷番一篇舊文,一篇寫於Sandra Bullock勇奪奧斯卡影后後的舊文(所以文中但凡出現涉及時間性的字眼請自行對換)。

----------------------

噢,真的是Sandra Bullock攞最佳女主角。
那個早上(其實已經是中午了),就算冒住遲返工的危險,都要「實時地」見證這位《Speed》女主角踏上奧斯卡頒獎台的一刻。


時隔多年,每當提及Sandra Bullock,還是近乎本能反應地把她叫作《Speed》女主角。對於我們來說,如果《Speed》當年沒有在港上映的話,大抵我們不會認識這個荷里活女星。
有些演員的知名度,是慢慢累積的,然後慢慢累積到一個稱得上紅的境地;但有些,則是因為突如其來的一部戲或一齣電視劇而爆紅起來。
Sandra Bullock應該屬於後一種吧。
第一次看到她的大銀幕演出,不是《Speed》,而是1993年上映的一齣名曰「越空狂龍」的動作電影——這個譯名其實很耐人找尋味的,因為在片裡根本沒有甚麼狂龍在越空,而唯一出現的龍,是史泰龍(後來才知道「越空」是時越時空的意思)。這一齣動作片,用了當年還算新奇的Virtual Reality,塑造了一個帶點「1984」味道的未來世界,人民生活受到監控,為求建構一個近乎患有潔辟的理想世界,男與女做愛是透過一部機器,為雙方的腦海製造感官上的假象,目的是避免過程中出現任何體液上的交流——OK,身為片中第一/唯一女主角的Sandra Bullock,跟史泰龍的第一場感情戲,便是雙雙戴上這部外形有點白癡的機(說穿了不過是副眼罩),齊齊進入那座虛擬的巫山……
這齣原片名叫《Demolition Man》的電影,是一齣可以被人類歷史遺忘的電影,偏偏我沒有遺忘,原因可能是當年我仲未識讀佢個名的Sandra Bullock。
所以,當我後來跟朋友在戲院看《Speed》,看到那個我仲未識讀佢個名的Sandra Bullock時,心底裡,隱隱然,是有份白癡的優越感的——當人人睇完《Speed》都話鍾意Sandra Bullock,我卻比他們更早鍾意她,感覺型少少。不過,事實證明令Sandra Bullock爆紅的是《Speed》而不是甚麼《越空狂龍》,真正原因是:《Speed》比《越空狂龍》好睇;但更真正的原因是:相比起史泰龍,Keanu Reeves跟Sandra Bullock更加匹配,而這兩個當年還未算好紅的演員(原來他們同樣是在1964年出生的),又能夠互相為對方add value,結果齊齊爆紅起來。
問題是,對比以上兩齣動作片,Sandra Bullock所付出、或最終呈現給我們看的演技,其實沒有甚麼不同,換言之幾乎是一樣的——於是,我明白到一個事實:一個演員的演技好壞,很多時是取決於他/她拍的那齣究竟是爛片還是好戲。演技這回事,是很難具象地、學術性地,或懶有嘢地去形容的。
至於Sandra Bullock,由於她不是那種樣子靚到不食人間煙火那一種,反而是好隔離屋好親切的,所以在《Speed》過後的大部分電影,Sandra Bullock演的主要都是這一類「好隔離屋好親切」的角色,於是,會看的還是會看,但就不再覺得她在演技上有甚麼進步了。
到了2000年的《選美俏臥底》(Miss Congeniality),情況好了一點點,因為她要演一個臥底,演一個明明好粗魯偏偏要去扮選美國小姐的FBI(這個設定其實相當離譜),而臥底這個類型角色,往往被認為演起來時需要多處理一個人格,多一點內心爭扎云云,我們覺得她終於拋開《Speed》那種鄰家女孩角色了,演技有進步了。
讓時間走得快一點,來到2010年。
Sandra Bullock歷史性地/戲劇性地/好荒謬地同時獲頒金草莓和奧斯卡的最爛/佳女主角。那麼,分隔開最爛與最佳的那條邊界是怎樣訂定的?
冇人答到。而我只知道,所謂最爛與最佳主角,是「一體兩面」的一回事——戲本身(被認為)爛自然乜都係爛,戲本身(被認為)好自然各方面都是好的。Sandra Bullock同時拿了這兩個位處極端的獎項,也可以說成是一種演技駕馭上的證明。
我決定找一天,一次過睇晒最爛的《情迷靚肌佬》和最佳的《守護有心人》,在所謂最爛與最好之間游走一遍。

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舊戲(四十五):當我們尋覓愛情,我們在尋覓甚麼?


















又是開著TBB的深夜,竟然在播葉錦鴻導演的《花好月圓》,令我突然很想翻炒他的首作《飛一般愛情小說》。

提起葉錦鴻,還有多少人會記得他?

事實是他的導演生涯至今就只有五部作品(或許日後還有吧),由1997年至2004年,《飛一般愛情小說》、《半支煙》、《薰衣草》、《一碌蔗》、《花好月圓》。
每一部故事背景都不同,但當中總被攝入了相似命題:(逝去)味道、記憶、尋覓、異鄉、離島。
最愛是1999年的《半支煙》,甚至搞到日後每去唱K時都必點《愛後餘生》兩次(後來在旺角VCD舖驚見一套direct to video的「電影」,名字竟然是《半支雪茄》!主角是「最愛扣人50分」的馬德鐘);另一最愛是2002年《一碌蔗》,交代了一個逝去年代,離島少男少女(試圖闖入城市)的自我真誠追逐。
而首作《飛一般愛情小說》難度最高,難在是一部群戲:六個男女之間的三段感情線(另加三名男主角共同追緊的女神,以及兩名女角本身的感情轇輵)。但不要誤會(或預期)這會是TBB劇集中的你追我我又追佢但佢其實最鍾意你的戲碼。

六名男女之間,三段感情線
故事起圍:三名男主角許志安、林海峰、鍾漢良回到香港,限期內鬥快在茫茫人海搵到女神Karen。
遊戲規則:期間不准賣廣告或登尋人啟事,只能夠用毅力和腳骨力(和運氣),齋搵。
尋覓過程:他們仨各自遇上一個女子,各自發展了一段(類似)愛情。
許志安遇上的是女警舒淇,以前住在長洲的小學同學。這名女警,迷戀的卻是一個蠱惑仔(尹揚明飾演,正爆),她永遠忘不了跟他相遇的那一刻:1995年6月29日晚上11時36分49秒,但他跟她說,行蠱惑的最沒有時間觀念,所以,不要等他。
林海峰遇上的是中巴司機伍詠薇,他迷戀她身上的香水味。女司機最念茲在茲的,是她那個晚晚出去滾的老公。嚴格來說,這一pair的設計最有趣。
鍾漢良遇上的是無業無家的大嶼山少女李綺紅。對比另外兩pair,這一pair沒有在身份上作出太多設計,鍾漢良和李綺紅的角色也近乎用回自己形象:鍾是純情男生,李是帶點Cute但又癲癲得得的。
三段感情,平行發展,沒有交集。而最後只有一段修成正果。翻炒後,我找到自己喜愛這部電影的特別理由。
1.中巴:我是新界人絕少搭中巴,過去只有去石澳赤柱時才會搭(記憶中的中巴車廂是OK污糟的);《飛一般愛情小說》把林海峰和伍詠薇的巴士情緣拍得好看,那時候巴士還未有裝冷氣,你可以開大隻窗,讓風吹進車廂,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林海峰所被吸引的伍詠薇身上的香水味。上網找資料,發現不少巴士迷也極愛電影對中巴的描寫。
2.喜歡你:電影選用的配樂多而雜,有廣東歌有森巴音樂(事實是巴西真的成為了日後《半支煙》的場景),最攞命的必然是Beyond《喜歡你》。這是舒淇和尹揚明的主題曲,也連結上戲裡各人:各自心裡其實都有一個真正喜歡的「你」。
3.香港的夜:葉錦鴻拍得很美,不是整色整水的美,而是恰如其份的美,熱鬧有時寧靜有時哀愁有時,呼應著三段感情。
OK,咁最後究竟搵唔搵到Karen?是搵到的,但——不劇透了。只能說,在成部戲只出現過三場兼零對白的Karen,只是一個MacGuffin。我會諗,Karen本人其實由頭到尾知不知道塵世間曾經有三個男子追逐過她?(飾演Karen的演員是那年頭的一名純情model,但我忘記了她的名字。)
舒淇這樣說:「搵人嗰陣,仲開心過搵到——我諗呢個就係做人嘅希望。」
愛情的最美,或許就是在那患得患失之間。

2013年9月26日星期四

給Kurt Cobain的信(二)

















點解會係「二」?因為2011年9月寫過一封。那年是《Nevermind》推出20周年。
而此時此刻,則是被視為他遺作的《In Utero》20周年。

1.
親愛的Kurt,先旨聲明,我是愛《In Utero》多於《Nevermind》的——即使當日是《Nevermind》令我迷上你。
但這封信並不是用來述說我愛《In Utero》的1萬個原因,畢竟過去20年間大概已出現了10萬篇評論交代清楚。
想說的是,9月25日凌晨,開完夜返歸時我把《In Utero》由頭到尾又聽了一次,最後的《All Apologies》甚至連續聽了四遍,聽到某一刻差啲想哭出來時才迫自己stop。
我在想:是甚麼令我有哭出來的衝動?而最離奇是這一種衝動已不是第一次發生。

2.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香港歌壇(或樂壇,whatever啦)。
過去已有不少人指出香港樂 / 歌壇病入膏盲,而早排更有「專欄作家」清楚指明香港歌壇之死,是因為歌詞死了。
一首歌怎樣才算好?「專欄作家」的立場是:旋律要夠吸引人,歌詞則要感動人。所以世上冇一首經典歌曲是齋旋律好聽而歌詞唔知講乜的。
根據此定律,我當日是不.應.該愛上你的任何一首歌,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你在唱乜,你的歌詞在寫乜。
而我居然在這種不明不白的情況下依然(盲目)愛上你的歌,除咗撞邪,實在沒有另一個合理解釋。
OK我知,這純粹是我英語聽力渣的問題,跟你寫的歌詞是沒有任何關連的——你的歌詞(suppose)是言之有物的,問題只是我聽不到而已。
所以,暫且讓我倆返番去討論「專欄作家」的見解。令他產生這種感慨的是一個免費電視台(Kurt,香港冇錯係有兩個免費電視台,但一般人都當另一個唔存在的)搞的甚麼籌款晚會,晚會請來一班新歌手唱歌助興好讓各界善長人翁在視聽之娛下慷慨解囊,但偏偏就是當晚歌手們唱的歌,令「專欄作家」驚覺現在廣東歌歌詞都是不知所云,只不過是一堆字詞的夾硬湊合,難為歌手還可以唱到七情上面(照咁講,更難為了那班捐錢的善長人翁)。
講到尾,香港流行歌壇風光一時,現在那班撈歌壇的人卻好似唔識字。

3.
現在的相反——過去。
很多還在香港歌壇謀生的人其實都好醒,清楚知道過去香港流行歌壇是多麼的風光巴閉。所以,他們喜愛復刻。
復刻需要名義,名義要冠冕堂皇(才不致被指食老本)。有些用發燒碟包裝,用些用發燒碟 + 重新編曲包裝,有些更進一步,加埋重新演繹。像以完美靚聲出名的「男歌手」,「新作」便是「重新」演繹多首「以前」改編自安全地帶的8、90年代廣東「舊歌」,而為隆重其事,更加細心鑽研原唱者玉置浩二的唱腔唱法。
即係咁:以前有堆不是原創而是改編自人哋的二手廣東歌好受歡迎,好多年後你摷番出嚟唱,變成三手啦,但你又醒在嘗試模仿原裝一手唱腔——以一手唱腔把二手歌曲進行三手演繹——實在令人肅然起敬。
但既然咁勁,何不直接唱番日文原裝?
如果我們歌壇真的就死,死因只會是:謀生的大多數根本晨早接受了死期的來臨,而只想在入土為安前,死挖爛挖過去遺下的剩餘價值(搵多筆)。
現在的歌詞在某些人眼中或許不知所云(咁有啲又真的不知所云),但有不少人其實在跟這個時代接軌推陳出新。以現在的語言去描述現在。

4.
Kurt,我喜歡《In Utero》是因為你當日處心積慮要造一張「反《Nevermind》」的專輯。
《Nevermind》出乎意料太受歡迎了,那種過盛的流行味,令你懷疑自己已經步離了當初堅守的搖滾價值;你拒絕復刻,決意回到原點。事實是你做到了。
我曾經長時間把《In Utero》單純看待為你的遺作,嘗試從字裡行間挖掘你日後自殺的理據——但你的昔日戰友Dave Grohl說不應該這樣看,這樣只會看不清你想透過《In Utero》所達成的。
《In Utero》不是你為自己預早寫下的輓歌,而是一次自我生命的先否定後重組,繼續追尋。
用生命去寫歌用歌去述說生命。我想我終於明白聽《All Apologies》聽到差點想哭的原因了。

ROBOCAT 283


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以前儲落的戲飛





















以前儲落的戲飛
近年冇咁神心了

年代最久遠一張
應該是墮落天使
一九九五年的戲
 

2013年9月19日星期四

浪漫月巴睇舊戲(四十四):三個平凡人,在那個平凡的灣仔



















我鍾意等到深夜先開電視,因為可以避開《東張西望》——實在不明白那個乜乜物物繽紛選環節,點解連人哋一次過最勁食到幾多隻大閘蟹都要問?(而又弊在真係有人答……)
有時候周六深夜開電視更有額外驚喜,例如睇到一些好的舊戲。

一對警察 x 一個癲佬

上周六深夜便翻炒了《神經俠侶》。
記得2005年電影上映時,被狠插為爛片——唔知點解,有段時間但凡(沒動作沒爆破的)港產片都被稱為爛片。而不入場觀看任何級別的港產片,更是身份和知性象徵。
在我眼中《神經俠侶》絕對是部好戲。
在那個曾幾何時的輝煌年代,港產片中的人物是用來服侍劇情,劇情要咁,人物就要跟住咁,很無奈。
當港產片不再輝煌(甚至被踩低為爛片),劇情變成經由人物衍生,因為個人係咁,件事先會發展成咁……像《神經俠侶》,故事就是由兩男一女所衍生。
陳奕迅——由內至外都相當冇運行的軍裝警察,重點是,初入行時的滿腔熱血已因歲月而磨到接近零,但你以為他會變異成只管討好上司博升職的擦鞋仔?又冇喎(即使同上司踢波,依然義不容辭咁去鏟上司)……只能說,他已進(或退)化成一個純粹搵食的打工仔,工作本身所需的責任感正義感,不是沒有,但前提是非必要時唔好立亂使用。直至遇上容祖兒。
容祖兒——由內至外都傾盡熱情熱血的新紮師妹,所以由day 1已經絕對頂唔順師兄陳奕迅的老油條個性與行徑。她的澎湃熱誠,好處是逐步在感染陳奕迅,壞處是,令她(誤)以為單憑自己便可以解決塵世間所有問題。直至遇上吳鎮宇。
吳鎮宇——由內至外都癲得好勻循的灣仔居民,但他原本身份是港大建築系畢業生,遇上外籍遊客問路可以用流利英語清楚交代,偏偏因為外圍經濟環境帶動香港金融風暴,欠落周身債,老婆走了,而他瘋了。這個人人稱為「成哥」的癲佬,讓容祖兒明白到現實世界比她原來所想的複雜上十萬倍,有些人有些事,不是單憑她的所謂熱血就能夠搞掂。
《神經俠侶》就是上述三人的故事,望落簡單,卻精緻。
1.過去大部分以行孖咇警察作主題的戲,總是難免安插一個跟主角既有衝突又有千絲萬縷關係的角色(而很多時這類角色都離唔開線人或蠱惑仔);但吳鎮宇跟陳奕迅容祖兒,基本上沒有甚麼重要交集,雙方也不存在必然利害關係,在這兩個警察眼中,成哥只是所屬環頭裡芸芸居民中的其中一個。
2.根據過往睇戲經驗,很理所當然地會以為這樣的一pair男女警,會在最終被安排發展成情侶——但《神經俠侶》冇咁做,陳奕迅容祖兒由始至終沒有過電或撻著,只是keep住純粹同事關係。好難得。
3.電影裡安排了一男一女的死亡:男的,是個生活潦倒連奶粉都冇錢買的中年漢,他的自殺,對hea慣的陳奕迅(表面上)不構成影響;女的,是個對陳奕迅有好感的天真瀾漫學生妹,她的慘遭遇害,令陳奕迅潛藏已久的使命感覺醒。電影沒有刻意定下樂觀 / 悲觀的基調(即使你會感到那種情緒低氣壓),但最終還是給予了希望,至少這三人,都分別得到了轉變 / 成長 / 重新振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灣仔實景拍攝
這也成為了《神經俠侶》好睇的一個重要原因。
你會感受到,那就是一個真實而平凡的灣仔,沒有美化沒有醜化,有好人有衰人,有老街坊有新移民,有念舊情的人自然也有對一切冷眼旁觀的人。陳奕迅容祖兒每日行咇,同時在向我們呈現這地域。
如果電影是現在才上映,如無意外會被安上「本土」旗幟——老實,本土不本土觀眾有眼睇,不需要係又提唔係又提。我也討厭那種把「本土」拎嚟作為廣告標語的奸茅做法。
最後。戲內各人問題都似乎得到解決,唯獨有一樣,冇。
一開始交代灣仔出現虐貓狂徒,警方全程表現懶懶閒,到散場都沒有把狂徒繩之於法(根本冇查過)。
而來到八年後的現實,依然懶懶閒。

ROBOCAT 281——我最鍾意第三格的背景部分


人到中秋分外肥 之 從不喜歡孤單一個



















本來我是打算寫篇有關《Before Midnight》的觀影後深情文章,但寫了半篇都唔知寫咗乜,情亦深不到哪裡去,惟有,成篇唔要。
咁既然本文刊出日正值中秋,就寫這佳節吧,唉。

小時候中秋愈夜愈美麗

自小便認為,涉及夜晚的節日分外快樂。因為可以夜瞓。
在我成長的年代,夜瞓是被大人禁止的,只有到大時大節才獲格外開恩——這些大時大節包括年三十晚、中秋節和平安夜,我本人向來比較鍾意中國傳統節日,尤其偏愛中秋,原因是:有得食水晶梨。
我冇考究自己情迷水晶梨的深層原因,總之我可以連食三個就是了(奇在大人又會容許我咁食)。水晶梨以外,還有碌柚、楊桃和月餅——當時沒有奶黃沒有冰皮也沒有尊貴雪糕月餅,有的就是雙黃白蓮容,但當人人都專登揀有蛋黃嗰part食時,我偏愛齋蓮蓉。
中秋,就是食食食同食。月巴從來都是有理由的。
但食鑊甘以外,更重要還是可以落街玩。小時候住在牛頭角上邨,邨旁有一個OK大的公園(這公園還存在嗎?),當大人在賞月,我不是拎住燈籠像發了癲般喪跑,就是在秋風吹拂下,煲蠟。講堅,那時候如果你不(懂/屑)煲蠟,是會被其他細路歧視和看扁的。
煲蠟這回事很虛無。我在蠟燭廠做過暑期工,蠟燭之製造,就是把蠟溶掉再倒進製蠟燭機,待其冷卻成形,而煲蠟,就是把成個過程倒轉來做一次。成個行為,很哲學味。
嗱嗱嗱,香港(疑似)進步了,現在煲蠟是違法的。

情流夜中環遇上CID
隨著年紀增長,度過中秋夜的方式也改變了,不變的是:必定會約埋一班人共同度過。
初中:去隔離屋張太屋企,同佢個仔一齊打紅白機,打到累了,就吃由張太為我們晨早準備定的月餅水晶梨碌柚各種應節食品(所以中秋翌日我通常都會肚痾)。
高中:約埋三五知己躝街睇戲,散場後再躝街。期間必備活動是沿途「掃街」(我希望大家知道「掃街」的真正意思吧)。
大學:跟同學在中大宿舍打邊邊。然後拎齊月餅啤酒,搵笪對住吐露港的空靈之地,各自發表不設實際的人生理想(以及心底裡深愛住哪位女同學)。
出來社會做事的初期:依然會約昔日朋友共度。最記得有一年,收工後飛巴士入去美林邨,跟一班讀書時識落的好友,吹了通頂的水。那時候過中秋,有冇水晶梨食已不是重點。
出嚟社會做事的中期:見朋友機會少了,見同事機會多了。有一年中秋,便同一個極投契的同事由中環半山行去西環(再折返中環)。當行到某個非富則貴人士居所集中地時,突然被幾名CID截停,問我哋喺度做乜……當搞清我們來意兼查埋身份證後,警民雙方竟閒聊起來!我多口問,點解要特登在那處巡邏?其中一個阿Sir苦笑:「唉呢度多有錢佬住吖嘛。」我有時會想,如果今時今日遇上同類型情況,還會咁輕鬆?

我已經好多年冇約朋友過中秋,vice versa。
至於今晚,有理由相信我應該會徹夜匿喺屋度喪打《GTA V》。沒有月餅沒有碌柚也沒有水晶梨(其實本來有兩個,不過我忍唔到口,食咗)。打到某一刻,喵從房裡行出來咬糧,悲從中來的我好想佢陪我合唱一曲《從不喜歡孤單一個》。無奈佢不是彭家麗,唔騷我之餘,更加一臉衰相,好唔識do……
如果你今晚約了朋友共度中秋,盡興吧。快樂時,要快樂;有些快樂,不能復刻,只能回味。

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可悲之假想未來劇場(1)

























8年後我唔知點解地應邀到某大學做客席講師,教電影賞析。
基於我不屑兼不識任何電影理論,上堂時完全不涉理論,但我為人幽默佻皮,跟同學相處尙算OK。
直至一堂有條粉皮問:「人人評電影都係理論先行,你憑乜教我?」
我只道:「你老母生你時你又帶住乜嘢理論嚟?先理解你的存在,才去空談甚麼理論吧。」
這番其實頗型的說話,卻被呢條不甘被寸的粉皮用「詮釋學」過度詮釋,將「你老母」三字,詮釋為是我對其mother的侮辱,結果,軍裝PTU重案組飛虎隊齊齊介入,控告我犯刑事。後來打甩咗,律政司唔服,再告;再打甩,律政司又再唔服,又再告……
我死鬼咗去算了。
粉皮和律政司開心得即刻BBQ再跳起Yeah。

2013年9月13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舊戲(四十三):當受過嚴格中國武術訓練的衛斯理改用迫擊炮



















中二某個周六午後,在同學屋企補習Maths後,佢突然拎出一餅錄影帶:「這是一部衛斯理迷必看的電影。」
望望戲名,原振俠與衛斯理。我心想:點解會係原振俠排先嘅?

這絕對不是一部衛斯理迷必看的電影

因為真正主角是原振俠,衛斯理只是在頭中尾出現咗三鑊。戲名起得尚算老實。
那麼,同學憑乜去講「這是一部衛斯理迷必看的電影」?原來當年預告片真的有這宣傳語句。
作為一個衛斯理迷的我,對於《原振俠與衛斯理》是不能收貨的。但對於同時作為邪門片動作片怪物片迷的我,又OK正喎。一切,多得導演藍乃才。藍乃才是誰?香港傳奇名片《力王》之導演。
作為導演,藍乃才絕對屬於「視覺系」——說故事技巧不算高明,但畫面一定俾到「嘢」你睇。
若用歸納法,他俾你睇的「嘢」無非就是(多多)暴力(少少)色情。純粹官能刺激。
但細分的話,藍乃才的暴力營造其實包含好多瓣(色情方面就較單一),而《原振俠與衛斯理》是最佳示範。
1.頭場以一幕營救人質,交代原振俠的身手和機智及冷靜(至於警方情商佢拔刀相助原因則極度牽強)。除了港式動作片埋身肉搏,還有特種部隊大陣仗地由半空攻入大廈,涉及OK複雜場面調度,攝影師出身的藍乃才游刃有餘。
2.戲中妖物「老祖宗」,表面看是一具會郁的骷髏骨(尤其cutie是他的一雙眼,很有去飲時那些放了燈膽的乳豬感),實則是一隻異形——他真的擁有異形那作為身份象徵的長長頭顱。藍乃才用上當年最尖端的土炮特技去描述老祖宗由骷髏變異形的過程,就像同年上映的《變形人魔》(The Fly),異形真身是從骷髏體內慢慢爆出來的!多提一點,老祖宗最鍾意食人的腦髓;點解我知?因為藍乃才拍埋出來囉。
3.《原振俠與衛斯理》死傷人數勁多,而死得最痛的一個,是一位洋籍教授,他被徐錦江飾演的大巫司兜頭淋咗啲白色杰躂躂液體後,痛到猛用手去搲,最後更成功搲爛塊面。
4.身中陰邪血咒的原振俠,必需服食傳說中的舍利子才可解咒,而舍利子所在,正是某巨型石佛的眼。當然,導演絕對唔會俾原振俠咁易攞到,首先石佛本身滿布機關,就算避得過機關,還要應付長駐大佛的武僧(但請不要嘗試考究他們原先匿埋喺邊),這一場打鬥設計複雜而效果理想。其實我最想讚的是布景,在沒有任何CG幫助下,絕對宏偉,而藍乃才真正巧思來自取得舍利子後,巨佛雙眼竟然會湧出如血的水!擺明係冇意義的,但震撼喎!(補充:那「粒」舍利子明明成個碌柚咁大,但好一個原振俠,一啖便吞晒,勁呀。)
5.最後一戰,自然是原振俠決戰老祖宗異形(到咗呢個時候佢已經識得飛);打打打打打無計可施下,衛斯理及時趕到更隨身帶備一支RPG,一嘢,千年妖物即爆碎。衛斯理好嘢!遺憾是,受過嚴格中國武術訓練的他沒有顯身手。

這是一部倪匡小說迷必看的電影?
當年預告片仲有另一句作宣傳:一部倪匡小說迷必看的電影。
連倪匡本人都話,電影只發揮了《原振俠.血咒》以及提取了少少《衛斯理.蠱惑》的情節,講真如果你是一個受過嚴格訓練的倪匡小說迷,肯定不能接收囉。
但《原振俠與衛斯理》強在真的找來了倪匡本人客串,而角色就是他本人;在電影頭尾各出一場,講一段有關小說創作之我見,再順手介紹衛斯理原振俠出場——同埋亞洲小姐,衛斯理同原振俠竟然祝賀利智等人成為新一屆亞洲小姐……這安排,奇詭到極點,一嘢便把小說/現實的界隔打破。
奇詭的還有:《原振俠與衛斯理》流傳多個結局版本,有啲有高麗虹有啲冇,但都不影響整體劇情,影響的卻是最後播出的工作人員名單,其中一個版本我更找到亦舒的名字,崗位是序幕設計。
一部全然不足為奇的戲,發展下去,可以變成一齣不可思議的奇片,像《原振俠與衛斯理》這部戲就是。講明先,上述幾句,我是用《奇門》首段改寫而成的。

2013年9月12日星期四

9月入秋(雖然仲係好撚熱)的誠意推介


























一個47歲女人,唱出夢幻淒楚,如泣如訴,正到仆街。

聽日,就係「黑色星期五」。




















令我知道塵世間有「黑色星期五」,全靠《黑色星期五》。這個電影系列我一早睇晒,成為我人生中一件自豪事。
但請注意,「黑色星期五」一切如常,工還是要返,高官還是會(引用唔知邊度嚟的意見)寫網誌。

倍感溫馨,黑色星期五FAQ
我愛Jason,愛到在公司個位安放一隻他的figure趨吉避凶。難得遇上黑色星期五,今天特意分享我本人對Jason的愛與恨和回憶。你對呢個偉大電影系列零認識?為方便大家,我設計了一個FAQ。
Q:首集《黑色星期五》是在哪一年獻世?
A:1980年。Sean S. Cunningham見《月光光心慌慌》瘋狂收得,打算借用人哋成功概念拍一齣差唔多的賺番筆。
Q:Why叫做《黑色星期五》(Friday the 13th)?
A:冇原因。Sean S. Cunningham在進行前期工作時突然像標童般諗到呢個名,即使劇本未寫完,已經搶先在電影雜誌賣廣告——就像生人霸死地,等人唔使打呢個戲名主意。
Q:Jason是否在第一集就開始殺人?
A:NoNo,第一集負責濫殺無辜的是另有其人,Jason只出現在別人口述中,一個死於意外的可憐兒童。第一集太收得,成本50萬,單計本土已收3,000幾萬(當然係美金),電影公司立即嗌開拍續集,原本被設定成受害者的Jason被迫成為劊子手。首集編劇Victor Miller極度唔妥這安排。
Q:究竟《黑色星期五》合共拍咗幾多集?
A:12,嚴格來說是11.5,因為《Freddy vs. Jason》有《猛鬼街》嗰隻Freddy領銜主演。

逐集簡評,方便你揀嚟睇
講堅,《黑色星期五》只是抄考《月光光心慌慌》的二、三流仿作,但愛從來都是盲目的,自從初中時睇了第三集後我便深深愛上沉默的積遜(佢真係一句嘢都冇講過)。如果你想認識他而又不想中伏,可參考以下12集簡評。
《Friday the 13th》(1980):基本上就是一齣發生在郊外(但渣啲)的《月光光心慌慌》,也承襲了很多由《月光光心慌慌》定下的Slasher Film規條,例:誰一動色心想搞嘢就死,最後逃過一劫的必然是貞潔女生。必睇。
《Friday the 13th Part 2》(1981):Jason首度出場(殺人)!我認為最緊湊的一集,翻炒得最密。
《Friday the 13th Part III》(1982):歷史時刻,Jason首度戴上作為身份標記的曲棍球面罩。暴力度提升。
《Friday the 13th: The Final Chapter》(1984):設計了一個情迷荷里活Sci-fi片的細路Tommy智鬥Jason。
《Friday the 13th: A New Beginning》(1985):上集的Tommy成長了,但逃離唔到積遜的夢魘,被關進精神病康復所……注意,今集Jason真身沒有出場,真兇只是個模仿犯。無奈成齣戲頗懨悶。
《Friday the 13th Part VI: Jason Lives》(1986):Tommy同Jason作最後對決。既然睇開咯,唔爭在睇埋。
《Friday the 13th Part VII: The New Blood》(1988):重點是,超能力少女 vs. Jason。唔……OK啦。
《Friday the 13th Part VIII: Jason Takes Manhattan》(1989):最呃人的一集。三分二劇情發生在一架爛船上,最後三分一才移師曼克頓,budget所限,曼克頓其實是溫哥華。建議忽視,但如果睇開咯,咪睇埋囉。
《Jason Goes to Hell: The Final Friday》(1993):原創人Sean S. Cunningham回歸掌舵,但Manhattan嗰集實在太差,即使呢集其實OK好睇,都挽救不了。對Slasher粉絲來說卻是驚喜:最後一幕,Freddy隻鬼手抓走咗Jason個面罩!預告兩大殺人藝術家不日將同場較技。
《Jason X》(2002):九年後,說好了的Freddy vs. Jason冇聲氣,Jason被放逐未來太空繼續殺。幾好笑的一集,當日睇時計埋我全場得五個人,而其中一個是洋漢,所有笑聲都是由我和他發出,散場後我倆仲點咗吓頭,惺惺相惜。
《Freddy vs. Jason》(2003):于仁泰執導,各方面都好平穩,也是我經常翻炒的一集。
《Friday the 13th》(2009):推倒重來。主要結合頭三集精粹,再配合新世代手法,Jason連行步路都敏捷咗。
由始至終Jason活躍地都是郊外,城市外圍。你問我過往每逢去郊野公園BBQ或wild camp,會唔會因太投入而驚遇上Jason類型人物?驚驚哋啦。但未來一代不用再面對同類恐懼了——只要在郊野公園起樓不再是禁忌。
要驚,不如驚第時連山長水遠的大澳門啲樓都買唔起仲實際。

ROBOCAT 279


2013年9月11日星期三

問Air Supply情是何物

























我曾經在Yahoo有個Blog。
Yahoo Blog行將就摺,所以開始睇番有冇邊啲文值得keep番嚟留念。
咁啱摷到呢篇,2009年6月寫的(所以請自行將文中涉及時間的字眼轉換一下概念),順道賀一賀Air Supply又喺香港出糧。

如果在聽晚的《Air Supply Never Ending Love Concert》聽唔到哪一首歌會令你憤而割凳?
我的排行榜如下:
1.《The One That You Love》
2.《Even the Nights Are Better》
3.《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
4.《All Out Of Love》
5.《Lost In Love》
五首裡面,便有四首有個"Love"字——難怪主辦單位特登加了這麼一個宣傳語句作襯托:問世間.情是何物。
有人說,《神鵰俠侶》寫盡了塵世間的情。
其實,Air Supply也唱盡了浮世男女最普遍的情與愛。
音樂分類上,Air Supply被撥入Soft Rock,而Soft Rock大概是搖滾史上一種最難被定義也最折衷的音樂類型,就連The Eagles,也被當作是Soft Rock的一員,但當你把Air Supply和The Eagles並置再比較……其實都好唔同喎。
Air Supply最初不是二人樂隊,而是有五位成員的,作為核心成員的Russell Hitchcock和Graham Russell,前者是澳洲人後者是英國人,二人的相遇發生在1975年5月的墨爾本,一次音樂劇《萬世巨星》的選拔上。我最初透過音樂電視節目認識Air Supply時,就被灌輸以下訊息:他們是澳洲樂隊來的——錯唔晒,Air Supply最初的確是先在澳洲本土發展出唱片,直到1980年推出《Lost In Love》專輯,總算衝出澳洲揚威美國,專輯中,便包括了上述那個「如果Air Supply在《Never Ending Love Concert》冇唱邊首歌我就會割凳排行榜」的第4位《All Out Of Love》……
一年後的《The One That You Love》和再一年後的《Now And Forever》,在美國銷情同樣理想,甚至可以咁講,今天大家耳熟能詳到識跟住唱的Air Supply金曲,主要是來自這三張專輯的。
到了1983年的精選碟《Greatest Hits》,更加收錄了感動/震懾/收服塵世間無數癡男怨女的《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但這首歌不是由Graham Russell譜寫的,真正的主理人來自美國的Jim Steinman)——基本上,Air Supply的音樂成就在這一年達到最高峰,而到了最高峰後,就是下坡路了……但Air Supply的故事還未完,他們一直都沒有玩完。
我家中唯一一隻Air Supply的碟,就是《Greatest Hits》,但我買時已經是在它推出的8年之後,是因為當時在我的那個年級,失驚無神颳起了一股莫名其妙的Air Supply旋風,而我力追的一個女同學,就(不幸地)身處風眼,而我的一個「情敵」,偏偏(很衰格地)收藏了不少Air Supply的cassette帶,最後……自然是……乜啦……
我最唔忿氣的是,女同學竟然對我當年日聽夜聽的The Beatles零興趣,而點樣計,The Beatles都比Air Supply的層次高上九萬幾倍吧……事後,我擺明同自己鬥氣地買來《Greatest Hits》(為了贏『情敵』我還特登斥巨資買CD,多鬼餘),一聽——我竟然是不能自拔地日煲夜煲煲到近乎識背!
6月7日午夜,唔覺意在明珠台看了Air Supply幾年前在加拿大的一場音樂會,看到一頭斑白的Russell Hitchcock,唱某些歌時要自行降了key,唱《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唱到某幾句高潮位時,竟然要換氣,而以前他是可以一條氣唱晒的……但現場那班觀眾,依然如癡如醉,當中,更不乏後生仔。而我,就一路睇一路跟住唱。
但我對Air Supply的喜愛,一直僅止於那張《Greatest Hits》,在往後的日子冇再買過他們任何一張album,或那些出極都有的精選。事關他們的歌主題來來去去離唔開:1.遇過好多人但最正還是你;2.活了大半生終於覓到真愛;3.愛是永恆當所愛是你;4.以上三點撈埋……聽一張《Greatest Hits》,夠晒。
樂隊的確是有層次分的,但真正可以吸引不同年代的人超越時間做到不朽的,又不一定是那些被公認為好高層次的。好弔詭。

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

送給蔡明亮(和李康生)



















天邊一朵雲
在洞的河流
青少年哪吒的臉
冒黑眼圈
「你那邊幾點?」
「天橋不見了。」
郊遊後,愛情萬歲
從此不散
---------------------
(下文是2009年年中寫的)


「看不懂得人是笨蛋嗎?」
這是「搜狐網」記者在康城影展向蔡明亮發問的問題。


世上有兩種向外界自認好叻的方法
1.聲稱睇得明某齣好多人都話睇唔明的電影;
2.聲討某齣被喻為好高深的電影,根本唔知拍乜。
對於一眾台灣名導——與好惡無關——我真的從沒看過候孝賢的片子;楊德昌呢,看過幾齣;反而蔡明亮的,睇晒,又基於大部分都是看美版DVD的(要認識一個台灣導演,竟然要透過美版DVD),所以當中好幾齣,翻炒過十數遍。
還沒有機會看《臉》,不知道這齣應羅浮官邀請而拍的電影,是否真的會令人(自以為)變成笨蛋,但至少,根據過往看蔡明亮的經驗,我並不覺得在過程中或事後變得蠢了(而同時,也沒有變叻)。
撇除首作《青少年哪吒》,蔡明亮一直在拍的,或他叫演員去做的,就是吃喝拉撒睡——還有做愛和自慰。故事情節,是有的,但不會是峰迴路轉那一類,只是故事人物的一些聚散與離合,也肯定不會效法候孝賢和楊德昌般留心台灣變遷,他的電影是不太有歷史感的,又或,歷史不會影響他所描寫的人物:蔡明亮掌管下的「人」,一一被還原成生活在下層建築的生物,共通點是孤獨。
對於孤獨,有些導演會安排演員向觀眾一五一十說出來,有些則會用大堆配樂渲染,總之都是喋喋不休嘈死你。蔡明亮則用寂靜。電影裡的人物近乎零對白(也有的,但你別冀望能夠在對白中聽到情緒描寫或情節透露),也沒有配樂,在電影中聽到的,就只有那些出現在現實世界的「背景音樂」——車聲人聲雨聲機器聲還有種種不知從哪裡走出來的聲音所共同組成。
所以,蔡明亮的電影,註定是悶的,而且真的好悶——但因為這種悶,讓我明白到,現實生活註定是悶的,而且真的好悶。
但真的需要一個導演如此苦心孤諧向我們訴說生活的悶嗎?可能是不需要的,所以我也從來沒有說他的戲是甚麼死前一定要看的猛片,只知道,專心看著他的戲——一個個近乎靜止不動的寂靜畫面,愈看下去,竟然愈有一種近乎自虐的快感!早前不信邪,看了《地球停轉日》,事後發現朋友冇呃我,真的悶爆,問題是,它原本不是被「設定」成娛樂片的嗎?做得娛樂片但又要悶?絕對是罪!反而蔡明亮從來沒有講過自己拍的是娛樂片喎……
「香港小交響樂團」有個廣告,透過戲謔一些音樂大師,表達了「古典音樂並不像一般人所認知般嚴肅和深奧」的意思。我會明白他們向市民推廣古典音樂的心,但也想說:並不是一般人天生就覺得古典音樂嚴肅深奧,只是一小撮人把聽古典音樂這回事,搞到變得嚴肅深奧,同時又睇唔起他們口中所謂的流行音樂。於是,漸漸的,古典音樂就被一般人認為是嚴肅和深奧,驚到唔敢去掂,免得俾人當成笨蛋。


明亮小導賞

 《青少年哪吒》(1992):蔡生首齣電影,也應該是劇情最豐富的一齣。上世紀90年代初,幾個台北青少年的苦悶躁動成長故事,不差,也不太好。
《愛情萬歲》(1994):一女兩男的感情轇轕——當中根本不涉任何感情,只是三個台北孤獨人的偶然聚散,唯一一場三人聚首,是李康生躲在床底,邊聽著床上的陳昭榮和楊貴媚做愛邊自慰。零配樂少對白的簽名式風格確立之作。
《河流》(1997):由兒女私情擴展到父子感情。一對平日連話也不多說的父子,最後竟然是透過一種有違倫常的途徑,親近了。
《洞》(1998):世紀末的台北雨下過不停,疫症蔓延,一對被隔離、各住樓上樓下的男女,因為他的地下/她的天花打通了,有了溝通。那幾場看似無關、配上葛蘭歌曲的俗艷歌舞片段,好看。
《你那邊幾點?》(2001):一個將要前往法國的女子,向一個台北男子買了一隻錶,然後,雙方繼續在各自的地方孤獨下去。可能《洞》太好,感覺有點回落。
《不散》(2003):下雨晚上,一間舊戲院,以播放《龍門客棧》作告別式。場內,是兩個有份參演的老人在回溯最好的時光;場外,是兩個戲院工作人員,待播完這最後一幕後,各走各路。
《天邊一朵雲》(2005):顏色最多音樂最多鏡頭也郁得最多的一次,也是看蔡明亮電影會笑出聲的一次。
《黑眼圈》(2006):瀰漫著濃煙的乾涸馬來西亞,一班低下層的男女在互相撫慰對方殘缺的心。隱隱然側寫了一點馬來西亞的社會狀況。

孤獨的劣食家(1)





















從來不影不po嘢食相,因我吃的都不是勁嘢靚嘢貴嘢。
但呢間,真的想推介。馬鞍山富輝商場地下,食雲南米線的。
雲南不雲南我唔Q知,但店方的豬頭肉真的好食,汁酸辣又惹味(好味到我想飲晒),再啪支可樂,正到爆廠。
另,食米線我必定加餸——午餐肉,阿姐煎得夠香又厚身。
即使明明不是住喺附近,間唔中就會特登入嚟食。
這裡絕對不適合帶女友來,盞分手。

ROBOCAT 278


2013年9月8日星期日

浪漫月巴睇舊戲(四十二):一切已失去,不可以再追。















1981年,一個我經歷過的香港。但年代實在太久遠,具體記憶嚴重欠奉,依稀記得是那一年某一刻穿透樹葉灑下的陽光,以及陽光的熱度……Well,有點裝文青。

每逢張國榮講嘢我就諗起大哥……
過去一個禮拜我在喪聽陳百強的歌,返到公司也跟(比我後生的)同事不時討論陳百強,一齊上YouTube找他的MV和表演片段看。
結果某個深夜唔爭在睇埋《失業生》。1981年的電影,陳百強、張國榮、鍾保羅主演,霍耀良執導。
感覺是,好混亂。場口與場口銜接極端混亂,這一刻交代緊A,突然又跳去講B,點知B原來都不是重點,因為鏡頭一轉又去咗講C,C講咗少少,又講番A喎……上網搵資料時看到霍導一篇舊訪問,原來為了趕及檔期,《失業生》只用咗24小時剪接48小時配音,全程絕對是趕到瀨屎(這一句不是霍導講的)。
配音。冇錯,那年頭港產片都是配音的,以致不一定由演員本人配番自己的角色,像《失業生》,「三劍俠」的角色都不是由當事人自己配番,陳百強鍾保羅的角色都算,但張國榮「榮少」把聲,一聽便知道是由80年代專配成龍大哥的鄧榮銢先生主理……每逢張國榮出場講嘢,我個腦都浮現起大哥那親切得過了分的Double勝利手勢。
牌面看,主角是陳百強、張國榮、鍾保羅三人,但扮演Danny細佬的鍾保羅,其實戲份甚少,他角色的故事,簡單到三言兩語便交代晒。所以,這由始至終都是陳百強和張國榮的故事,分別擁有富爸爸和窮媽媽的青年成長對照。
陳百強的「家寶」——住的地方是House,House的室內以白色為主調再滲少少紅,奉行那年頭愛玩顏色對比的設計風格。每朝一起身,家寶會在房裡彈奏小提琴怡情養性,而媽咪和工人正在開放式廚房忙住準備早餐(從媽咪對工人的叮囑可知,家寶對煙肉的烹調是有嚴格要求的);家寶喜愛養金魚,但他養親的金魚都早逝,每當看見又有小生命離去時就會黯然神傷。對於生命,他有一種接近藝術的敏感。
會考後,家寶想去外國讀音樂,富爸爸唔准,話讀音樂冇用(富爸爸本人一樣玩小 & 大提琴),不忿的他離家出走,打一份快餐店工,天真地諗住賺夠學費便尋夢去——離家出走期間他住在一架經過精心粉飾的Van仔,Van仔是富爸爸送俾他的生日禮物。仲有,他有一個女友,青春少艾一名。
張國榮的「榮少」——住的地方是板間房,板間房所在是一幢望落就冧的危樓。板間房沒甚麼設計可言,但榮少的床位倒經過細心布置:貼滿從鹹書搣落嚟的裸體洋妞彩頁。廚房採用開放式,開放到家家戶戶共同使用。
他自細冇老竇,只有一個在酒店女廁返工的阿媽(家寶的媽咪是唔使do的),所以當會考後榮少百無聊賴時,阿媽好心幫佢搵咗一份男廁替工。榮少也有女友,一個做黑幫大佬身邊女人的中年艷女(由我的最愛鄺美寶飾演!)。
這是一個極其極端的貧富對照。

1981年的香港風景
或許現在看《失業生》的意義已不是純粹睇番一部舊戲,而是看回好幾個生命曾經美好的人,找回一個比起現在可愛十億倍的香港。
1.陳百強邂逅女友的地鐵站和地鐵車廂:冇乜人的空間,才可孕育「幾分鐘的約會」——當然這可能是在非繁忙時段拍的,問題是,現在的港鐵根本不再存在非繁忙時段,任何時候都會有好多人匆匆忙忙推住成車貨。
2.陳百強張國榮蹓躂的香港街道:望極都望唔到那些時刻標榜自己「成功爭取」的banner,以及那些時刻標榜自己關愛青年的協會在叫囂。
3.陳百強自彈自唱《有了你》的商場:或許今時今日的商場格調都是一式一樣的悶,但曾幾何時香港還是出現過一些設計精緻典雅的商場。可惜我搵嚟搵去都唔知這商場所在(還存在嗎?),如你知道請話我知,冇酬。
《失業生》原本有兩個結局:A.誤入歧途的榮少死於非命 / B.誤入歧途的榮少懸崖勒馬(現時流通的是結局B)。結局A擺明在暗示,貧窮注定是一條死路。至於富二代家寶,他的結局由始至終只得一個:音樂才華終被賞識,並在家人朋友和三唔識七觀眾簇擁和見證下,自彈自唱一曲感動人心的《有了你》。
富二代面對的煩惱從來與生存無關,貧窮子弟面對的難題由始至終都是貧窮。當一切在變,唯獨以上,冇變過。

補:不少熱心讀者跟我說,片中Danny彈琴的商場原來是置地廣場。置地我有去過(仲經常去借廁所),奇怪是1981年那種莫名的空間感陽光感,今天已經找不到。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宮崎駿教曉我的事













問心,我已不是宮崎駿fans,但再問心,我又肯定做過「宮粉」——嚴格來說,是「天空之城粉」。

那一個睇完《天空之城》的周日午後
在那個有點遙遠的年代,有本專門介紹日本動漫的雜誌存在過。《A-Club》。
自小已有閱讀《A-Club》的良好習慣,大部分日本動漫知識都是經由這雜誌得來的。
所以一早已經知道《天空之城》這部勁嘢,也一早央求定阿媽俾錢我去睇——冇錯,我由始至終都打算約埋隔離屋張太個仔 & 楊太個仔一齊去睇(明明讀緊小學,但已體會到沒有家長在旁監控的無比自由快樂,所以我是完全不明白現在的大學生竟然能容忍爹哋媽咪陪自己返學——咁點溝女?)。
對《天空之城》愈是期待愈是美麗。散場那一刻,仲大鑊。我們幾個細路的情緒直情登上亢奮之癲——就像被勇敢兼身手矯健的男主角柏斯(パズー)上咗身,我們由沙田新城市廣場跑到偉華中心穿越希爾頓中心再跨過城門河跑返屋企而沿途仲不斷叫囂。留意,當天是星期日商場迫滿人(但迫極,都一定唔及而家囉),但我們沒有一刻打算停下來,總之跑跑跑勢要衝破由大人所組成、阻住我們呢班細路前路的成年巨牆!——我依然記得那一天的速度,相信直至死嗰日都會記得(也驚訝於那個曾經有氣有力由沙田市中心跑返屋企的自己)。你問我那一天開心嗎?我會答:好.嘟.開.心。
《天空之城》讓我明白到:細路 / 少年一樣可以好獨立,而懂得獨立的細路 / 少年,是好型的。
獨立除了指物理上的獨立,還包括思考。懂得獨立思考的真正有型細路 / 少年,不會未經消化就全盤接受大人把世俗虛偽價值強加在他們身上。
當然,那天在沙田市中心像發了癲般亂跑的我,還未完全明白。

我沒有睇晒所有宮崎駿作品
也不是每一部睇過的,都能穿透脂肪直指我心靈。但有一些又真的入了骨。
《風之谷》:畫公仔畫出內臟,宮崎駿借用這空想未來,揭示人類野心無限制向外延伸的必然後果。還有一點:當日香港上映的是廣東話版本,不少對白和角色名都被夾硬本土化,但呢啲都算,最離譜是村民交給女主角(作為人類未來希望隱喻)的種子,竟然被改成朱古力豆。而家做緊《May姐有請》咩。
《飛天紅豬俠》:睇嗰陣仲細,仲未明白這是宮崎駿對他本人飛行夢想的一次浪漫呈現。也不明白在那個WWII前夕的故事背景下,作為意大利人的主角的反法西斯立場,是在公然同國家主旋律唱反調(這也是宮崎駿反軍國主義的暗喻)。
《千與千尋》:成長是痛苦的,而要在虛偽成人世界中成長後依然不失赤子之心,就更痛苦——這絕對肯定不是怪獸家長所能教到的(千尋父母在電影裡真的變了豬)。成長,就是持續不斷的價值抉擇。
《夢幻街少女》——即使是由宮崎駿直接促成,但他只負責了劇本和分鏡而沒有擔任導演。實不相瞞,這部動畫令我(這名鐵漢)睇到眼濕濕,不是劇情催淚搞到喊苦喊忽那種,而是純粹因為感動——主角為實現夢想所迸發的無限熱情。

宮崎駿退休,我捨得不捨得?
只能說,搞創作不像炒股票,不能假手於人,如果覺得是時候退下來,就應該退下來,而不是死攬住一個神位讓人膜拜(宮崎駿也不是第一次話退休,他需要的或者是一個長休息)。
我不是宮崎駿粉絲,但我尊敬他。他反核、反軍國主義復辟,反安倍政府試圖透過修憲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要求日本政府應盡早處理慰安婦問題,他就是敢於公然跟國家主旋律唱反調——嗱嗱嗱,不是但凡公然同政權唱反調的人就值得尊敬,宮崎駿值得尊敬的理由是:他體察歷史正視歷史,所產生的時代承擔感讓他如實地以良知去創作。心誠則靈。

ROBOCAT 277


2013年9月2日星期一

賭神其中一場的拍攝現場


























還記得那天食完飯返學校,見到賭神(個替身)在拍那個被的士撞親頭的鏡頭。
經此一撞,賭神高進就記得番晒啲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