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星期四

可以獨自吃Buffet的人,三十歲後必出頭?




























某天撞番一個多年不見的同學,超高薪勁厚職那一種。話不投機的閒談間佢突然感性起來:「做一個小職員,即使賺少啲,卻可以有多點時間陪屋企人。」他恍如在說一段人生格言,也似乎在寸我。

失敗乃成功之母?I don't think so lor
.
人生在世,面前有無限可能——這是廢話。
人生在世,總有軟弱乏力時候——這是堅的。問題是,多定少。面對軟弱乏力,可以有很多解決方法,其中一種,是看一些名人格言或人生小雋語。像「失敗乃成功之母」,便成為不少失敗者座右銘,除了教你從失敗經驗中汲取教訓,也隱隱然預設了一個可能情況:你遲早會成功。
呃人。讀大學時我大大話話媾過十次女,同級生、師妹甚至連師姐也越級挑戰過,但每一次都以悲壯的失敗告終。如根據「失敗乃成功之母」的邏輯去看,十次失敗,即令我多咗十個老母,但偏偏她們都不育,我依然是個媾不到女的月巴青年。嘿。

我後悔睇咗呢本書
人大了,更多事要你疲於奔命,要你長期面對失敗。媾不到女媾不到仔?原來好等閒。
結果,軟弱keep住嚟,軟弱到令我再次去睇那些教你營運人生的格言。最近便看了《在你的人生定型前不看會後悔的100句話》,日本人寫的(近來多了這類書的翻譯本,統統由日本人寫,奇怪)。
唔使一粒鐘便睇完了,感想是:我.好.後.悔。後悔不是咁遲才知道這100句,而是我竟然軟弱到浪費時間去睇呢本嘢。我突然有種想打爆作者的衝動。但有啲point,又頗值得分享。
「把工作和私生活分開的人,結果兩頭都顧不好。」作者更說:把私生活和工作一體化,才是人生真正的起點。Well,初出茅廬的我總是在工作場所媾女同事,媾不到之餘更嚴重影響工作(甚至惹人閒話),從中我看不到甚麼人生真正的起點,只望見同事們食花生的嘴臉。
「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想像,大腦都會實現你的想像。」作者補充:想要高級車的人,一定要利用影像合成技術,讓自己出現在高級車旁,日後一定可以擁有那輛車……換言之,你買不到(600萬樓下的)上車盤嗎?而家知點做啦,一味死諗爛諗吧。
「二十多歲時就要看以三十多歲為對象的書,三十歲後才會成功。」早在未夠秤時,我已經閱覽無數以成年人為對象的刊物、AV、三級片……So?我邊忽成功?
最勁是以下一句:「可以獨自吃午餐的人,三十歲後必出頭。」唔止lunch,我連dinner、buffet、放題都可以獨自進行,全程不在乎世人目光,而我又一早過咗三十歲嘞,但出頭了嗎?Answer Me!

我的人生格言,FYR
其實,每一個人或多或少總會袋住一兩句屬於自己的人生格言。以下呢堆,便是我經常用來警惕自己的。我決定把它們無私公開。
1.「食Buffet前,不宜太飽,也不宜空肚。三十歲前三十歲後都是。」
2.「經常派片,別人才會記得你名字。」(月巴按:除非你天生太有型或靚女,否則要人哋講得出你個名,簡直癡心妄想——就算閣下貴為甚麼副局長,唔識就係唔識。)
3.「偷食時不要踏足圓方。這樣才可以成功偷食。」
4.「不要同特首和高官耍八段錦,否則會成為潛力圖一部分。」(月巴按:當然,如果你好恨成為萬能key,便耍吧。)
5.「三十歲前成為法官,三十歲後便不用做陪審員——成為罪犯都一樣得,悉隨尊便。」
6.「做富二代不需要太靚仔,做行會成員卻不能太樣衰。」(月巴按:請不要對號入座。)
最後,那本我後悔睇完的書還有以下一句:「被眾人討厭,就可以充分體會領導者的心情。」我突然明白,點解近年的高官在犯眾憎方面都咁出類拔萃了。
(原文刊於am730)

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ROBOCAT 348: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獨形影相嬉娱~~


浪漫月巴睇舊戲(七十二):香港製造了一班甚麼樣的大人?

















有一齣戲,由這個欄一開波時已經想寫,但又一直冇寫——要寫,我必先翻睇一次,但又實在不想翻睇。我不知道被重重脂肪保護下的弱小心靈是否能夠再負荷多一次。

中秋生命裡遇上的大人

《香港製造》上映時我出來做嘢冇耐,初涉足成人世界,啱啱捱過probation,決定睇場戲慶祝一下。
《香港製造》主角是中秋,一個屋邨青年,有一個所謂手下阿龍(但其實是智障人士)。中秋的自我介紹如下:「我讀唔到中三已經畢咗業,原因係,一半成績屎,點讀都讀唔嚟;而另一半係,香港教育制度仲屎,你想讀都冇得你讀。其實,好似我呢類人,通街都係,大家平時冇嘢做就興玩埋堆,一齊打吓波,打吓交;跟吓人,或者俾人跟。」這麼一個失敗青年,身邊圍繞著一班大人。
1.榮少:中秋大佬(非血緣上那一種)。這個大佬,回歸前已經北上做生意,但俾人過了一棟,懷恨在心。作為金句王的他,經常向中秋貫輸正確做人道理,例:A.「有仇恨就有感情,有感情自然有自信」;B.「你唔好再同我講咁多理由,以前我咪一樣好似你咁窮,一齊岳高頭望個天,同出面嘅色一樣……但係我奮鬥,我努力」(佢託中秋幫佢殺人,但中秋淆底);C.「世界已經到咗盡頭。有人出得起錢,就有人出到力」(中秋正式接了order,準備殺人)。
2.中秋阿媽:在7仔返工,賺得雞碎咁多。有次發現中秋偷佢錢,崩潰了,在社工面前哭著說:「次次叫佢讀番書,佢就攞成龍嚟躂我,人哋冇讀過大學都可以大學畢業係人哋嘅事……人哋做乜先?人哋做戲o架傻仔。」最後,頂唔順,離開了中秋,走咗佬。
3.中秋老竇:比中秋阿媽更早走佬。他在外面有另一頭家。
4.阿屏老母:中秋愛上患上腎病的少女阿屏,但一直被呢個中女阻撓。我們不知道她的正職,只知道她擁有豐富的打發「上門收數人士」經驗。她跟中秋說過最語重深長的一番話是:「我個女得16歲,佢而家死咗,佢永遠都咁年輕;你就慘嘞,有排捱。」(至於阿屏個老竇,由始至劇終都冇出現過。)
5.某名中坑:中秋在公廁遇上他,他正在屙尿,期間一名身穿純白校服的男學生施施然行入嚟,用刀狂劈呢名中坑。中坑是學生老竇,學生有個妹,妹在12歲那年開始一直被這一個中坑 / 老竇強姦。

成為曾經被自己討厭的那種大人
這麼一個成人世界,似乎注定了一個悲劇結局。有關中秋的下場,不贅了;只想說的是,這一個由頭到腳都是成人眼裡的標準不務正業青年,其實沒有做過甚麼壞事,反而做了很多你同我都不會做的事:悉心照顧他的智障手下阿龍——他因為見阿龍成日俾人恰,睇唔過眼,才讓對方跟住自己;他遇上阿屏後,簽了器官捐贈卡,盡捐嗰隻……
他似乎很明白這個(由大人操控的)世界,但又接受不了、或不懂得怎樣去接受這個(由大人操控的)世界。大人認為他廢柴、唔識諗、在浪費青春,他則認為:超,你哋班大人又好叻咩?「有時我覺得啲大人一有事就玩匿埋,玩走佬,真係冇叉用。我真係想攞把刀挖佢哋個心出嚟,睇吓係乜嘢色,話唔定連舊屎都不如。」其實中秋還遇上另一個大人,一個在女校教書的阿sir。中秋把一名自殺少女的遺書交給對方,對方拆都冇拆,便撕成碎片,非常灑脫。聰明的你不難估到這個阿sir跟自殺少女的關係吧。
2014年5月21日,首次翻睇《香港製造》的我,已經在成人世界成功打滾17年,千辛萬苦地成為大人了。我成為一個怎麼樣的大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不想成為那種曾經被自己討厭的大人(但事實係點?偏偏我又不知道)。結果,我只能是一條廢柴大人。
而世上擁有大量比我偉大的大人。既會話自己關愛青年,又會為維護一夫一妻家庭價值而勇敢地站出來(其實他們更應該勇敢地站埋去那些擺明有幾個老婆、女友的名流豪宅門外囉)——有一個,甚至放眼未來,親切地問學生們:30歲時想有自己的小天地嗎?那麼便要在今天開始規劃,清楚知道哪些土地可以用……
我最憎啲大人一面話嚟教你,一面又嚟害你。中秋說。
(原文刊於am730)

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

子非Gun,安知Gun之Shame?




























強勁的思想家,總能夠帶你用嶄新角度看待塵世間事與物。強勁的官員議員,一樣可以。

比哥斯拉更巨的生物

《逍遙遊》嗰隻好Q大的雀叫乜名?早排友人突然問我。預科時讀過《逍遙遊》,但霎時間真的不記得隻雀叫乜。惟有google一下,原來叫「鵬」。《逍遙遊》裡莊子(不是比達老婆)除了提到這隻好巨的「鵬」,還有一條好巨的魚,「鯤」。藉著「鵬」和「鯤」,莊子想說的是「相對」:你以為哥斯拉已經好巨?塵世間其實還有其他更巨的存在,你一直唔知,有可能是你目光短淺狹隘,也有可能是你只以自己的認知判斷為絕對,結果反過來局限了你。
但如果只以「相對」看待世界,只會令人生永恆地冇癮,所以莊子提出了「齊物」: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你與我各自以本身角度看待、判斷事物(例如有人話:誰可說自己講英語百分百準確?即使外國人都未必可以),塵世間分歧由此產生——我們都因為各自的「成心」,以致不能透徹了解事物真相。「齊物」,就是要我們消除成見,超越對立。
所以真相可能是:OK,我(呢個博士)的英語並非百分百準確,但你(作為鬼佬)都唔識「羞恥」點寫囉——大家level。

識得交,一定同莊子交朋友
講咗咁大段嚴肅嘢,只想表達一點:我自細就好想同莊子交朋友。
好想同莊子交朋友的原因是:我極度唔想同其他諸子做friend囉。
1.同孔子交朋友:同萬世師表做friend,自然與有榮焉,但我可以想像同佢出街時的情況:見到清涼美女望多兩眼,佢一句「非禮勿視」;見到有人隨地便溺而我不禁爆了句「Shit!」,佢又是一句「非禮勿言」,實在令作為朋友的我冇癮到極點。
2.同孟子交朋友:我主要是怕見auntie。「孟母三遷」的壯舉,令我隱隱然feel到,偉大的孟母極有可能是怪獸家長掌門人,絕不容許小時候的孟子輸在春秋戰國的起跑線上。
3.同荀子交朋友:對比性善論,我更buy荀子的性惡論,可惜對佢認識唔深——在香港,由初中到大學,荀子都是不受重視的。
4.同墨子交朋友:我的確尊敬墨子,但尊敬同做friend是兩回事。除非天生犯賤,墨子呢類人,實在要保持距離,否則只會苦過DeeDee。
5.同韓非交朋友:可以肯定韓非子呢條友只會叫我守法守法守法!大佬,我已經日日聽住某班人講要守基本法了……跟這麼一種人做friend,你要不是律政司,就肯定是同自己過唔去。
以上咁多位,同樣置身春秋戰國、一個盛產天才的亂世/時代。因為夠亂,沒有甚麼主旋律可言,他們可以盡情闡述自己所相信的。有人主張重建封建秩序(像孔孟),有人提出嚴厲方法管人(像韓非),也有人主張懶理繁瑣俗世、只管追求心靈上的freedom(像莊子)。

莊子與月巴子迫於港鐵車廂之中
夢想成真。有晚發夢真的同莊子做咗friend。在就業率奇高的這個偉大年代,我同莊子都要搭港鐵返工,成為引致港鐵迫爆的元兇。在迫爆車廂裡我倆吹起水來。
莊子曰:「Gun出口不從容,是Gun之Shame也。」
月巴子曰︰「子非Gun,安知Gun之Shame?」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Gun之Shame?」
月巴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Gun也,子之不知Gun之Shame,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Gun Shame』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達誠』臉上也。」
先秦盛產天才,現在盛產Shame之天才。齊物之下,無恥不分中外。
(原文刊於am730)


2014年5月16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舊戲(七十一):我一世都記得2000年那十二夜



















2000年,《十二夜》上畫時,我在戲院足足看了三次。唔係講笑。

1
一個人沉溺一齣戲有好多可能:1.齣戲超好睇。2.有你嚴重迷戀的演員。3.你把個人感受和經歷跟戲中人重疊,一廂情願以為人哋在演繹你的私故事。我喜歡《十二夜》,是基於1 & 3。

2
對於張栢芝陳奕迅鄭中基馮德倫等人我都是零感覺(排第四嗰位,更是負感覺),但他們在《十二夜》真的找到了自己位置,又或者是,林愛華為他們找對了位置。

3
這自然是一齣愛情電影,但當中不含任何所謂浪漫的設計,也不像今時今日那種強調港女港男的愛情角力鬥智戲碼。故事,不過是一對浮世男女,在某一個夜走在一起;也像塵世間大部分男女,由最初的澎湃激情,歷經中途是但一方感情轉淡,然後,不如分開冷靜下。

4
愛情最麻煩的一個位是:撻著的雙方在維繫關係時所付出的百分比。最公平當然是雙方所付出的同樣地高(咁當然,同樣地咁低亦好fair),弊在要維繫,就涉及時間,一涉及時間就同持久力有關,陳奕迅便是先告乏力投降的一方。在付出百分比不再相同情況下,出現了差序格局,然後栢芝誤以為是自己付出不夠多於是付出得比過往更多,多到陳奕迅頂唔順,頂唔順而變得更乏力,退縮。那一場栢芝因為陳奕迅出trip,而仆去舖頭跪求店員開鎖入舖拎番部notebook的戲,睇到我想喊出來——我是男人,最正宗的那類男人,深知肚明栢芝咁做,男人係唔會領情的。結果最不期待的畫面出現了:分手吧。

5
愛後餘生。栢芝像無主孤魂晚晚躝街,走回她跟陳奕迅昔日走過的街道,似是要找回甚麼但其實甚麼都找不到。林愛華為她安排的路段在中上環,那一年,我也在栢芝走過的地方,走過唔少冤枉路。

6
然後,等了又等,栢芝終於等到同陳奕迅再次走在一起,而陳奕迅竟然比以前更愛她。再然後……

7
再然後——不能劇透。《十二夜》書寫愛情最與別不同的地方,正在於這個「舊情復熾再然後」的逆轉處理。

8
當年在戲院第一次看到這裡我奇怪,乜會咁嘅咩?睇第二次第三次,才明白栢芝這個決定。愛情既然可以突然而來,當然可以戛然而止。你以為命中注定?只係你一時誤會諗多咗……單憑這個逆轉安排,足以令《十二夜》贏晒後來十四年所有「愛情電影」。

9
這是林愛華首齣編導作品。既有纖細心理刻劃,也有著對現代愛情的真實描寫,而且充滿都市感。沒有泛感性,沒有過份悲情,更沒有虛偽的浪漫。整個故事很真實,真實到一個想唉都唉不出的地步。

10
因為一場得不到的愛情,曾幾何時晚晚躝街唔願返屋企——返到屋企,只得四幅牆,以及被四幅牆圍實的孤獨空氣。睇戲無疑是一個辦法,唱K也是,勁唱《黑夜不再來》。

11
曾經把《十二夜》當作我的治癒系電影,只管沉溺在那片自憐自傷的懶係淒美之中;直到有一天發現,大佬咁唔係辦法,晚晚在中上環行行重行行也不會令自己望落好似方力申咁fit(嚴正聲明:我絕對不想似佢),決定唔再行落去。

12
愛情就如一場大病,過了,就好。
一開始就得不到的愛情則像一場斷錯症的小病,攞嚟,辛苦。
(原文刊於am730)


ROBOCAT 346:那天突然想畫V3和怪金剛……



2014年5月14日星期三

人類史上,最強最美的怪物!




















本來已經寫好另一篇文,但我不得不臨時轉題目。即使已經臨近交稿終極死線。
我最最最最最敬愛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H.R. Giger,在2014年5月12日與世長辭,享年74歲。

TBB未播《西遊記》的美好時代

H.R. Giger是誰?異形,Alien的設計師。
我讀小學的年代,TBB除了播映自家製作,還會在明珠930時段選播不少荷里活電影(反而今時今日竟然要播《西遊記》,時代果然是退步的)。
小五嗰年,占士金馬倫《異形續集》上映,我一方面跪求家人務必帶我入場(結果,成功!),一方面靜心等待明珠930播《異形》。
靜心等待的原因是:有關方面早在《異形》出街前成個月,經已狂做宣傳;為隆重其事,每晚更特闢一個五分鐘時段,找來當年明珠台孖寶關朝聰和狄寶娜摩亞,為我們預先拆解電影中的經典特技和拍攝秘辛。每一晚,我必定捕實電視機,只為欣賞這個五分鐘節目。
當年未有《東張西望》那些乜鬼繽Fun選造勢,但我已預知,這將會是改變自己一生的電影。
卒之等到那一天來臨。我預先(託大人)幫我買了一餅簇新錄影帶,放進當年走在時代尖啄的雙磁頭錄影機,並校好預錄模式,好讓第二日可以立即翻炒……然後,我史無前例地以光速做好功課食完晚飯再去埋大便,以便九點半可以專心欣賞《異形》。
有關那一夜的觀影感受已經難以複述了,只想講,在日後接近三十年時間——由那餅自家錄製videotape到VCD到DVD到blu-ray,由明珠台勁cut版到終極director cut,我已經把《異形》不知翻炒了幾多鑊——但.依.然.睇.唔.厭。

你永遠唔知異形係咪望實你……
你問我套戲好刺激嗎?肯定不及續集刺激,但對比續集那空群而出心口掛個勇字的異形s,列尼史葛版中那獨一無二的異形更陰濕更兇殘,尤其頭頂那個半透明罩,比起續集嗰隻的設計,堅揪百倍。
有關《異形》拍攝緣起,大致是這樣的:編劇Dan O'Bannon跟John Carpenter曾經合作過一齣《Dark Star》,故事是人類巧遇外星怪物慘遭屠殺,但在budget只得6萬美元的窮困情況下,那隻屠殺人類的怪物,點睇,都只是一個錯誤地生了一對腳的沙灘波。Dan O'Bannon唔忿氣,誓要拍一齣震古鑠今的太空怪物片。經過一輪斡旋,萬事俱備,只欠一樣——嗰隻怪物。
偶然間Dan O'Bannon睇到H.R. Giger畫作,突然,像撞了邪:點解塵世間竟然會有啲咁Q噁心嘅畫?他立即把H.R. Giger畫作隊俾史葛欣賞,史葛同樣地立即撞了邪,並選中H.R. Giger一幅1976年作品《Necronom IV》——Yes,這就是日後異形的雛型。
1.H.R. Giger本來打算另外設計一隻嘢,但製作時間緊迫,史葛說依據《Necronom IV》改動便OK。
2.Alien本身已經是一具兵器,但H.R. Giger特登加多條有牙的陰濕舌頭俾佢作為武器。
3.Alien望落明明是人形,頭部卻被設計成一條怪異黑色洋腸,成身更布滿難以名狀的金屬管,既有生物感又兼具機械感——更重要是,Alien是冇眼睇的,H.R. Giger認為,咁樣望落去更恐怖,恐怖在你根本唔知隻衰嘢係咪望實你……
4.設計Alien外,H.R. Giger還把整個人類瀨嘢生異形的歷程,設計成一次恍如受孕的過程:人類穿過一條長長管道,去到擺滿異形蛋的隱秘地,中招、懷孕,分別是,異形BB是從人肚自行爆出。
結果一齣經典從此誕生。假如當初劇組沒有遇上H.R. Giger作品,沒有了他的設計,《異形》還會成功嗎?或許,一樣會成功,只是世人就見識唔到這位瑞士藝術家的超偉大恐怖思維。
這一天,且讓我向H.R. Giger送上無限而純粹的敬意。R.I.P.
(本來想用自己畫的異形作為大相,但諗一諗,還是用H.R. Giger本人的原作比較好。)
(原文刊於am730)



2014年5月9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舊戲(七十):我一世都記得1999年那半支煙




















我永遠記得,我是在(已不存在的)大華戲院睇《半支煙》。
看的時間是下午,趁訪問與訪問之間的空檔蛇去睇。點解偏偏睇《半支煙》而不睇其他?15年前的心理狀況,sorry,實在不記得了。畢竟是1999年的事。

以下,適合未睇過《半支煙》人士觀看

但我記得,個半鐘後,完場,播著謝霆鋒的《愛後餘生》——從來不是霆鋒fans的我,竟然強烈地愛上這首歌,愛到想即刻飛奔去K狂唱。
《半支煙》裡的霆鋒,絕對MK打扮,有情有義蠱惑仔,名叫煙仔,老母是廟街企街,半生遺憾是不知道老竇是誰。有一天,他遇上從巴西回流的曾志偉;曾志偉在戲裡有一個好威的名字,下山豹。
這隻下山豹,三十年前叱吒江湖。命運安排既打得又型仔的他,有一名宿敵,綽號九紋龍。
二人都是嗰期最具人氣江湖人士,二人一直知道對方存在,只是未遇上交手的契機。
直至一夜,MK的麗霞舞廳。下山豹與九紋龍不約而同上去跳舞尋歡,再不約而同看中了一名美艷不可方物的舞女,舒淇。舒淇當前,雙方終於拔出蓄勢待發的老牛,激戰起來!
刀鋒冷熱情未冷。九紋龍輸了,軟攤地上;下山豹轉身,走向舞女身前,九紋龍突然一下冷槍射向下山豹……待下山豹醒來,發現自己已身處在贏過五屆世界盃的,巴西。
一留就是三十年。過去三十年以殺人為固定職業的下山豹,決定回港報仇。
對於仇人九紋龍,下山豹的結案陳辭是:篤大佬背脊,食兄弟夾棍,穿阿公櫃桶,勾義嫂!
上述的前塵往事恩怨情仇,統統來自下山豹的單.方.面.口.述。
如果你從未睇過《半支煙》而又一直諗住不日會睇,咁講明先,下面嗰截文你千祈千祈唔好睇。

以下,只適合睇過《半支煙》人士觀看
這是葉錦鴻第二齣編劇 + 導演作品。
當王家衛跟你說人有記憶所以痛苦,記憶是痛苦的根源時,葉錦源要說的是:被遞奪記憶,更痛苦。
如果你睇過《半支煙》,你會知道,上面嗰一大段提到的前塵往事,純屬下山豹杜撰,向九紋龍放冷槍的是他,所以才要著草到巴西。回港,更不是要報甚麼仇(掉番轉他被尋仇才對),而是一心找回那名舞女,再見一面——在他終將喪失所有記憶之前。
其實有關下山豹的病,到電影中段已經呼之欲出。他問煙仔:「如果聽日起身你會乜都唔記得,淨係俾你記得一樣嘢,你會唔會淨係記得你條女個樣?」煙仔hea答:「邊條先?」(他有很多女)
「我就會淨係記得佢個樣。」這一句,是下山豹給自己的叮嚀。
回到首作《飛一般愛情小說》,要處理是三對浮世男女的愛情小故事,好睇,但那種好睇未必fit到大部分人(更不排除有人會嫌作狀)。《半支煙》不同,簡單好多,有著一份親切。
1.大部分人睇戲求甚麼?求娛樂。《半支煙》由到到尾我找不到半個廁所位。娛樂性,來自精緻的對白和場面處理。多段對白均令我刻骨銘心,而且統統是「人話」(即人在日常會講出口的);但(以下山豹視角)交代下山豹 & 九紋龍身份和結怨經過的一大段,則勁在零對白——當單純用畫面已經把一切清楚交代了,仲需要講出來嗎?
2.很多香港電影都拍過MK,但《半支煙》中的那個MK,很特別,喧囂荒謬得來滲著一份暖暖的美,而你又不會覺得刻意經營,經營到一個突兀的虛假地步。
3.最重要當然是曾志偉和謝霆鋒。霆鋒是擺明chok的了,但你看著故事隨著時間開展,你同時看到他們那段(唔知點形容才適合的)情誼同時在發展,發展得來有說服力;有說服力,所以感動。
OK,曾志偉終於見番舒淇了,但三十年後的舒淇竟然仲keep住三十年前嗰個樣?有可能嗎?
當年有朋友問我,我當年答唔到,但而家答到:是絕對有可能的——因為當你真心愛一個人,你只會記住對方最.好.的.時.光。「呢個世界咁多嘢要記,搵啲好嘢記吖!」下山豹這樣說。
最後,我想跟葉錦鴻導演說:呢一世,我都會記住這部戲。
就算有一天可能老人癡呆,但至少,我寫過呢篇文。立此存照。
(原文刊於am730)

ROBOCAT 344:喵毛出自喵身上


2014年5月7日星期三

分身啊分身,你改變了我的人生


































因為《雙生靈》這麼一齣場次奇少、乏人問津的日本片,令我對「分身」展開了一場思考,既深邃又嚴肅。

《神奇小子》令我迷上「分身」

藤子.F.不二雄給《神奇小子》一個奇怪設定:被選中成為神奇小子的成員,都會同時獲派一隻人形公仔。主角德仔,只要按一按人形公仔個鼻,人形公仔便會變成「德仔」,成為德仔分身;當德仔變成神奇小子進行任務期間,「德仔」則繼續德仔的日常生活掩人耳目。
其實即使沒有這設定,也不會影響《神奇小子》故事架構,但正因為這個附加設定,為故事add咗value:德仔平日OK懶,所以在冇mission但有homework的時候,也會撳「德仔」出來,幫自己做功課(「德仔」個性被設定為勤力乖小孩)。
幫手做功課外,德仔有時還會撳「德仔」出來同自己傾偈——進行真正的自己同自己對話。
成件事,非常哲學。

當「月巴氏」代替月巴氏返工
小時候我好恨有呢隻人形公仔,事隔多年牛高馬大了,我更加恨有呢隻人形公仔——有了它,我便可以在(只是公假而不是勞工假)的佛誕,撳隻「月巴氏」出嚟,代我去返工,而我就入長洲睇飄色,又或乾脆hea在家翻炒《一蚊雞保鑣》。有了分身,再沒有分身不暇這回事。
咦唔係喎,既然有咗「月巴氏」,我大可日日放假,等「月巴氏」返工賺錢供養;不用再開夜也不用面對日常諸種人事問題的我,則可以真正的靜下來,自閉家中寫自己想寫的嘢,唔使驚唔夠時間。有了「月巴氏」,一段時間double使用,實在令人鼓舞。
咦唔係喎,既然「月巴氏」只是機械人,唔會疲累唔使瞓覺,一於等佢放完工後返到屋企,幫我寫埋其他嘢,咁我就真真正正唔使do,享受人生。
但人就係咁衰。當你唔使do時,你又會無端端好想客串do番吓。於是某一天心血來潮,我決定讓「月巴氏」day off,俾自己返一日工。
返到公司才發現,「月巴氏」實在太強橫了,竟然把上司交帶落的工作完美地KO,而且仲升埋職……
我一邊享受著這份不勞而獲的快感一邊諗:「月巴氏」把我這個真正月巴氏平日做唔到的事,統統做晒——那麼,是我本人太冇用,還是「我」本人太有用?
但我心知肚明,這麼筍的事一定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應該是:「我」承繼了我的蠢和懶以及不知所謂,再變本加厲,在公司表現奇差,被炒,以致我連份工都冇埋。
以上兩種情況其實一樣:「我」的行為把世人對我的認知改變了,而一切明明唔係我做,唔關我事。
結果無論係點,我留喺世上純屬獻世,我的存在只是一場蝦碌。

將蝦碌卸俾分身,把權位留給自身
以上正是《雙生靈》主題。不要被海報欺騙,這齣絕對不是甚麼驚嚇鬼片,反而是一場布局超精細的懸疑感性推理;近乎全文戲,望落似乎好悶,但劇情愈發展下去便愈勁,到最後甚至勁到透出無盡空虛。如果你選擇入戲院捧場,切勿遲(好多)入場,更加切勿中途去廁所,同時不妨留意以下幾點:
1.女主角家門外地下那灘水;2.進行那幾次神秘聚會的房間布置;3.長期用頸巾圍住下巴的高中生首次出現的地點——又或者,乜都唔理,盡情把自己投入那個無盡空虛的世界。
諗諗下,還是沒有分身好啲。否則,張炳良回應委任李焯芬擔任調查小組主席時就可以咁講:我唔知點解「我」會出咗咁嘅蝦碌嘻嘻。高鐵延期賴地硬,委任錯人可以賴分身,總之永遠冇人需要孭鑊。
但即使現實中冇分身俾你推卸責任,也不見得有邊位需要孭鑊,實在令人驚訝。
(原文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