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星期三

新城市變到好犀利吖!點解嘅?






2015年4月15日,很平常的一天,平常得令任何應該悲哀的事都變得冇乜大不了。這一天,新城市廣場老麥的最後一天。

其實又真係冇乜大不了。想在沙田市中心食老麥,大可以稍移玉步至希爾頓或沙田中心,食到你唔想食都仲得。
如果要在整件事上搵一個悲哀位,大概是:新城市已經變到又少了一個伴隨幾十年的忠實夥伴,而這商場明明才不過幾十年貨仔——但這幾十年,對於上世紀80年代才搬入沙田的人,卻已經是大半世人。咁啱,我是這一類人。
我們都知道,這一天結業的新城市老麥並不是原來的老麥。原來的老麥,在4樓,有一段時間隔籬有間KFC(特色是啲梳化凳好油淋淋肥騰騰),形成一個American Food結界,中學lunch time遇上口痕想食American Food,走唔甩呢兩間。但中學年代的我好少幫襯,原因:1.食個包,邊夠飽?2.作為全世界最繁忙老麥之一,lunch time的買嘢人龍絕對令人憤怒;3.我其實嫌貴。相同價錢,在其他地方,我可以食到肚瀉。
我當然幫襯過。也曾坐過那列著名的火車卡位(一、兩次左右)。最開心的用餐經驗是暑假,去完新城市那個附設滑梯的泳池嬉水後再去怒食(因為有大人俾錢)。那時會覺得,開心,就是這麼簡單(如果現在你請我去食老麥放題,我會耍手擰頭)。後來也曾約過心儀女同學去老麥,即使到最後女同學不接受我,至少她們都曾接受那些老麥約會令我有過幻想……
現在幫襯新城市老麥的情況通常是:行新城市行到悶悶哋,不如食個朱古力新地。
Yes,今時今日行新城市真的會行到悶。
我去新城市,大概是一周一行的密度。周日晚上,返老家食飯後,唔想即刻返屋企而想躝街,出市區又太夜,惟有去最就近的新城市(這是新城市跟很多沙田居民的關係與距離——除非住正隔籬,否則你未必會成日去,但一星期又總有一兩日心郁郁想去……);但問心,撇除7樓那間細得可憐的CD舖,現在的新城市,真的冇嘢好睇冇嘢好行。
當然,商場不是由我經營不是單純為我而設,我行得開心唔開心,商場不會上心。
但曾幾何時、我記憶中的新城市,的確有種為我而設的感(或錯)覺。
1.好記得5樓有間模型舖,售賣的絕對不是屋邨商場文具舖那種貨色。小學,我某次考試名次離奇地高,大人便讓我在那間模型舖任揀一盒,我揀了一盒好鬼大盒的1:100 Z高達模型。那間模型舖名字?唔記得了。
2.好記得在新城市通向連城廣場的通道曾經有一間小書局,八方書局。後來搬了去第三期,即西田那一邊(叫慣咗,始終改唔到口叫一田)。我有不少小說都幫襯佢哋,最後一套是張大春《城邦暴力團》。後來某一天,再去,成間冇咗,我傷心到講不出再見。
3.好記得3樓的陽光一代。那隻蜜汁雞髀和那塊火腿菠羅Pizza曾經是我認為塵世間最好味的雞髀和Pizza。
4.好記得UA6。我諗大部分沙田友都好難唔記得UA6——而且一定記得講埋個「6」字。
5.最後的記憶已經是千禧後。機舖對上有一個專為後生仔女而設的樓層,有game賣有玩具賣有衫賣仲有貼紙相影。如果我讀中學時已經有呢一層,Well,我肯定成日約心儀女同學去騰……
原來一個商場只需要有幾個我鍾意去、不得不去的地方或舖頭,已經足以令我相信這商場是為我而設。
但由這一天起,即使我悶悶哋想食個朱古力新地,也不得不走去希爾頓或沙田中心。我明白甚麼是自由經濟,一個商場的演化完全是由(商場持有者配合)市場去決定的,商場有權懶理我的喜好,那麼,我自然也有權選擇唔去。
最後一個記憶。有一次無聊走去7樓外,看見那曾經令很多沙田友無比亢奮的音樂噴泉,受住日曬雨淋,養著一池死水。
就像為迎合所謂市場需要的沙田友及香港人,被變走,被掟埋一二邊。
(原文刊於am730)
(漏咗一樣,5樓韻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