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星期三

食乜都食出薯片味,哈哈哈真是場哥白尼式革命!

























睇得明這次的大題嗎?唔明前半截定後半截定還是成截?(但那幾個哈哈哈應該明白吧……)

把超難明的進行超……譯譯譯譯

古往今來不少大學問家都發明了很多難明的哲學術語、理論。這些術語和理論其實不(應該)影響我們的生活。
例A:我去屋邨商場連鎖快餐店叫個下午茶餐,是不需要先了解面前隻雞髀的「物自身」是甚麼,才去吞噬它的。
例B:特首和高官們不需要先明白甚麼是「致良知」,就可以輕輕鬆鬆地,對任何涉及死傷的事件表示沉痛哀悼。
問題是,很多(冇乜學問的)人為了證明自己好有學問,偏愛在日常拋術語玩理論,令不明就裡的你顯得好冇癮,以及好冇腦——冇錯,你是有需要認識一下哲學術語的。
但要把由古希臘開波、歷經中世紀經院哲學、再到啟蒙時代並下及至當代哲學的整個「思想之流」讀通,你讀多一次大學都讀唔掂。就算你的家長好抵得諗陪你返埋學都讀唔掂。
好彩,有「超譯」這回事。超譯,是由日本出版社Academy Shuppan提倡的翻譯新法:放棄傳統採用的「直譯」,而把「意譯」玩得再盡啲——即使擺到明犧牲了原文正確性,大前提是要令讀者睇得明。這個劃時代觀念大受歡迎,不少過去被公認為超難明的哲人哲語都被超譯化,像《超譯尼采》,便把尼采那堆類似箴言的片言隻語,大膽超譯成心靈雞湯式的做人處世生活教誨,並超級大賣(如果俾尼采知道,相信佢會癲多次)。
最近我又讀了一本《超譯「哲學用語」事典》,由有庶民哲學家之稱、一心在民間倡導哲學的小川仁志,超譯了150個哲學詞彙結集而成;部分超譯儘管依然離譜(肯定唔夠《超譯尼采》離譜),但有一定參考價值。

以下,是一些哲學用語的超譯 & 應用
1.潛能(Dunamis);實現(Energeia)
原是曾講出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亞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一組概念。在書裡「潛能」被超譯成「事物變化前的可能性」,「實現」則超譯成「事物變化後的現實性」。
現實例句應用:「郊野公園擁有『實現』成為豪宅的『潛能』,所以保留郊野公園這行為相當愚蠢。」——如果不久將來第一個樓盤在郊野公園落成,大可命名為「Aristotle Court」或「亞里士多德臨天下」,凸顯那朕哲學味。

2.差異(Difference)
由(被指為哲學騙徒的)德希達提出,小川仁志超譯成「創造區別的原動力」——存在於世上的萬事萬物,都因為與他者不同,才有其意義。「我」之所以為「我」,因為有「你」;「你」之所以為「你」,因為有「佢」,誰也贏不了誰,冇嘢可以支配一切。
現實例句應用:「製訂貧窮線還製訂貧窮線,滅貧還滅貧;並請明白根本不可能完全滅貧,滅了貧,就不再有貧富『差異』。」——世上有富二代,是因為有你這跨代貧窮。你的窮,其實很尊貴。

3.直觀(Intuition);哥白尼式革命(Copernican Revolution)
「直觀」,無須思考,能夠立即理解整體的能力。亞里士多德認為這是最高的認知能力(甚至接近神的能力),後來的笛卡兒也很重視這能力。
「哥白尼式革命」:哥白尼大膽提出地球繞著太陽運行的地動說,180度顛覆了同時代的共同(錯誤)信念。康德便把他本人那「對象會隨人類認知而改變」的新認知理論,稱為一場「哥白尼式革命」。
現實例句應用:「沈大師能夠把一切嘢食都『直觀』成薯片,真是場『哥白尼式革命』啊!」

4.永劫回歸(Eternal Return)
這個尼采著名理論,被超譯成「相同事物永遠不斷重複的痛苦」。你想在塵世間尋覓絕對的價值?Sorry,這世界根本零意義,一切都不過是相同事物的重複重複又重複——大前提是承認和接受這種虛無,才能超脫。
現實例句應用:「每逢周日都見到May姐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永劫回歸。睇電視很虛無,但為了克服佢,我要繼續睇。」

哈,我城每天都在提供學習哲學的(荒謬)材料,真是唉唉唉唉唉唉唉唉唉唉唉唉唉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