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

聽《Nevermind》前和聽《Nevermind》後




















Nirvana的《Nevermind》話咁快就慶祝面世20周年了。但有關這張專輯的經典和意義,已經在這二十年間被全世界覆述過二十萬次了。所以,不贅了。

現實在咬,所以懶
1994年,同學在他的知行樓宿舍房門貼了一張Winona Ryder海報。
海報上的她靚到,令我這個year 1學生即時神為之奪。同學說,海報上的Winona Ryder靚樣出自《Reality Bites》這套戲,但又補了句:「套戲好普通,而且咪睇佢好似好清純,戲入面佢好鬼放蕩,成日同人搞。」
Well,同學這一句,反而助燃了我想睇的欲望。
噢,原來是青春片,而且是四個大學畢業生出來社會工作後的經歷。同學所形容的「Winona Ryder式放蕩」,其實不過是先後交上兩名男主角Ben Stiller和Ethan Hawke,所謂「搞」,統統是用暗場交代。
看後,只覺得虛無,一來Winona Ryder的表現滿足不了我,二來Ethan Hawke這條友也實在太過懶型了,成日捧住本海德格《存在與時間》,而更大問題是:他好X懶。
我不喜歡這種懶,也不明白這種懶。還有,《Reality Bites》在香港的官方中文片名是:不朽真情。
完全錯晒。《Reality Bites》根本不是在歌頌甚麼不朽的真情。當年還後生的Ben Stiller想拍的有可能是:在個那物質富庶的90年代初為何會偏偏養出Ethan Hawke這一類懶人。
那年還不認識甚麼Slacker和Generation X這些專有名詞——即使我明明有修美國史,但可能它們太新,仲未成史,所以lecturer冇教。對於這類懶人的最最簡單直接解釋是:這群生於1965至1979年的美國人,在那個物質富庶(但其實開始不景氣)的年頭,坐擁高學歷,但找不到甚麼好工(而一些掌握權力的高薪厚職又俾班老嘢長期霸住);偏偏社會和政治上也沒有甚麼重大事件,讓他們拋個身出來投入和參與……於是,部分識得諗的青年便認為:既然現實就是咁虛無地無可作為,打乜工都無關宏旨了;與其搏嚟唔知為乜,不如做條積極的懶蟲好過。因為懶,他們也沒有能力藉著物質買來享受和滿足。
當然,Ben Stiller只是拿取了這個時代背景來作為電影背景,《Reality Bites》到最後,不過是另一齣不太動人(兼沒有Winona Ryder突破性演出)的糖衣式愛情片而已。但,OK啦。
Richard Linklater比Ben Stiller更義無反顧。他的《Slacker》,沒有主角,只是順著時序和場景交代了一個個二十出頭青年的所在所為和所想——其實基本上都冇乜特別作為。基於《Slacker》不是甚麼有娛樂性的片,零動作,多對白,仲幾悶,我不會立亂推介你們去看,但那種悶如果你抵受得了,或會感受到隱藏在「悶」背後的那一股,龐大無力感。
誰是Richard Linklater?就是那個拍了《日出前讓戀愛終結》(Before Sunrise)的人。《日出前讓戀愛終結》的男主角,咁啱就是Ethan Hawke。

即使無力,都要嗌
以前讀思想史明白到,一個思潮總是跟時代需求有著極密切關係。但當思潮變成人人都講得兩嘴的順口溜時,就代表著一切已在變質。流行文化也是這麼一回事。
我唔敢話《Nevermind》如果不是出現在1991年就不會成功——但應該成功得冇咁空前。因為Kurt Cobain的歌詞,就是在書寫那個年代,青年的共同情緒;而用嗌的方式唱出來,聽落好似好勁,聽真啲原來好無力。
《Nevermind》推出20周年限量紀念版,擺到明就是一個商業行為。如果年青的你從未聽過《Nevermind》又或根本不知道Kurt Cobain是誰,只是因看了某本潮流雜誌介紹而想去聽吓,好讓自己型吓,OK的;如果聽完了型完了,發覺自己都算OK鍾意喎,不妨找回那些年的一點背景資料去看,信我,你會聽到更多。
也會發現20年後的今天,年表的你原來活得更加無力,但你絕不能never min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