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

浪漫月巴睇舊戲(六十九):我們的影帝,張家輝1999

















張家輝攞影帝,我開心,開心得又找他的戲出來翻炒,翻炒的不是《激戰》或《化骨龍》,而是《娛樂之王》和《收數王》——都是1999年,世紀末的戲了。

識得睇,一定唔睇香港電影……

2014年,好多戲爭住認自己是「香港電影」。「香港電影」彷彿成為電影人負責任有承擔的代名詞。
1999年,沒有戲會認自己是「香港電影」——當時還沒有合拍片,不需要對電影所含的本土成份加以辨識以示忠貞;更重要是,當年「香港電影」另一個代名詞就是爛片。
那個世紀末,也是香港電影世紀末,冇人睇到出路。翻版肆虐,香港電影票房極度慘淡,冇乜文化人會站出來聲緩香港電影。識得睇,一定唔會睇香港電影。
不排除當中有一些是爛片——其實在80年代港產片黃金盛世一樣大把爛片,但由於產量高,以致爛片所含百分比冇咁高;回歸後產量勁減,就算爛片數量可能跟80年代一樣,也顯得百分比大量增加。這是數學問題。
對電影的(錯誤)判斷是會擴散的。就算A拍的那一齣明明不是爛片,但基於B、C、D、E、F、G拍嗰啲都(被判斷)為爛片,A嗰套於是順利成章成功躋身爛片之列。這是觀感問題。
當年不少睇過《娛樂之王》和《收數王》的朋友都笑住走埋嚟同我講:嘩好鬼爛吖!——冇錯,他們都是笑住咁講的,那個笑容使我困惑——究竟是因為夠爛而令他們開心到笑?還是爛片其實一樣可以令人睇到笑?又抑或是他們對於自己敢於入場挑戰香港電影 / 爛片的舉動感到十分自豪?
Yes,情況就像特登組成劣食團去挑戰紅豆軍艦。

《娛樂之王》和《收數王》是否爛片?
最近一次翻炒我才留意到,兩齣戲台前幕後及客串陣容都極度相似(最大分別是女主角),甚至似到一個地步是,兩齣戲裡的吳鎮宇都是講嘢唔正的。
問心,兩齣戲都OK粗疏——沒有甚麼精緻lighting,大部分場口自然光搞掂(自然光其實可以用得好靚,但呢兩齣……);沒有甚麼大場面,即使兩齣戲最後一場高潮戲都動用了最多的臨時演員……在甚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卻又成功拍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出來(尤其《收數王》),而在完整的故事裡又不乏足以流傳後世的場面和演繹。我突然覺得成件事其實好勵志,也好勁。尤其《收數王》。
1.兩個故事都以張家輝視點出發,在《娛樂之王》他是新移民「楊千華」,被突出的是搞笑感,最搞笑兩場是他扮舒淇和黎明;在《收數王》他是parking boy(這個稱呼衍生了最初的一個笑話),一個其實很上進和有智慧的parking boy,不太搞笑。兩部戲,展示了張家輝的一體兩面。
2.兩個故事都是描述張家輝在一個固定職場、行業裡的經歷,由菜鳥到上位,由上位到囂張,由囂張到遇上挫折跌番落嚟,伺機反擊——而且同樣遇上改變角色一生的吳鎮宇:在《娛樂之王》是撐佢爬番起身的忠角,在《收數王》則是想佢早死早著的奸角。
3.《娛樂之王》給我感覺是《食神》的一次變奏仿作(而咁啱吳孟達都是飾演同一類型的角色),怎樣在挫折中企番起身;《收數王》呢,好特別,表面看是一個蠱惑仔黑吃黑故事,卻以「收數」作切入點,描述蠱惑仔在打打殺殺以外的現實營生方式,而且編劇指出一點:收數,一樣講究創意,張家輝這個中途入場的收數公司老闆,正因為不受囿於傳統而收數收到出類拔萃,簡直係收數界的Steve Jobs。仲有,佢特登為公司起了一個好強的名字:長實。
今時今日的「香港電影」往往因為題材掂到香港而被表揚,1999年的「香港電影」就算由頭到尾都在拍香港都只能淪為爛片。《娛樂之王》拍的是(已經沒落了的)日式夜總會(在我成長年代,去夜總會傾嘢是成功人士獨有象徵),《收數王》拍(依然蓬勃的)收數行業,而且明寸董建華政府——一開波就用偽新聞片段方式,把那個香港大蕭條的世紀末景況,畫公仔畫出內臟。而家睇番,欷歔。
OK,咁《娛樂之王》和《收數王》是否爛片?
絕對不是。尤其《收數王》。
(原文刊於am730)

4 則留言:

  1. 點解《化骨龍》已經變成左一個戲名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只係[懶,冇打埋「與千年蟲」……

      刪除
  2. 揸煲查嘅演出實在一流
    教個仔去召妓著實做得夠賤
    (可惜仔仔做得較呆滯)
    長實絕對係改得好正嘅名
    收數王係食腦同計算之作
    只係個名改得差嚇怕咗唔少人
    情況同神經俠侶差唔多
    (咁岩兩套都有吳鎮宇....)

    娛樂之王就全靠兩位吳生撐住
    由其係達哥做到嗰種老奸巨滑
    不過同收數王比就差咗啲啦

    至於主角
    只好話當時仲未成熟啦
    我覺得都仲係小混混 feel
    要做啲食腦角色未夠提防老千做得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提防老千那個角色難度高好多,難在不能夠演得太外露,好考演員功力,無奈當年外界只當係爛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