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6日星期三

只有New Comer,沒有New Star

 (這是在2011年11月21日刊出的。當時《那些年》突然爆紅,編輯找我寫一篇有關娛樂新人的文章……事隔兩年半後,不妨作一對照)
而家睇番,行文竟然相當正經,十分切合我本人的個性……


因為貪新忘舊,娛圈新陳代謝本應是極快的。香港曾經出產過大量明星和偶像,名氣甚至遍及大中華。
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出產的明星偶像,竟然還佔領著千禧後的娛樂市場。新一輩的不是做不出成績,但做極,就是未能做到那班在香港經濟最蓬勃時期誕生的明星,所能達至的高度。
新人更慘,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條被收得極窄的路徑。
眼看台灣突然又爆了個陳妍希和柯震東出來,大陸也一直輸出新偶像,香港娛圈卻是keep住青黃不接。這大概跟我們新人的質素有關,也跟打造新人的幕後思維有關;但更關事的,是香港目前的大形勢。

由陳妍希的偶像說起……
突然成為大中華女神的陳妍希說,如有機會,很想同從小到大的偶像劉德華,以及女神張曼玉合作。
這答案至少存在了幾個可能性:
1.陳妍希是由衷地喜愛著劉德華和張曼玉;
2.對她來說,劉德華和張曼玉依然是最具代表性的香港明星(陳妍希芳齡廿八,應該在年輕時見證過兩位的成名歷程);
3.她對香港娛圈的認識,僅停留於劉德華和張曼玉。
劉德華張曼玉,同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經由TVB出道、跨界拍電影——其後,男的唱埋歌,九十年代成為「四大天王」,以偶像歌手形象紅遍大中華東南亞;女的則由擅演花瓶到真正磨練出演技,繼而進軍國際影壇,還曾嫁給法國導演,幾乎做埋外國人,自此便絕少在香港現身,每次難得回港,盛況都好似外國紅星訪港咁……在一個年紀不算輕的台星眼中,依然擔任著香港代表隊的「星」,原來都是八十年代的產物。
行使人氣的有限度範圍之後不是再沒有新的明星/偶像誕生。千禧過後至今11年,稱得上keep到高人氣的,我立即想到的是陳奕迅、容祖兒、楊千嬅。他們的真正勢力範圍,卻都(只)在樂壇。
你講得出哪齣由陳奕迅擔正的電影是大收的嗎?而容祖兒,早前在內地出席由她主演的新戲《Diva》記招時,甚至被不識趣的司儀公然標籤為票房毒藥……
楊千嬅可能好少少,還有個《新紮師妹》系列是OK收得的(對比那年頭極度疲弱的港產片票房),得以被片商打造成新一代笑片天后,但戲接戲拍了一段時間後,又無以為繼。在電視界別,基於他們都沒有拍過甚麼劇集,很難判斷——但早前陳奕迅歷史性登陸亞視,也只是錄得3點收視。樂壇天王,一樣敵不過恐怖的慣性收視。

其他「一線」又點?
陳奕迅、容祖兒、楊千嬅都是在九十年代出道的。最遲是容祖兒,她唱《未知》是1999年的事。當三人先後佔領了一線寶座後,整整一個decade也未有出現過任何取代到他們地位的人。幾乎構成威脅的,倒是有。
謝安琪:以非偶像身份出道,針對社會議題的歌為她累積了名氣,直至《囍帖街》終攀上一線天后,之後拍埋戲,但沒有一齣收得(票房差不代表戲差,《死神傻了》我便認為幾好睇);「四大」風波更令她絕跡TVB,期間嘗試發展台灣市場。事隔兩年再出粵語碟,評價不俗,但回不到《囍帖街》的高峰。
阿Sa:曾經有進佔真正一線的潛力,在單飛的日子,她的歌與戲也比拍檔阿嬌的更具聆聽和觀賞價值,但在還未有好好鋪排延續下去時,又不得不被安排回歸Twins陣營。
余文樂:唔,即管當係啦。問題是,你根本不能夠講得出他有哪些代表作——《志明與春嬌》?戲的主體由始至終都是扮食煙的千嬅,而不是一味在抬眼鏡耍帥的他。《不是明星》?唔係呀……但奇在,他又似乎真的具備人氣——至少在潮流層面。你不妨看看潮流forum,會發現不少後生仔都在討論著模仿著追逐著他的表皮,但凡「樂仔」著得上身的就是,型。而余文樂本人肯定是知道的,事實是他也積極把自己打造成一個icon,一個至少有個靚殼的icon。
陳豪:拍電影出身,終在電視圈成名,但如讓今時今日的他拍番電影,對票房我會有所保留。開coffee shop可能仲好賺。
至於黃宗澤佘詩曼胡杏兒楊怡徐子珊吳卓羲等等,都還是100%電視人。林峯可能勁一點,至少在唱歌方面真的招攬了班粉絲。你會發現,現在稱得上是「星」的,都在專攻某一界別,不再像八十年代那一班,真的可以橫行歌影視同時,兼衝出香港。
新人,走進了窄路當已成為一線的也只能留守香港專攻一瓣,新人的路徑自然更窄。
在過去,歌影視三個界別都能夠各自去捧新人,但電影市道疲弱,當一部有大星坐鎮的電影也不一定有票房保證時,又怎會有老闆願意起用新人去擔正一部戲?即使有,也只是小本製作,偏偏香港觀眾已睇慣所謂「大片」,絕少人願意付出真金白銀入場去看一齣「小電影」。
樂壇依然是最容易培育新人的場所。每年,總有十數個新人被掟落市場,而又例必有幾個能彈出(那些樂壇頒獎禮的新人金銀銅獎總要有人認領吧)。新人在出道第一年,因為新,仲有一種本領叫做「新鮮感」,但經由新鮮感提煉而成的人氣,通常是虛火,到踏入第二年了,新鮮感的剩餘價值已不敷應用。日子久了而又紅不起的,不是繼續「磨」落去,就是被遺忘。
要打造一個樂壇人氣新人,必備的,是一首很入屋的歌,又或一個很難令人忘記的形象(最理想自然是兩者兼備)。在一早被視為保守的香港樂壇,新人的第一首歌,通常都只會是一首K歌—— K歌從來無罪,有罪的是部分竟連K歌的最低標準也未能達到——K歌,就是要令人聽幾聽便入耳,入耳到好快便識埋,今年最稱職的,大抵只有《唸你》(但《唸你》的功能只停留在令人記得劉子千,而記得從不等同喜歡)。形象更加達到一個保守新基準。近年有幸被發掘出來的當然都是靚仔靚女,但睇多幾眼,咪就只係靚仔靚女咁大把囉。

娛樂輸出地
我不知道陳妍希會否終有一天講得出林欣彤(或其他千禧打後才出道的歌手演員)的名,但她那個最想同劉德華張曼玉合作的答案,卻說明了一個歷史事實: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的確是大中華市場最重要的「娛樂輸出地」。
那時候的大陸,當然也有娛圈,但人氣只局限國內,香港對他們根本睇唔上眼;台灣情況好一點,像滾石唱片當道的年頭,香港樂壇也曾一度流行台式情歌,但流行還流行,香港樂壇始終沒有被佔領:一首紅的台灣歌被改編成廣東歌,不會被視為劣等A貨,一樣流行得起——但更多時,是因為某香港歌手改編了某首台灣歌,唱紅了,香港樂迷才從而間接地認識到原版,以及唱那原版的歌手。
台灣的明星們,也在透過香港這個中轉站,才能把名聲傳入國內。作為最重要的「娛樂輸出地」,在香港紅不起,一樣可以輸出外地,例如到台灣發展(那時候還不太流行北上搵食)。至於本身已經夠人氣的,就藉著輸出到香港以外市場的電影電視及音樂,同時把名氣傳播開去,於是那年頭的香港紅星,不止在香港撈得掂,在其他市場一樣掂。
1993年,張學友人氣最高的時候,國語大碟《吻別》便在台灣賣超過130萬張。直至今天依然是個未被打破的銷售紀錄。
但香港已經不再是甚麼「娛樂輸出地」,反而變成娛樂輸入,接收中台兩地偶像。
香港市場收縮,也造成在打造新人上不得不審慎保險,最好是「快快脆」建立了一點點知名度,吸引到品牌商戶,被找去拍廣告做代言人出席剪綵,盡快為公司賺錢才是王道 。在八、九十年代,影星的工作就是拍戲,歌星的工作就是錄碟,現在呢,是日日出席商業活動撐場,保持曝光,因為曝光率跟人氣成正比,人氣夠,便能再吸引其他商戶品牌。
過去,我們的目光是整個大中華市場,現在卻收窄到局限在香港的那些大小商場。我唔夠膽批死香港再也不能出現真正的明星,但緊貼著香港的形/劣勢,我們的娛圈亦只會愈來愈靠邊站,成為依靠著大陸滋養的寄生體,不能獨立,不能發展。
十年廿年過後,當劉德華張曼玉都已經老得令人忘記了,也未必會有接班的名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